股票式艺术品投资是什么行为
(2011-03-31 15:24:54)
标签:
股王兵法中国金融市场利比亚地震财经 |
分类: 精品连载 |
四.股票式艺术品投资是什么行为
1.股票式艺术品投资
3月17日,726197手的大单将天然粉钻的价格封在涨停板上,这已经是该品种登陆天津文交所之后的第4个涨停,算上上市首日216%的涨幅,上市交易5天以来,该品种的累积涨幅已达377%。更令人惊讶的是,同时上市的其他7只品种累积涨幅惊人地一致——377%。
更让人瞠目结舌的是,两只最先上市的品种:黄河咆哮和燕塞秋自1月26日至3月17日的累积涨幅已经高达1700%。不到两个月,份额价格暴涨17倍,这是什么样的投资方式?
这是天津文交所推出的艺术品份额交易,简单理解就是“艺术品”股票:将单个价值较贵的艺术品拆分成若干份,同时通过交易平台进行交易。例如《黄河咆哮》初始评估值为600万元,则被拆分成600万份,以每份1元的价格通过网下竞价、正常买卖报价、系统撮合等形式交易。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艺术品交易类似于股票,却比股票更灵活。天津文交所的交易方式与股票市场类似,采用集合竞价与连续竞价。更灵活的地方在于股市的投资人要先到券商处开户,再通过券商的席位在证券交易所买卖股票,而艺术品份额化交易只需在网上开户、网上交易;股市采取T+1交易方式,当天买入的股票不能在当天卖出,而艺术品份额化交易采取T+0模式,可以当天买卖。此外,该市场每日15%的涨跌幅限制也大于股票市场10%的限制.
2. “这跟非法集资没有区别”
这跟非法集资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明显在圈钱,被炒作的可以是一张画,也可以是一部车、一栋房、一块石头,已经完全与艺术品无关了。而且几只股票的盘子都太小,很容易受控制,一点点资金就能拉涨停,这种投机行为,最终受害的,不会是中间的炒家,肯定都是盲目跟进的人,政府部门应该马上出手对其喊停。
10只“妖股”造富效应震撼投资界,在广州,就有房地产商眼红天津文交所的爆红,意图插手艺术品股票。
中国超越英美成为全球第一大艺术品交易市场的消息震动了国内外收藏界。然而,一片欢呼鼓舞声,无法掩盖日前曝光的文物鉴定黑幕。一个赝品充斥、作假当道、底层混乱的市场如何托起世界性的艺术品交易中心?“当东西真假已不再重要”,敢问艺术品市场你是否伤得起?
近期报道显示,2010年,中国艺术品拍卖总额占全球市场的33%,已超过英国的22%,美国的30%,一跃成为全球第一大艺术品交易市场。几年时间,拍卖总额相继超过日本、法国、英国,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堪称飞速。但世界性文物艺术品中心的迁移并不仅仅取决于地区购买力和投资热度,更取决于国际影响力和美誉度。当市场交易缺乏诚信,当种种黑幕破坏了健康的秩序,艺术品市场还能走多远?
