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宏皓:“基金”的末日已不远

(2010-07-08 12:55:24)
标签:

资产净值

基金经理人

中国

杂谈

分类: 时事动态
    基金行业经常被人们称为比较保险的投资渠道,但是那可能是过去,现在基金行业已是今非昔比。

       截至今年6月,华富策略精选基金的资产净值为4808万元,天治创新先锋资产净值为4967万元。国联安红利和申万巴黎盛利基金,两者的资产净值分别为5447万元和6068万元,距离清盘也可谓咫尺之遥。这几只已经濒临生死线的基金只是一个开始,根据《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规定,在开放式基金合同生效后的存续期内,若连续60个交易日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或者连续60个交易日基金份额持有人数量达不到100人的,则基金管理人在经中国证监会批准后,有权宣布该基金终止。单只基金的净值规模是基金公司提取管理费的重要依据,如果一只基金遭遇清盘,则意味着基金公司将失去一笔收入。自然,这是基金公司所不愿意看到的,因此,这么多年来,还没有一只基金被清盘,更没有哪家基金公司愿意成为行业的清盘先驱

也许这将是一个开始,更是一个先兆,一个中国基金业下滑的先兆。

       那么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基金行业制度的缺陷

国外的金融衍生品拿到中国来时,都是新的投资方式,紧跟着也会有相应的制度建立起来,但是这些制度的建立首先考虑的是这些机构怎么挣钱,而不是怎样来造福百姓。

2、  基金经理人缺乏经验

基金经理人的经验缺乏,过去基金行业的从业人员基本上应该是行业的精英,现在呢,什么关系啊,什么亲戚啊,什么三叔二大爷啊,造成了基金经理水平的参差不齐。有很多都是没有实际经验的从业人员,而且无论盈亏都有佣金,这样就造成了经理人为了个人私利而操作,不仅如此,缺乏控制局势的能力,使其更加不能把基金管理好,再加上基金经理的频繁跳槽,使得基金管理起来更更加不具有稳定性。

3、国有基金本身就是利国不利民

基金行业的国有弊端,机构在行情不好时,不会有什么损失,受害最大的是我们的基民。根源在于基金成立的初期的目的就是为了给这些机构谋福利,为了让这些机构能够度过难关或者有其它方向的发展,不得不损害一下咱基民的利益。当然基金行业也有挣钱的时候,前提是什么呢,前提是大家都在挣钱,牛市在,谁不挣钱啊。回望2008基金行业赔了1.5万亿,谁的钱,百姓的。

      种种问题只能说明一个的问题,就是中国基金业过去累积的问题已经到了快要爆发的时候了,希望基民看清形势,不要让这个火药桶在自己家门口爆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