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刮风下雨,都想玩在外面的“小野孩”
周日把阿姨送上回家的火车,我才安心回家。从此,我的苦日子也开始了
。耳边不时回荡着睿爸的声音:“看你能坚持几天,太累的话就赶紧把工作辞了,专心在家带睿睿吧”。
阿姨要走的事,和睿睿商量了,她的第一个反应是:“那谁接我放学呢”?听着这样的话,我不争气的又有想放弃工作的想法。耐心的和她说了,以后由敏姐姐的妈妈接她放学,不过,很快妈妈就会去接她回家,睿睿当然是不依的。曾无数次的想像自己一边上班,一边带着睿睿上幼儿园的情景,我从不轻视这个中的辛苦和困难,只是心里一直坚信,我一定可以的!
真正面临时,却发现,还是比想像中的难。
首先睿睿长大了,马上就三岁了,她开始有自己朦胧的主见和思想了,不再是以前那个对你言听计从,任由你摆布的小丫头了。我开始要想着办子使自己说出的话,讲出的道理能够让她平静接受,而不是反驳或否定。这需要有个过程的,所以,这几天,在我家时时上演着河东狮吼的一幕。对于不合乎情理的,我坚决不依,睿睿狂哭;我不理不睬冷处理;睿睿妥协;给她讲道理,直到认错。这个过程在短短的三天内就上演了二回,希望能通过这个过程,能让她懂得,妈妈不是有求必应的,过份的要求,任你怎么哭,妈妈依然是那个铁石心肠,不讲情面的妈妈。从表面上看,睿睿是认错了,知道以后过份的要求不再提了,不知背后的真相是不是就一定真的懂了,以后不再犯了呢?
周一下班后,我赶回家是五点四十五分。然后到了敏敏家,见二个小家伙正在一边看电视一边吃饭。睿睿见我回家了,还是朝我微微笑。我简单向敏妈了解了一下情况,知道敏妈接她放学没有不开心,只是说想回家自己玩,敏妈说没有我家的钥匙,也就跟着回敏敏家了,只是碗里的饭还有大半碗没吃,她又不愿意接着吃,只能倒掉了。我还在可惜,浪费了大半碗粮食。怎么办?带着睿睿由敏敏家回来,到了楼下,她又想到游乐场去玩,我耐心蹲下来和她说:“我们现在一起回家,妈妈做饭吃了之后,我们再一起下楼玩,好不好”?答案是否定的,这个结果我也猜到了。再换另一种方式继续说:“那我们晚点吃饭也可以,但是要答应妈妈玩二十分钟就回家,不然妈妈和宝宝就太饿了”。这次答应了,在游乐场遇到她的同学了,二人就一起玩了起来,当然是非常开心的。玩了一会,我轻松提醒她:“宝宝,我们还玩十分钟就要回家咯”。睿睿充耳不闻,只顾着自己玩,我想,要让她自觉回家,有点难了。对于她来说,自控能力或许还没有那么强,又或是玩到兴头上,根本不想回家。果然约定的时间到了,她耍赖,我就强行带着她回家,一路哭着回家的,我不再说什么,面无表情的带着她,回家后,也不管她哭不哭,我一头钻进厨房准备晚饭。
睿睿是什么时候不哭的,哭了多久,我没太留意。等我在厨房把晚饭弄好,见她自己一个人在玩。摆上餐桌吃饭,睿睿边吃边说:“吃完了饭,我还要下去玩的”。我点头笑笑答应了,很爽快。吃完饭,暂时放下厨房一堆乱滩子带着睿睿下楼玩。玩的那个开心劲就不提了,重点是:八点了,还是不想回家。看来又得哭第二次了,八点多了,还是不想回家。道理讲了,不听。好话说了,不理。可能这些所谓的道理和好话都不被她接受。看着一起玩的小伙伴都回家了,她还是不想回家,软的不行,只好来硬的,丢下一句:别的小伙伴都回家了,那你自己一个人玩吧,我回家了。无奈,睿睿只好随后跟着哼哼唧唧极不情愿的回家,到了电梯口就变成哭声了。我也不理,直径上电梯回家。
