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媒体开始说谎,谁为信任导航?
(2010-08-11 10:13:20)
标签:
基金非法证券招揽客户股评黑嘴杂谈 |
分类: 股市分析 |
我们日常的财经、理财信息都是来自哪里?毫无疑问,电视、网络媒体是主要渠道。可是,一些利欲熏心的人正是利用了普通老百姓共同的弱点,来成就一己私利。
从汪建中开始的这场“股评黑嘴狙击战”,风声再起。
这次,证监会的主战场从资本市场监管转到了证券类媒体内容传播上,它多了一个战友—广电总局。
近两年来,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广播电视证券节目开展非法证券活动,进行“抢帽子”交易操纵股票价格,诈骗投资者钱财,利用虚假夸大信息违规开展营销活动。个别广播电台、电视台出租转让节目时段,对参与证券节目的机构和人员资格把关不严,节目内容存在片面、夸大、虚假内容,证券信息类产品广告以误导方式招揽客户,广播电视证券节目的商业色彩愈演愈浓。
那些,无证券投资咨询相关资格的机构和人员以“资深人士”、“荐股高手”、“投资专家”、“操盘手”、“荐股大赛”等名义或形式变相参与证券节目,对具体证券的价格走势、分析预测作出错误的评论或投资建议,变相招揽客户,非法从事证券业务,操纵证券价格,给广大投资者造成一种舆论假象,带来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据证监会公布,自去年3月截至今年6月底,关闭非法网站1565个,清理网络非法证券活动信息4390余条,叫停涉及非法机构和人员的广播电视违规证券节目123个,叫停报刊违规证券广告栏目36个,称:媒体净化效果显现。
是的,如果效果不显现,又怎会公布于众呢?先不说这样的做法是否是杯水车薪,如果这样的检查、治理只是在舆论的强烈谴责下才偶尔发挥一下作用,那么,从长期来看,中国证券市场的秩序永远是混乱一团。
当金钱、权利、名誉相互利用、彼此追捧的时候,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就必然受到损害,在风险丛生、陷阱重重、机遇与挑战并从的金融时代,在理财投资已成为21世纪必须面对的事实面前,我们应该相信谁?
当“专家”的言论变得不堪一击,当媒体报道的商业色彩越来越浓,当谎言开始变得流行,谁又能为我们的信任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