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马云准备分拆阿里巴巴网站的支付宝单飞上市一事闹到满城风雨,许多媒体找到我请我点评此事.我们先弄清此事的前因后果.
一. 事件回放:
北京时间5月11日晚,《福布斯》网络版率先报道了关于支付宝“单飞”的消息。文中提到,阿里巴巴集团在10年已将外资的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公司100%的股权转让给了马云控股的浙江阿里巴巴电子商务公司,原因是为了尽快拿到支付牌照,根据央行的规定,支付宝不能由外资绝对控股。在变更前,支付宝接近70%的股权(通过阿里集团)由美国雅虎和日本软银两家外资公司持有。
2005年,雅虎以10亿美元和雅虎中国资产作为嫁衣,换取了阿里巴巴集团约40%的股权,因而间接享有了支付宝的部分权益,支付宝的这部分股权价值,在每股约16美元的雅虎股价中占到0.8美元。
现在这0.8美元不见了,并且一年前就已消失,但投资者和股东却被蒙在鼓里,这足以点燃雅虎股东们的愤怒,他们认为,雅虎根本就未能控制其在亚洲的股权,而早已不满雅虎的马云,正在从大股东雅虎那里夺走本属于后者的财产。事实上,支付宝转移的消息公布的5月11日,雅虎股价就应声下跌了7.3%,5月12日又下跌6.23%。第二天,雅虎发表了措辞严厉的声明—他们3月31日才知晓阿里巴巴对支付宝的重组,且此前支付宝所有权转移及分拆,并未得到董事会批准。
两天后,阿里巴巴迅速作出回应。在香港召开的阿里巴巴年度股东大会上,马云并不认为自己公司违反了契约精神,并在现场反问:“如果说董事会不知道这个事情,我们悄悄就给办出去了,这事有人会信吗?”
股东大会之后,阿里巴巴发表的声明称,早在2009年7月召开的董事会上,就跟股东们讨论并确认了支付宝70%股权转入一家独立的中国公司的事情,而后又在2010年8月将剩余的30%股权再次转让。如今,昔日阿里巴巴集团全资子公司支付宝,已在其官网上变成了关联公司,它的全资控股母公司变成了浙江阿里巴巴。(部分内容来自支付宝股权转移迷局)。最近,阿里巴巴三大股东雅虎、软银和马云(管理层)之间围绕着支付宝所有权转移发生的争吵、和解与背叛,如同一出高潮迭起的电影大片,总有出人意料的情节颠覆网民的想象。在本次的舆论大潮中,媒体对支付宝所有权转移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1、支付宝的转移是否经过了董事会的批准2、马云的做法是否有违契约精神。在整个舆论轰炸中,媒体的态度与以前总是赞誉一片不同,对马云持有或多或少的怀疑态度。而各独立媒体(博客、微博),更倾向于马云本次对支付宝的转移,是一场阴谋。
从披露的信息来看,马云转移支付宝是知会过董事会的,但是很显然,马云支付宝的转移没有拿到董事会的合法授权,仅仅停留在口头协议上。从这一点来看,马云对支付宝的转移是不合法的。
二.什么是支付宝
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是国内领先的独立第三方支付平台,由阿里巴巴集团创办。支付宝(www.alipay.com)致力于为中国电子商务提供"简单、安全、快速"的在线支付解决方案。
支付宝公司从2004年建立开始,始终以"信任"作为产品和服务的核心。不仅从产品上确保用户在线支付的安全,同时让用户通过支付宝在网络间建立起相互的信任,为建立纯净的互联网环境迈出了非常有意义的一步。支付宝提出的建立信任,化繁为简,以技术的创新带动信用体系完善的理念,深得人心。短短三年时间,用户覆盖了整个C2C、B2C、以及B2B领域。截止2008年8月28日,使用支付宝的用户已经超过1亿,支付宝日交易总额超过4.5亿元人民币,日交易笔数超过200万笔。
支付宝创新的产品技术、独特的理念及庞大的用户群吸引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商家主动选择支付宝作为其在线支付体系。目前除淘宝和阿里巴巴外,支持使用支付宝交易服务的商家已经超过46万家;涵盖了虚拟游戏、数码通讯、商业服务、机票等行业。这些商家在享受支付宝服务的同时,更是拥有了一个极具潜力的消费市场。支付宝在电子支付领域稳健的作风、先进的技术、敏锐的市场预见能力及极大的社会责任感赢得银行等合作伙伴的认同。目前国内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上海浦发银行等各大商业银行以及中国邮政、VISA国际组织等各大机构均和支付宝建立了深入的战略合作,不断根据客户需求推出创新产品,成为金融机构在电子支付领域最为信任的合作伙伴。
三. 软银雅虎玩不过马云
从阿里巴巴集团的业务来研究:支付宝是阿里巴巴的核心竞争力,支付宝作为一个独立的公司上市后等于就掏空了阿里巴巴,阿里巴巴集团就成了一个空架子,就不值钱了,阿里巴巴最核心最值钱的是支付宝.从这个角度判断马云是个非常精明的商人,是一个真正的商人,马云知道阿里巴巴最值钱的是什么.马去作为阿里巴巴的创始人肯定要这么干.软银雅虎是玩不过马云的,这一点我们简单地回顾马云是如何起家的就能清楚地看到:马云的成功是其不断融资获得的,1999年春马云注册成立阿里巴巴公司时只有50万人民币,1999年夏,蔡崇信从海外投行融资500万美元,1999年秋又从软银孙正义那融资2000万美元,2003年再从海外投行融资8200万美元,2007年在香港成功上市,上市当天股价冲到41.8港元,上市后股价一路狂跌,最低跌至3元多港元,套牢了所有的投资者.可以看到马云非常有心计,投资者根本玩不过马云.这让我想起了2006年娃哈哈的宗庆后与达能的股权纠纷,最后的结果还是宗庆后获胜.马云作为阿里巴巴的创始人,虽然是依靠融资获得的成功,但是他肯定不会甘心公司的控制权落在别人手里,所以,马云会用尽心机掌握公司的控制权,这是一个商人的本质,一个公司创始人的必然反映,站在商场上无所谓对错,站在公司发展的角度考虑马云控制这个公司对公司的发展更为有利,对马云来说取得公司的绝对控制权是他的命脉所在,要取得公司的绝对控制权只能是在公司股份上绝对控股,而阿里巴巴的功成发展是依靠的融资,在其融资发展的过程中就必然会失去绝对控股权;许多公司是在公司发展成功后创始人被赶出公司,这样的案例太多,例如:新浪﹑蒙牛等等.马云深知这个道理,马云在阿里巴巴集团公司的股权太少,随时都有可能被新的大股东赶出公司,这一点马云非常清楚,所以,马云就必须把阿里巴巴的核心业务支付宝分拆独立上市,自己成为支付宝的大股东,绝对控股支付宝,将来阿里巴巴的大股东要把马云赶出局,阿里巴巴就成了个空架子,而核心业务在马云的绝对控制中.这才是马云这几年一直在考虑和下功夫要彻底解决的事情.许多外行在那七嘴八舌地乱说一通,他们那知马云心中的苦和痛,作为一个创始人马云看到了太多的公司创始人最后在公司成功后被赶出局的下场,马云只有放手一搏,无路可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