央视“3·15”晚会曝光了虚假鉴定文物的利益链条,所谓“专家”金口一开,大印往证书上一盖,一两百块的地摊货立马成了“宝贝”,当然高额鉴定费是少不了的!“文物专家”只认钱,不辨假,只要给了足够的鉴定费,赝品就能七十二变,任意“改朝换代”,身价大涨千倍……当然这只是行业乱象的冰山一角,央视的后续报道中,假鉴定向假拍卖延伸的利益链条更让人瞠目。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
实际上,正规的鉴定部门一般不对民间藏品出具鉴定书,也不给文物估价,收取的费用一般是按物价部门的规定,每件几十元而已。然而,大众梦想一夜暴富的投机心态助长了虚假鉴定和文物造假的虚火,也催生了畸高鉴定费的产生。对于普通藏家来说,收藏的出发点应该是陶冶性情,如果单落到投资上,扭曲的就不仅仅是正确的收藏观了。何况,自古以来,这一行的水就极深。一些机构投资者投入巨资,大量收购某类艺术品,炒高价格后,吸引散户入场接盘,最后套牢吃亏的无疑是普通收藏者。
艺术品底层市场交易数额虽微小,但破坏力却巨大,摧垮庞大的艺术品交易帝国存在的根基并非危言耸听。在目前收藏鉴定行业缺乏准入制度、相关法律法规尚属滞后的阶段,普通收藏者还是要摆正收藏心态,慎重入场。于人于己,都是明智之举。
五.危险的尝试
1.实际出资大幅“缩水”
虽然天津文交所官方网页上注明注册资本金为1.35亿元,但根据天津市河北区民主道工商局的相关信息显示,天津文化艺术品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的具体股权结构是:天津济川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的持股比例为35.85%,认缴出资额4840万元,实际出资额1694万元;天津市泰运天成投资有限公司的持股比例为27.6%,认缴出资额3726万元,实际出资额1304.1万元;天津新金融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的持股比例为15.04%,认缴出资额2030万元,实际出资额710.5万元。除以上3家大股东外,天津文交所另外有5名自然人股东,姓名分别是陈玉、赵志攀、刘振颖、李树铜和雷原。
天津文交所甚至不让客户进大门,实在是神龙见首不见尾。根据天津文交所的地址天津市和平区西康路赛顿中心C座9层找上门去,但却吃了闭门羹。天津文交所的工作人员对投资者表示:“一律不让外人进入,客户只能在网上开户。”
为了搞清楚天津文交所股东的真实背景,投资者在天津当地花了两天时间才打听到,前两大股东济川投资和泰运天成投资公司均从事房地产投资,而济川投资的办公场所居然设在天津市北辰区的一个居民小区内。
“这实在是让人感觉不大靠谱,尤其是天津文交所股东的出资额怎么莫名其妙地大幅缩水?”,天津文交所前两大股东的合计持股比例超过60%,因此该交易所实际相当于被房地产开发商控股了。
2.交易规则屡屡“变脸”被质疑
天津文交所不仅“神龙见首不见尾”,而且在交易规则上屡屡“变脸”,不少投资者在难以适从的情况下纷纷对此提出质疑。据记者统计,天津文交所仅在3月份的15个交易日内就发布了5份涉及交易规则变动的公告,这意味着交易规则平均3天就要“变脸”。
天津文交所在3月7日发布公告称,对非上市首日艺术品的每日价格涨跌幅比例由15%调整到10%,但是却未公布具体执行日期。直到3月18日(周五)收盘后,天津文交所才突然宣布从3月21日(周一)开盘后正式实施。
“交易规则的变动不仅缺乏透明度,而且说执行就执行,让客户很难适应。”另一位投资者张先生对记者表示,在正常情况下,证交所和期交所变动交易规则会提前通知,留有一段过渡期。而且,宣布调整涨跌停板应该同时公布具体执行时间,这样可以便于投资者在买卖时机上作出决定。但天津文交所拖了两周才突然宣布执行,让客户一头雾水。
而天津文交所在3月17日突然宣布对《黄河咆哮》(20001)和《燕塞秋》(20002)实行特别停牌,复牌时间另行通知。这让持有以上两个艺术品“股票”的投资者一时间手足无措。投资者张先生对记者表示:“虽然我在低位买20002赚了不少,但在停牌的时候根本兑现不了获利,整天提心吊胆的。”
