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楼梦开始流传为何只有前八十回

(2016-02-27 08:25:41)
标签:

风花雪月

后四十回

红楼梦第81回

碍语

红楼梦流传

分类: 红楼版本

根据现有的资料,红楼梦的流传过程有两个明显特点,一是红楼梦最早在社会上出现是在程甲本之前大约三十年。这是比较容易解释的,因为红楼梦开始向社会流传的时候,正是红楼梦作者去世前后。

二是红楼梦开始流传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都只是前八十回。这也是一个很确凿的事实,无论是梦觉主人序(1784年,甲辰,乾隆四十九年),舒元炜序(1789年,己酉,乾隆五十四年),戚蓼生序(乾隆后期),还是程甲本的程伟元序和高鹗叙(1791年,辛亥,乾隆五十六年),以及程乙本的程高引言(1792年,壬子,乾隆五十七年),都是这么说的。有一种观点认为,红楼梦作者写的只是八十回,即所谓的80回是全璧,这是与现有资料不符的。

历来多数研究者相信,红楼梦作者已经完成了全部120回红楼梦的创作。至于为什么红楼梦开始流传时都只是前八十回,也有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后四十回丢失了,所以只有前八十回,八十回以后的都是伪续。也有人认为是由于后四十回没有来得及修改,比较粗糙,没有向社会流传。从红楼梦文本本身,尤其是对蒙府本(后四十回)的研究,我认为这后一种观点是比较符合客观实际的。后四十回与前八十回有着剪不断的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红楼梦后四十回,整体而言,是不可能伪续的,牵一发而动全身。

从这里的“风花雪月”来看,后四十回开始时没有向社会流传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里边有碍语,甚至比前八十回更为明显的碍语。

我们推测,红楼梦作者去世前一段时间,已经没有精力对后四十回作修改,根本就没有想把粗糙的后四十回拿出去向社会流传。逝世后的很长一段时间,红楼梦作者的亲友也不敢拿出来。“风花雪月”如此明显的碍语出现在后四十回,就说明了这一点。这里要特别指出的一点是,“风花雪月”恰恰出现在后四十回的第一回,第81回,而不是出现在,譬如说,后四十回的第二回,第82回,或者前八十回的最后一回,第80回;这本身再清楚不过地印证了红楼梦开始流传时,为什么都只是前八十回。

关于红楼梦的前八十回和后四十回的评价,吴文炜先生有很好的概括:“前八十回富有魅力,后四十回显得深刻”。有些研究者出于某种目的,人为地把后四十回与前八十回割裂开来,对立起来。说后四十回没有碍语,这并不符合文本的客观实际。例如朱光东先生就指出,第84回中“惟士为能”就是碍语,“惟(维)士”,乃“雍王”去头也。上面提到文字狱“维民所止”(“雍正”去头)的例子指的是雍正四年(1726)“查嗣庭科考试题案”。『“维民所止”,是《诗经·玄鸟》中的一句。《玄鸟》是“商颂”中的一篇,是宋国君王祭祀殷高宗武丁时所唱的乐歌,歌颂武丁中兴的功业。“邦畿千里,维民所止”。维通为,止即住所。是说:都邑周边千里远,都是商民居住地。』据介绍,当年查嗣庭在江西出的试题中,其实并没有“维民所止”这一道考题;“维民所止”(雍正去头)只是一种民间传说。

如果我们读一读第84回里贾政检查宝玉学业时的一段文字,就可以看到,红楼梦作者在这里活脱脱地“克隆”了“维民所止”文字狱这个民间传说。

第三艺是《则归墨》,贾政看了题目,自己扬着头想了一想,因问宝玉道:“你的书讲到这里了么?”宝玉道:“师父说,《孟子》好懂些,所以倒先讲《孟子》,大前日才讲完了。如今讲‘上论语’呢。”贾政因看这个破承倒没大改。破题云:“言于舍杨之外,若别无所归者焉。”贾政道:“第二句倒难为你。”“夫墨,非欲归者也;而墨之言已半天下矣,则舍杨之外,欲不归于墨,得乎?”贾政道:“这是你做的么?”宝玉答应道:“是。”贾政点点头儿,因说道:“这也并没有什么出色处,但初试笔能如此,还算不离。前年我在任上时,还出过《惟士为能》这个题目。那些童生都读过前人这篇,不能自出心裁,每多抄袭。你念过没有?”宝玉道:“也念过。”贾政道:“我要你另换个主意,不许雷同了前人,只做个破题也使得。”宝玉只得答应着,低头搜索枯肠。贾政背着手,也在门口站着作想。

后四十回中《惟士为能》的存在,又一次说明了,在出版程高本时,政治气氛已经很宽松了,已经没有人草木皆兵,神经病似地在文字中去搜罗各种罪名了。显然,红楼梦后四十回与前八十回在“碍语”方面也是一脉相承的。有些人说,红楼梦后四十回是和坤在乾隆授意下指使高鹗伪续的,实在是无稽之谈。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168d2680102wd04.html

从蒙府本后四十回里的“风花雪月”看红楼梦的成书和流传过程(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