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兰亭与我30年【作者:余一】

(2024-10-10 22:25:01)
标签:

金繁荣

余一

文化

时评

分类: 金繁荣原创之旅
意临古人书法后【代序】

文/余一


书,古之六艺之一。它与现代人开车一样平常,也是基本功。但孔子之前,可能指贵族子弟,必须练,后来才发展到民间。对于书法,只要你有喜欢写好的心,就没有写不好的。梁任公也极力提倡平时多练字,他的魏体及张黑汝书法就十分耐看。


  


今年的兰亭书法奖颁奖大会就要在绍兴举行了,我也写写自己与兰亭的故事。
绍兴,我去过三次,那是以前在一家文化公司出差。去到文化古城,一定要去拜瞻一下神往的兰亭,那天没有赶上曲水流觞,只能借着细雨蒙蒙,在兰亭转了一圈,朝圣的恭敬是做到了!也看了绍兴兰亭的八柱,那是刻石,现代人搞的。
最主要是了解了永和八年的那场临流赋诗与热觞黄酒饮醉的前前后后。

临习兰亭,已经二十余年,但每每得之甚少。记得那是大学期间一同学带来私藏多年的《兰亭攻略——临习技法解密》,我三番五次软磨硬泡方借来,用了一周,笔录其中精华。

硬笔临习,与毛笔不同,其中密钥,唯有书法中人方知。古人用毛笔就像今天的我们拿水性笔、钢笔一样,但我们现在一天到晚捧着手机乐呵,就会令真正的书写荒芜而慢慢湮灭。但好在今天有书法课,书法写字的培训与考试的一部分,才不会令这门绝技消亡。

唐代的书法是从汉晋中来,加以规范定于楷法,看初唐四大家的楷书,就像观士兵列阵,长枪剑戟,威严如整,其势巍巍,凛然不可侵犯,而我比较喜欢宋人的写意,很随性又有其独特醇美的厚重,她有理性与感性的交互,欧薛褚颜,各有风格。他们不像明人的态,狂放而扭曲,如傅山张瑞图青藤或伯虎的,宋代的书法是过渡,太理性与严格就会束缚人的性情,明人的失望与疯癫,也楔入到他们的书法里,清人朴学风行,于是又堕入考据及碑学的泥淖,唯独宋的文人将书法推向了一个艺术典雅而性情得以蕴藉的高度,书法的雅致与其个人的综合修养是步调一致的,大文人,大官员,大学问家,大艺术家,人人都是书法高手。王介甫的谨严精进,范文正的规矩超然,司马光蔡京等宰相的字体更是令人眼花缭乱,欣喜耐读,而徽宗与高宗都有帝王家的贵气,许多名臣,人人都写出一首高超的字体。而苏黄米蔡四家就是杰出的代表。

尚意合理,理学与心学,在二程、朱夫子与陆九渊等人的提倡下,更是火热异常。宋代文化的这一重要特点,在文学与书画上,可以说是齐头并进的。所以,单单练习书法,并将这些人的诗文与字体特色,联系其时代的思想特点,就会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宋人的书法也与宋人的经济大发展,以及江南苏杭及成都天府之国等地生活方式的改观戚戚相连,这样看来,一个书法的切入,可以做出无数的好文章,就等大家去思考与揭示吧!


  


  


  


【兰亭与我】书王右军之《兰亭序并诗》后

余一


一纸兰亭千笔传,
因人着相心向难。
我今刻画何如意,
各写己情洞若禅。

注,兰亭墨迹,至今有“八柱”之说,也即历代研磨王羲之先生的兰亭后写得不错的,定武及敦煌也有抄本,今余一纯用碑体笔意写之,并附上右军大人当天所写的两首诗作,一四言,一五言,将之补齐,以备各位参阅。



再写兰亭
余一

百变兰亭百态身,
慕羲怎得一如心。
脱胎换骨缘之道,
可笑无丹石点金。

再写兰亭

余一

兰亭为祖各寻源,
笔意翻新只啖鲜。
多少今来书法者,
案头戳破寝无眠。

题《五言兰亭诗》
余一

右军换鹅到兰亭,
一笔风流写黄庭。
千载悠悠成佳话,
又来兰渚梦真情。

再写兰亭

余一

兰亭千写千人面,
换骨无方点石金。
韵味最难形亦得,
置身每读倍觉亲。

书法兰亭有悟

余一


其一

黑白之间织纵横,
横平竖直写人生。
生生不息文薪继,
快意江湖共和声。

其二

有形万象为笔留,
一点一横正己忧。
无尽春秋何可贵,
因余涂抹散心俦。

其三

笔下多情为何逑,
不慌宜静迹自留。
得闲草草黎民泪,
墨点寥寥解万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