回到家,越哭越厉害,脱鞋也不换,边哭边可怜地说:“我要妈妈抱”。我就问了一句:“为什么要妈妈抱”?她没说话,我钻进厨房收拾残局,睿睿就站在厨房门口对着我哭,我狠狠心,也没搭理她。收拾好厨房,睿睿哭得双眼通红,一直跟着我身后念叨着:“我要妈妈抱”。我让她换上脱鞋,她还是那句:“我要妈妈抱”,还是没理她。我面无表情进进出出的忙碌着,并表示我也生气了。见她哭声不断,没有要停的意思,我终于忍不住大声对她吼道:“赶紧把拖鞋换上”。她还是无动于衷,我也发火了,生气地重重关上阳台的玻璃门,想着让她一个人哭个够。当我关上阳台门的那一瞬间,其实我有点心软了,都哭了这么久了,还没去哄她,哭坏了怎么办?可是如果任由她这么胡闹,以后困扰的还是我自己。家里现在除了我和她没有第三个人在场,没人在中间圆场,是个最好的教育机会,心里挣扎着,坚决和她“斗”到底了。
隔着玻璃门还是能听到睿睿伤心的哭声,而且没有要停的意思,看着她摆动着小手,示意我不要把她隔开,我真的有点想投降了,可是想想这样下去,没有成效,就半途而废了,以会说不定会越演越烈。开了玻璃门见她还没有把拖鞋换上,我就顺手拿起晾衣杆,恶狠狠地说:“还不去换拖鞋?是不是要用棍子打呀”。这个架式,是第一次,这么狠的语气也不多,这次真是狠到底了。可能睿睿确实吓到了,才一边大声哭着,一边乖乖去换上拖鞋,并把换下来的鞋子摆放好。我这才伸出手,抱住她,心平气和(表面上是这样,其实内心非常自责不该对她这么狠)的和她讲道理:
妈妈:帮她擦干眼泪,宝宝今天晚上是不是错了?
睿睿:点点头,不说话。(已经不哭了)
妈妈:哪里错了?
睿睿:用手指着脖子说,脖子错了。(好气又好笑)
妈妈:哭过之后,一身汗,确实是脸红脖子粗的。(不能直面认识自己的错误)我补充道:宝宝错的有二点,第一,我们说好了,玩到一定的时间就要回家洗澡准备睡觉,而不能强行说要留在外面玩,这时天很晚了,小朋友们都回家了,我们也该要回家了。第二个就是回家不换拖鞋,还一直没理由的哭闹。这二个错误妈妈说的对不对?
睿睿:对,点点头。
妈妈:那明天要怎么做?(我其实想要她说出,明天到了时间就回家了,不能还在外面玩。)
睿睿:明天要好好做。(一般当遇到错误时,她都死不承认,或是岔开话题)
妈妈:好,那妈妈等着看你明天的表现。那还要妈妈妈说出宝宝今天的表现棒的地方吗?
睿睿:好,点点头。
妈妈:宝宝今天表现棒的地方也有二个,第一,妈妈因为上班没有接宝宝放学,敏姐姐的妈妈接宝宝放学,宝宝没有哭闹,这个很棒。第二就是自己很自觉的吃完了饭,并且还催促妈妈吃快点,还喝了很多汤,这二个表现都是很棒的,妈妈要奖励你一个大大吻,顺势在她脸上狠狠地亲了一下,逗得睿睿破涕为笑。那接下来我们要做什么?
睿睿:唱二首歌,洗澡睡觉。
妈妈:唱什么歌呢?
睿睿:唱二只老虎和找朋友。
妈妈:好的,妈妈陪你一起唱。
当孩子还在襁褓中时,当妈妈的是多么希望孩子快快长大,会自己走路了,能自己吃饭了,能独立了。真正长大后,有自己的思想了,不再任由大人摆布了,而且越大,面对的问题,操心的事也随之增多,这是自然成长的必然规律。这时,就会幻想,还是小时候好啊,好怀念孩子在襁褓中的时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