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程伟元序和高鹗叙

标签:
文化程伟元序高鹗叙程乙本程甲本 |
分类: 红楼版本 |
那年,亲友万里迢迢亲自给我送来了全套五册陈其泰批校的程乙本《红楼梦》(桐花凤阁批校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年12月),很是高兴,立刻翻阅。很有意思。最有意思的是它的程伟元序和高鹗叙。因为研究蒙府本程伟元序没有抄自程甲本的缘故,我对程伟元序和高鹗叙已经很熟悉、可以一字不差的背出来啦,哪怕与原始的序和叙有微小的差别,我也一眼能看得出来。我一看,糟糕,怎么把程伟元序和高鹗叙给窜改了呢?但再仔细一看,发现并不是窜改,而是下部原来缺失了两三个字,后来不得已补上去的,有的补得不太到位。根据笔迹判断,修补者很可能是批校者陈其泰本人;估计他当时没有另外的序和叙,补文是根据文意猜测的。经过与程甲本《红楼梦》(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2年3月)的仔细比较,可以肯定,陈其泰批校程乙本的程伟元序和高鹗叙确是原始的序和叙。我发现,缺损部分陈其泰的补文是饶有趣味的,对我们正确认识后四十回会有一定的启发作用。下面是陈批程乙本的程伟元序和高鹗叙与程甲本的对比结果和评点。◇,代表缺失的文字;【】,代表陈其泰所补的文字;(),代表程甲本《红楼梦》的文字。
(一)程伟元序
序
红楼梦小说本名石头◇◇【记作】(记作)
者相传不一究未知出自◇◇【何人】(何人)
惟书内记雪芹曹先◇◇◇【生增删】(生删改)
数过好事者每传抄◇◇◇【成帙售之】(一部置)
庙市中昂其值得◇◇◇◇【数十金可】(数十金可)
谓不胫而走者矣然原目◇◇◇◇【百廿卷】(一百廿卷)
今所传只八十卷殊非全本◇◇【人或】(即间)
称有全部者及检阅仍只八十
卷读者颇以为撼不佞以是书
既有百廿卷之目岂无全璧爰
为竭力搜罗自藏书家甚至
故纸堆中无不留心数年◇◇【来】(以来)
仅积有廿余卷一日偶于◇【小市】(鼓)
担上得十余卷遂重价◇◇【购归】(购之)
欣然繙阅见其前后◇◇【情节】(起伏)
尚属接筍然漶漫殆◇◇◇【不可收】(不可收)
拾乃同友人细加厘剔◇◇【截长】(截长)
补短抄成全部复◇◇◇◇◇【×◇以公诸】(为镌板以公)
同好红楼梦全书始◇◇◇【得观厥】(至是告)
成矣书成因并志其缘◇◇◇【起想】(起以告)
海内君子凡我同人或亦先◇【睹】(睹)
为快者欤
评点:
(1)原文中的“删改”补成了“增删”。这显然是根据红楼梦文本中的现成词汇进行修补的。红楼梦正文说,“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其中有“增删”两字。从这里可以看出,陈其泰所补的“增删”两字要比程伟元序原文中的“删改”更加确切些,因为根据文本,曹雪芹所做的工作是又增又删,而不仅仅是删。
(2)“好事者每传抄‘一部置’庙市中”修补成“好事者每传抄‘成帙售之’庙市中”。意思不错。
(3)“‘即间’称有全部者”补成了‘人或’称有全部者”。还算可以。
(4)“鼓”修补成了“小市”。这里实际上是缺失一个字的位置,陈其泰想不出补什么字好,就补了笔划简单的“小市”两字。若真如此,著名的“鼓担稿”就要叫作“小市担稿”了。“鼓担”和“小市担”还是有些差别的,鼓担更灵活机动一些,走街串巷,到处叫卖叫买。程伟元序原文接下来说“遂重价购之”,说明程伟元购得“鼓担稿”并不排除是鼓担主人主动送上门的。朋友们可以看到,这“购之”两字也正好缺失,陈其泰按照自己“小市担”的思维逻辑,把“购之”补成了“购归”。
(5)“起伏”补成了“情节”。补文就远不如原文了。
(6)“复为镌板以公同好”字中缺失了“镌板以公”四字,“为”字残留了一半。“为镌板”三字没有能补出来,而把“以公”补成了“以公诸”。
