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诵读特色汇报
(2012-11-29 11:42:00)
标签:
特色创建经典诵读校园 |
分类: 教育生活 |
雅言传承文明
——朱阳二小创建特色学校“经典诵读”特色项目汇报
朱阳镇第二小学创建于2008年,是一所全寄宿制农村小学。2012——2013学年度,学校共有在校学生1118人,共设6个年级23个教学班,教职工70余人。
建校之初,学校经反复论证,因地制宜,把“经典诵读”作为创建特色学校工作的特色项目之一列上重要日程。经过近五年的挖掘、实践、提炼、完善,目前经典诵读在我校已经深入人心,初现成效。
一、开发校本教材,使特色项目课程化。
《中国经典诗文诵读读本》这套校本教材是结合我校校情和学情精心选编的。学校抽调语文学科教研员和各年级骨干教师在工作之余,齐心协作,查阅了大量经典诗文,选编了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的经典篇目。在选材过程中,本着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分年段编写的原则,编写了这套校本教材,作为国家统编教材的有益补充。2009年10月,我校校本教材《中国经典诗文诵读读本》正式编印完成,投入使用。
这套教材共分为上、下两册,每册均分为诵读和选读两部分。上册诵读内容主要以古诗为主,供一至三年级学生使用;下册主要以经典古诗词、文言文为主,还选编《大学》、《论语》等经典文论,供四至六年级学生使用。两册的选读部分为《弟子规》、《增广贤文》、《道德经》等内容。每册的诵读内容要求学生熟读成诵,选读部分内容以了解为主,理解记忆为辅。
校本教材是我们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基本保障。其中要求背诵的诗文一年级30篇,二年级40篇,三年级50篇,四年级60篇,五年级66篇,六年级40篇。整个小学阶段在我校读书的学生背诵古诗文要达到286篇,选读上下册共计63篇。
2011年,根据师生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又对校本教材进行了小幅度改进和二次印刷,现在的教材内容更精确,更完整,实用性更强。
二、注重过程管理,使特色项目常态化。
1、每学期初,各年级根据行事历制定学期经典诵读进度表,日常根据进度落实。
2、每天早上7:15——7:25为全校经典诵读时间,天天如此,雷打不动。
3、班级每天一检查,每周一小结,及时反馈。学校每月一抽查,每学期两次测试。期末测试成绩计入师生的成绩册。
4、每届读书节评选各类读书优秀师生、书香班级,每学年年度优秀学生中有读书之星。
三、搭建平台,丰富载体,使特色项目精致化。
每年十月份是我校校本节日之一——金秋读书节。建校至今,我们共开展了五届读书节活动,一届比一届活动更丰富,形式更多样,内容更深入,效果更显著。
今年十月,我校第五届金秋读书节如期举行。本届读书节围绕“诵读《弟子规》
在每一届读书届系列活动中,经典诵读展演都成为了活动的高潮和亮点。同时,在我校的盛夏成才节和迎新艺术节中,每次都安排了经典诵读的节目,极大地激发了全体师生诵经典、演经典、用经典的热情。
四、积极开展研究,使特色项目课题化。
1、校本教材《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读本》已经过专家审核,并获三门峡市校本课程实施优秀成果评比一等奖,并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2、我校的《经典滋养童年
3、2011年9月我校申报的课题《农村小学学校课程开发与研究》已成功立项,“经典诵读课程”便是子课题之一。
经典诵读活动在我校开展近五年来,全体师生诵读经典的热情持续高涨,学生的诵读能力快速提升,语文素养得到了同步发展。此项活动也得到了上级部门、家长和社会的普遍好评。2010年,我校被朱阳镇中心学校命名为“书香校园”,2012年6月,被灵宝市教体局命名为“书香校园”二类学校。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今后在经典诵读方面我校将努力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1、加强教师培训和学习力度,提升教师对传统文化认知的深度和广度,要在经典诵读研究和实践方面推出名师、名生,推出成功经验。
2、继续深挖和提升校本教材质量。使教材多元化、儿童化,与时俱进。
3、扩大经典诵读的社会影响。通过“小手拉大手”、亲子共读等形式,让经典从校园进入家庭,进入村组,进入社会,从而提升特色项目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