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军事时事 |
分类: xzren |
中国的战略文化问题。从汉时起,中国古代帝王开拓疆土为战略,将中原文明(后来演变为中华文明)向外传播,加大中华文明的影响,辐射,成了中华战略文化的的策略。到了隋炀帝时,将这种文化发挥到极致,这其中有成功也有失败。总体来讲,中华战略文化是以文化影响为先导,以军事威慑与军事行动为辅的战略文化。在力量不逮时,先将文明文化理念向外输出,到力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通过软硬两手达到目的。古代中华文明的战略是向西进。汉时的丝绸之路就是代表,结果到汉时将中国势力推进到甘肃一带,以敦煌为实际边缘(指实际控制区)……到了隋代,则通过打击西突劂将势力扩展到极致。大体上说,汉时的丝绸之路只有一条,也就是北线,到隋代杨广(炀帝)已经扩展到三条。第一条,北路,也就伊吾路(哈密)。从敦煌到哈密(古代称伊吾),走天山北路,然后通过中亚,到欧洲。第二条,也叫吐鲁番路,从敦煌到吐鲁番,经过天山南路,然后走塔里森盆地的北边,可到达波斯,西亚。当时开拓的就是这个路。第三条,从鄯善路,从敦煌到鄯善,走塔里木盆地南边,可到南亚大陆,比如印度河流域,婆罗门。以上三条丝绸之路是中国战略的体现,到现在还在执行中啊。那到唐朝,突劂被打跑后,就是走的北线,结果将东罗马帝国给灭了。这个历史现象西方,比如欧洲美国一直在研究。我讲到这里,朋友们明白,美为什么要打入中亚了吧。现代的中国,西部大开发,西进战略,其实是执行老祖宗们的战略,通过西部开发,将中国与欧洲与西亚联系起来。
中国倡议的高铁计划,为什么引起美国人的极大恐慌,让美国人想方设法破坏?这是切断中国与欧洲的可能联系的方法。为什么又在中亚打入?也是这一目的。
不要将美的反恐想得太简单了,美国战略其实是非常高明的。(不是我崇拜美国,单纯一个中亚驻军就让我佩服)基本上将中国的三条线都可随时干扰,必要时攻击。中央突破两翼并进,是点晴之说。因此,大家不要抱怨江,他提议的上合,其实就是为未来谋划。俄为什么只提军事联盟而中国只提经济联盟,原因在这里。文化先导,物质输出,扩大影响,占得先机,待机以取。这是上合对中国的意义。不要说军事,待机以取就行了,说军事太霸道了。东急西重,这是沿袭下来的中国智慧。中国战略的高明之处在这里,缓进而不冒进。
我简单猜测所谓网络中热炒的“中印对峙”吧。这个所谓对峙事件,我猜测,是中国为预防巴基斯坦形势突然恶化的。
巴基斯坦的最高法院突然逮捕并审判老穆,使巴基斯坦的政局极有可能动荡。一个月前我就说过这个话题。老穆住在英国,一个过气的政治人物回国可能是被迫无奈。老穆不是不知道巴基斯坦的政治生态,在他被迫下台后已经发生巨大变化。
老穆的下台,西方功不可没,他也清楚。但作为政治人物,身不由己也是明确的尤其对他来说。他明白回去意味着什么。他年事已高,号召力已经大不如前,回去会增加变数是肯定的。本来前总统都几乎有司法豁免权,这次巴基斯坦内部对他额外“照顾”,说很能说明问题了。
我前天吹中国战略文化中提到中国的“三条路”,大家注意没有?
巴基斯坦对中国的西部战略的重要性不言自明,西方打巴基斯坦的主意也不是一天两天(我没料,我只是猜测)。如果西方势力突然搞乱巴基斯坦,挑起印巴战争的可能性越来越大。通过审判老穆,使巴基斯坦政局混乱,甚至无政府化,如果成功后,这个地方是什么都有可能发生的。
因此,我看到印度总理出面批评印度国内媒体,我猜测是印度已经明白中国的意图。或这已经得到中国方面的提前通知。为印证我的猜测,已经通过通报形式,中国总理李克强将访问印度。在这个敏感时期,印度外长先期来华,然后李总理又随即将要访问,就可说明问题了。
再说一点,金砖会议上,中印已经达成一定的谅解与其它协议,按中共的作为,不会主动激发事态,通过公开的消息层面,“对峙事件”是真实的。那么为什么中共还如此,只能“向西”去想了。
我是一家之言,我也不知道能否公开透露这些猜测。
以后几年,中国这实现战略,西安或兰州的角色会吃重。如果这两个地方,中央突然报道要加强作用,那么,我的吹牛就不是吹的了。
一个你可能不知道的中国---“惟有中华”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weiyouzhonghu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