(7)“全书始‘至是告’成矣”补成了“全书始‘得观厥’成矣”。表面文字相差很多,意思还是差不多。这里厥字是“乃,于是”的意思。
(8)“以告”补成“想”。原文好。
(二)高鹗叙
叙
予闻红楼梦脍炙人◇◇◇【者几廿】(者几廿)
余年然无全璧无定◇◇◇【本余每】(本向曾)
从友人借观窃以染指◇◇◇【未畅为】(尝鼎为)
憾今年春友人程子小泉◇◇【枉过】(过予)
以其所购全书见示且曰此◇◇【十余】(仆数)
年铢积寸累之苦心将付◇◇【梓以】(剞劂)
公同好子闲且惫矣盍分任之◇【余】(予)
以是书虽稗官野史之流然尚
不谬于名教欣然拜诺正以波斯
奴见宝为幸遂襄其役工既
竣并识端末以告阅者
时
乾隆辛亥冬至后五日◇◇【铁岭】(铁岭)
评点:
(1)“向曾”补成“余每”。意思对。
(2)“窃以染指‘尝鼎’为憾”补成“窃以染指‘未畅’为憾”。意思还可以,但是补“白”了。字面上看,“染指未畅”远没有“染指尝鼎”来得含蓄。宋代诗人范成大有诗句“短章虽寂寞,染指已尝鼎。”
(3)“过予”补成“枉过”。高鹗使用了一般的“过”,陈其泰想得客气一点,补成“枉过”。枉,屈就。用于别人,含敬意:枉驾(1、称对方来访自己;2、请对方往访他人);枉顾(称对方来访自己);枉临(称对方来访自己)。
(4)“此‘仆数’年”补成“此‘十余’年”。这差远了。
(5)“将付‘剞劂’”补成“将付‘梓以’”。付梓是交付排印的意思。陈其泰一定认为他在这里补上“梓以”两字一定符合原文,这样就成为“将付梓,以公同好。”相当顺畅。其实不然,缺失的是“剞劂”两字。剞劂是刻板的意思。陈其泰当然想不到,红楼梦明明是木活字排版,怎么会说是刻版呢?不仅高鹗叙说是刻板,连程伟元序也说是刻板,“复为镌板”。镌,雕刻的意思。我们估计,程高原来是打算刻版印刷的,后来改变了主意,采用活字印刷,而程伟元序和高鹗叙已经来不及重刻了。
(三)总结
陈其泰对程乙本的批校工作做得很仔细,水平也相当高,如果程序和高叙真的部分缺失,需要补全,他是有资格担任这个工作的。在对比的过程中,我有一些强烈的感觉和感想,简单总结一下。
(1)修补者在努力把文字理顺,使之符合常理。
(2)对于一般情况,会补得很正确,但对于比较特殊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就很难补得像原文一样了。
(3)局部来讲,修补者按照自己思维逻辑进行修补,往往会偏离原文的意思,但仍局限在局部的范围内。
(4)原著的整体面貌不会被扭曲。
(5)程伟元和高鹗对鼓担稿的修补,对后四十回的修补,以及修补后的后四十回文字与原著的差异程度也大致是这种情况。
(四)附录:程乙本红楼梦引言
红楼梦引言
一是书前八十回藏书家抄录传阅几三十年矣今得后四
一书中前八十回抄本各家互异今广集核勘斟情酌理补
一是书沿传既久坊间缮本及诸家所藏秘本其中不免前(最后六字后补,应为:稿繁简歧出前)
一书中后四十回系就历年所得集腋成裘更无它本可考
一是书词意新雅久为◇名公鉅卿赏鉴但创始刷印卷帙
一向来奇书小说题序署名多出名家是书开卷略志数语
一是书刷印原为◇同好传玩起见后因坊间再四乞兑爰
书影:程乙本《红楼梦》的程伟元叙(桐花凤阁批校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http://s2/bmiddle/001uqRf2gy6EQon35At41&690
书影:程甲本《红楼梦》的程伟元序(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http://s10/middle/5168d268g7ed2c2a18599&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