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听杨瑶老师讲课,感觉很享受。《七子之歌(二首)》不太好讲,她的设计和课堂落实基本达到教学目标,而且教师个人素养整体很好,气场强大,表达流畅,情境交融,课堂上有一些让听众感动的内容。简要评一下,希望能帮到你。
优点:
1、目标设置合理,当堂基本达成。课堂环节紧促,重点突出,有语用迁移意识,语文味道较浓厚。
2、朗读指导扎实,教师范读是亮点。引导学生理解感情,带着情感去读,这样的方法值得提倡。
3、中心议题设置较好,紧紧抓住课后两道题目进行讨论和训练。
缺点:
1、导入、背景、作者等占时7分钟,太冗长。让人感觉半天大幕拉不开。
2、板书没有整体规划,课题未出示。
3、拓展时间紧张,展示效果不佳。
建议:
1、导入部分。
从课堂实际来看,学生对电影《战狼2》了解较少,用此导入无疑没有起到预设的激发兴趣和情感的作用。可用童声或者朗诵《七子之歌》导入,学生感兴趣。
时代背景时间要压缩,多张图片配文字,主要是说清“七子”指那些地方。
闻一多的介绍若放在开始,尽量由教师读或者学生默读,不建议叫几个学生读,既浪费时间,还让学生产生紧张情绪。(我还是建议把作者简介放在学完课文,改写练习之前:写出这么感人诗篇的爱国诗人闻一多.......,不行被杀害,他没有能够看到......,倘若他亲眼看到七子回归,他会怎样写呢?)
2、初步感知部分。
学生理解词语,如果没有提前做功课估计有难度,在指导学习时可以提炼和总结学习理解新词语的方法。(襁褓和乳名说明了什么?幼子对母亲的依恋和思念更强烈)
3、能力提升部分。
学生在自由读《香港》一诗的时候,就把思考的检测习题出示出来,让孩子们带着问题去阅读、思考、交流。
4、拓展延伸部分。
课堂上的训练方式看出来老师很用心,但是无形中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建议,出示关键的1—3句诗,比如“母亲,
,母亲”、“母亲啊,我
”、“母亲啊,快让我
”让学生联想开来,大胆创作,两三句都行。只有当学生自己的思维被激活,我们的练笔才真正有效。
5、课后作业部分。
两项课后作业设计很合理科学。但是,如果能从学习《澳门》部分挤出3分钟左右时间,在最后让学生读《七子之歌》其他几首中的两三首,哪怕只是通读一遍,效果都和留在课后大不一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