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标签:

风花雪月

后四十回

红楼梦第81回

碍语

红楼梦流传

分类: 红楼版本

根据现有的资料,红楼梦的流传过程有两个明显特点,一是红楼梦最早在社会上出现是在程甲本之前大约三十年。这是比较容易解释的,因为红楼梦开始向社会流传的时候,正是红楼梦作者去世前后。

二是红楼梦开始流传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都只是前八十回。这也是一个很确凿的事实,无论是梦觉主人序(1784年,甲辰,乾隆四十九年),舒元炜序(1789年,己酉,乾隆五十四年),戚蓼生序(乾隆后期),还是程甲本的程伟元序和高鹗叙(1791年,辛亥,乾隆五十六年),以及程乙本的程高引言(1792年,壬子,乾隆五十七年),都是这么说的。有一种观点认为,红楼梦作者写的只是八十回,即所谓的80回是全璧,这是与现有资料不符的。

历来多数研究者相信,红楼梦作者已经完成了全部120回红楼梦的创作。至于为什么红楼梦开始流传时都只是前八十回,也有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后四十回丢失了,所以只有前八十回,八十回以后的都是伪续。也有人认为是由于后四十回没有来得及修改,比较粗糙,没有向社会流传。从红楼梦文本本身,尤其是对蒙府本(后四十回)的研究,我认为这后一种观点是比较符合客观实际的。后四十回与前八十回有着剪不断的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

标签:

文化

程伟元序

高鹗叙

程乙本

程甲本

分类: 红楼版本

那年,亲友万里迢迢亲自给我送来了全套五册陈其泰批校的程乙本《红楼梦》(桐花凤阁批校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年12月),很是高兴,立刻翻阅。很有意思。最有意思的是它的程伟元序和高鹗叙。因为研究蒙府本程伟元序没有抄自程甲本的缘故,我对程伟元序和高鹗叙已经很熟悉、可以一字不差的背出来啦,哪怕与原始的序和叙有微小的差别,我也一眼能看得出来。我一看,糟糕,怎么把程伟元序和高鹗叙给窜改了呢?但再仔细一看,发现并不是窜改,而是下部原来缺失了两三个字,后来不得已补上去的,有的补得不太到位。根据笔迹判断,修补者很可能是批校者陈其泰本人;估计他当时没有另外的序和叙,补文是根据文意猜测的。经过与程甲本《红楼梦》(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2年3月)的仔细比较,可以肯定,陈其泰批校程乙本的程伟元序和高鹗叙确是原始的序和叙。我发现,缺损部分陈其泰的补文是饶有趣味的,对我们正确认识后四十回会有一定的启发作用。下面是陈批程乙本的程伟元序和高鹗叙与程甲本的对比结果和评点。◇,代表缺失的文字;【】,代表陈其泰所补的文字;(),代表程甲本《红楼梦》的文字。
 

(一)程伟元序

&nb

标签:

红楼梦

版本学

蒙府本

程甲本

程乙本

分类: 红楼作者

蒙府本是程甲本《红楼梦》的阶段性稿本(过录本)(十一)

 

红楼梦版本学是红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成书过程,作者,进而对红楼梦这部不朽名著的社会思想意义的研究,起着重要作用。 版本学本身是人文科学,但很多方面又属于自然科学的问题,可以说是考古学的一个分支。它要解决的是先后,早晚,演化,真伪,优劣,作者等等一系列问题。我曾经做过一些考古方面的研究,譬如对天外来客陨石的研究,对地球上“化石”(天然)核反应堆的研究;但这些研究涉及的是太阳系和地球的演化,时间尺度都是几十亿年,整个人类历史都在研究的误差范围之内,何况人类所创造的某个特定文明,如红楼梦。在写下上面一段文字后,我真无法把红楼梦称作“古典”小说,把红楼梦作者称作“古人”。实在的,这都离我们很近,很近。

 

虽然离我们“很近”,但问题的难度丝毫不比几十亿年之前的小。那么多人研究了那么长时间,关于红楼梦作者问题,关于版本问题,虽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还是一笔糊涂账。在版本方面,蒙府本是一个很突出的例子。本来蒙府本(至今可以见到的唯一的一部120回石头记)的发现,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解决红楼梦成书过

标签:

红楼梦

石头记

蒙府本

程甲本序言

程乙本引言

分类: 红楼作者

蒙府本是《红楼梦》的稿本

  

在1791年,我国文学史上发生了一件大事。程伟元和高鹗编辑出版的第一版活字印刷的《红楼梦》问世了。这是通常所说程甲本《红楼梦》。第二年,1792年,又在程甲本的基础上,很快出版了第二版,即程乙本《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的出版,得以使《红楼梦》,我们伟大民族的瑰宝,得到很好的保存,迅速广泛地传遍祖国大地,越过高山,穿过大洋,走向全球各地,成为不朽的世界文学名著。

 

《红楼梦》之所以“脍炙人口”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作者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以精妙绝伦的故事形式,描写了一个真实的“大世界”,一个真实的“大人生”。各阶层、各年龄段的人们,都可以从中得到启发,认识“世界”,领悟“人生”。

 

我们发现,带有程伟元序言的手抄本蒙古王府本《石头记》是极为珍贵的,可能就是程甲本《红楼梦》的一个阶段性稿本。这种推测已被越来越多的事实所证实。在程甲本和程乙本出版时,程伟元和高鹗都留下了前言,忠实地记录了《红楼梦》的编辑出版过程。研究《红楼梦》的成书过程,一定要记住他们写下的序言和引言。我们把它们收录在这里。

 

标签:

红楼梦

宜字

避讳

文化

杂谈

分类: 红楼作者

(草稿)

(上接红楼梦手抄本中缺笔宜字总览(上)

 

下面是7个手抄本缺笔宜字的分布情况『1.庚辰本(庚)、 2.己卯本(卯)、 3.杨藏本(杨)、 4.蒙府本(蒙)、 5.俄藏本(俄)、 6.梦觉本(觉)、7.舒序本(舒)』。以庚辰本中宜字(和三个恭人)出现的顺序排列。回数后面的数字为庚辰本的页码。简略符号,以庚辰本为例,“庚避”表示庚辰本宜字缺笔,“庚代”表示用别的字替代宜字,“庚不”表示庚辰本宜字正常,“庚?”表示判断不清,“庚无”表示没有出现宜字或者抄本不存在该回。庚前面的数字为庚辰本的页码。特殊情况用括号说明。

 

(01)第01回----0000庚不,卯不,杨避,蒙不,俄不,觉不,舒不

  敷演出一段故事来,亦可使闺阁昭传,复可悦世之目,破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