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制度之门,强化责任担当——评独山举债四百亿大兴政绩工程、形象工程
(2022-10-09 16:21:23)分类: 杂谈天下 |
筑牢制度之门,强化责任担当
——评独山举债四百亿大兴政绩工程、形象工程
最近,由自媒体《睡前消息》拍摄的一部长达22分钟的纪录片《亲眼看看独山县怎么烧掉400亿》,把位于贵州省黔南的独山县再次推上风口浪尖。视频中独山县各种夸张、烂尾的建筑令人叹为观止,短短几年花掉400亿元的消息也成为热议话题。
我查了一下资料,了解到这独山县,隶属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地处贵州最南端,县域总面积2442.2平方公里,下辖一个街道,八个乡镇,人口35万左右。这个县刚在今年的3月份退出国家贫困县行列,财政收入一年不足10亿元。
就是这样的一个小县的县城,在原县委书记潘志立主政期间,疯狂举债400亿,打造各项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最终却变成了一个个阑尾工程。你看,耗资2个亿建造最豪华的博物馆,被称为“天下第一水司楼”花费2亿元,整个净心谷景区投资70亿,还有超大规模的独山大学城,已经砸进去七八个亿的独山香港科技城……这一切的规划与建设,都是建立在某些地方官员不切实际的政绩观基础上的。
应该说独山的问题不是个例,你看视频中还呈现了同样隶属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三都水族自治县不切实际的建筑规划及烂尾工程。为何这样的问题能够在脱贫攻坚任务非常繁重的大西南地区长期存在呢?到底哪些环节出了问题?我们又何如堵上这些漏洞呢?
用制度堵上一言堂。独山问题之所以这样严重,与原独山县委书记潘志立脱不了干系。据贵州省纪委监委对潘志立的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通报中指出:潘志立严重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自行其是,拒不执行党中央关于耕地保护的大政方针政策,造成大量耕地和基本农田被违法违规占用,对国家督查发现的土地违法违规问题整改落实不坚决,搞敷衍整改;不顾民生盲目举债上项目,导致政府债务风险不断激增;不按规定向组织请示、报告重大事项;对抗组织审查;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不力,导致独山县政治生态恶化……如此乱作为,自行其是,就没有人站出来反对,提出不同意见?我想这不太可能。但反对的声音却被淹没在迎合的声浪之中,最大的根本就在于没有用制度去约束潘志立的言行,使得他私心泛滥,胡作非为。目前,县委书记这一职务已成为高危岗位,很多的县(区)委书记锒铛入狱,值得我们去反思制度是否完善以及制度的执行是否到位。
强化初心使命教育。潘志立们在入党之时或入党之初,可能都如大多数官员一样,能够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否则也不会得到组织部门的肯定,一路提升。而当他们晋升到一定的职务后,由于缺乏学习,加上私欲膨胀,进而迷失了自我,忘记了自己的初心与使命。所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要常抓不懈,要让还没有成为“潘志立”的官员们明白“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从而不忘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而不是为自己私心杂念服务,也不是为自己的亲朋好友服务……
干部任用选拔要谨慎。潘志立从2010年7月起担任独山县委书记,到2019年3月被查,主政独山长达十年时间,甚至跻身于副厅级官员行列,离不开相关组织部门的培养。但我想,这样的“培养”可能过于形式化,只看表面文章,而忽视了早已埋下的违法乱纪的种子。潘志立能够疯狂举债400亿大兴形象工程、政绩工程,除了为自己进一步的提升创设条件外,更多的是满足于自己的私欲,你看通报中还说:潘志立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涉嫌受贿犯罪。这样丧失道德底线,缺失党性修养的干部,还能在其位祸其政,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委、州政府难辞其咎,相应纪委监委及组织部门更需担责。这就要告诫我们,选拔干部一定要坚持“忠诚、干净、担当”的原则,要做好过程监督,要让我们的官员们做到善始善终。
目前我们的党正带领着全国各族人民大踏步行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道路上,需要我们的党更加强化自己的领导能力和执行能力。这就需要大批“忠诚于党、忠于人民、清正廉洁、敢于作为、善于成事”的领导干部做好引领工作。而这一切的前提就是让“独山现象”彻底消失,“潘志立”们被早日清除出干部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