沪上一家近代艺术博物馆的市场总监坦言,他仔细看了一遍天津文交所最初制定的交易规则后发现根本不完善,特别缺少对打击炒作行为的规定。因此,天津文交所在艺术品“股票”爆炒现象难止后,只能临时在交易规则上“打补丁”,但频繁变动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交易规则的公信力,引发市场上的质疑。
3建议:天量换手后不宜介入
虽然天津文交所在3月9日发布公告称,开户条件由招商银行“一卡通”金卡调整为“一卡通”金葵花卡,这意味着开户的资金门槛由5万元大幅提高到50万元。但是提高资金门槛根本挡不住开户热潮,新资金源源不断地涌入艺术品“股票”。
据我了解,由于艺术品‘股票’采用T+0交易,不少炒家其实根本不懂艺术鉴赏,只是看着K线图在追涨杀跌。虽然拍卖行和文交所的客户定位截然不同,但是天津文交所推出艺术品“股票”后异常火爆,令拍卖公司也不得不刮目相看。
在天量换手后眼下不宜追高,尤其是不能碰20001和20002,复牌后吃了一个跌停板并且已经连续两个交易日放出天量。以《黄河咆哮》为例,上周四和上周五的成交额分别为1.1亿和5900多万,从技术面来看,明显有获利盘出逃的迹象。
而从艺术价值的基本面来看,业内人士认为目前上市的艺术品“股票”估值已经夸张得极为离谱。在2010年嘉德秋拍上,在众多收藏大腕的资金追捧下,张大千的作品《太乙观泉图》以4032万元成交,而齐白石的作品《花果四条屏》以4760万元成交,当时这在收藏界已是“天价”。而截至上周末收盘,《黄河咆哮》和《燕塞秋》的“市值”均超过8000万元,但创作者白庚延的知名度根本不能与张大千、齐白石相提并论,甚至大多数人对其根本不知晓。
4.将成为“接最后一棒”的那个人?
一个月时间“股价”上涨17倍!2010年下半年,深圳、上海、天津等地的文化艺术品交易所在“金融创新”的旗帜下,尝试艺术品“权益拆分”以及“份额化”交易。大量社会资金的涌入使得艺术品“股票”不断冲击交易所最高涨幅的临界点。然而,疯狂的炒作使得艺术品股票日渐远离其自身艺术价值,暗藏风险的气球越吹越大。在这场疯狂的资本游戏中,谁将成为“接最后一棒”的那个人?
5.危险的尝试
频繁变动规则,说明此前文交所及其相关监管部门没有考虑规划清楚,只能通过实际操作来不断改变。”“企业股票的上市要经过会计师事务所、投行、发审委等环节。投资人可以从企业报表及利润等方面衡量其内在价值和公允价值,而且上市公司的审计报告受法律保护。艺术品
投资艺术品证券化是不符合市场规律的,艺术品以拍卖方式买卖较为妥当,虚拟化的方式很容易被炒作。
在天津文交所官网上看到一则
六.风险大到无法评估
所谓份额化艺术品投资,是国内在2010年底突然兴起的一种艺术品投资方式,它是将一件艺术品分为若干份额,使得投资者可以在交易平台上交易这些份额。每份份额初始价格为1元,以艺术品总价除以1就是该艺术品的总份额。其交易方式类似于股票交易,吸引了不少中小投资者入场。
3月11日,天津文交所发布公告,将此类交易的入市门槛由5万元提高至50万元,即要求只有持招商银行金葵花卡及以上级别的银行卡的客户才能在交易所开户,而金葵花卡的开户最低限额为50万元。不过,这依然没有阻挡市场的火爆。其新上市的八只艺术品,连续数日被追至涨停。
这类交易风险和泡沫都很高,相当于在炒艺术品的金融衍生品。首先是艺术品的估值体系,这与上市公司不一样,上市公司有行业性,有财务报表辅助,而艺术品一般具有个性,其定价相互之间不具备参照可比性。以停牌的两幅作品而言,上亿的市值明显过高,就算是徐悲鸿的作品也极少能拍到这个价格。
其次是交割问题。艺术品的产权不划一,难道交割的时候要把它分割吗?这个执行起来几乎不可能。但是有一种量化的交割办法就是拍卖,将拍卖所得再次分成,而拍卖价与艺术品实际价值挂钩。
然而按照上述方式量化收益风险也很大,假如拍卖价格低于当时的市值,那么这些投资者就会面临亏损。
由于前景不明确,目前国内真正的收藏家很少参与这种艺术品份额化交易。
国外与文化挂钩的金融衍生品审批相当谨慎,以美国为例,曾经讨论过用未来的票房做交易标的,但后来被美国证券管理部门否定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