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西泠印社汉三老石室*—五方元音【走遍中国】

标签:
杭州西泠印社三老碑浙东第一碑东汉 |
分类: 旅游纪实 |
走遍中国
参观西泠印社汉三老石室!
——五方元音【走遍中国】#西泠印社##三老碑##浙东第一碑#
在杭州参观的日子里,是紧张的很,因为返程的车票已经订好,又没有其他老师、朋友拜见,也只能是草草聊聊的浏览一番,不过这里我却用了近半小时的时间参观,我们也只能是在外面围观,得不到机会进入,或许没有那个“身份”吧···
——五方元音【走遍中国】#西泠印社##三老碑##浙东第一碑#
在杭州参观的日子里,是紧张的很,因为返程的车票已经订好,又没有其他老师、朋友拜见,也只能是草草聊聊的浏览一番,不过这里我却用了近半小时的时间参观,我们也只能是在外面围观,得不到机会进入,或许没有那个“身份”吧···

关于“三老碑”还有许多的故事与曾经,但是人们为了挽救与保护“三老碑”不被日本人掠夺,大家纷纷捐款,最后付8000买下,才避免了流失海外,该碑刻也是杭州最早的石质碑刻,誉为“浙东第一碑刻”该碑刻全文共残留217字,书体介于隶篆,具有重要的历史与文字价值!也被誉为“西泠印社”镇店之宝!说实在的,汉碑全国范围内有几桶呢?是值得人们欣赏收藏的····

,时长00:55
百度:《三老碑》是刊刻于东汉建武二十八年(公元52年)五月十日后不久的一方碑刻,无撰书者姓名,字体介于篆书与隶书之间,现藏于杭州西泠印社汉三老石室。《三老碑》出土时碑额已断失,现存碑为长方形,高91厘米,宽45厘米,四周俱损,成不规则曲线状。碑面文字有界框,高23.5厘米,宽36厘米。框内以界线分左右两直列,右框再横向界分成四块,刻三老“通”祖孙三代的名字及祖、父辈忌日。

《三老碑》出土时碑额已断失,现存碑高91cm,宽45cm,四周俱损,呈不规则曲线状。碑面文字有界框,碑文以界线分左右两列,右框再横向界格分成四块。此碑是三老“通”的孙子中名为“邯”的人所立,以记其祖父、父亲的名字及忌日。《三老碑》于清咸丰二年(1852年)在浙江余姚客星山下出土,初为余姚严陵坞周世熊所得。后因太平天国运动,碑体遭遇大火,但碑文损伤不大。····

民国十年(1921年)秋,该碑转运到上海,日本人想要出高价收购。这件事被浙江人姚煜、沈宝昌知道后,马上联系丁辅之等人,用8000金买下来,才避免了流失海外的命运。丁辅之,即西泠印社创社四君子之一。《三老碑》在出世后,各家均视为珍宝加以著录。吴昌硕赞此碑:“介篆隶之间,浑古遒厚。”顾燮光赞此碑:“书体浑穆,如锥画沙。”#西泠印社#

华严经塔位于山顶平面正中,是印社建筑制高点,为西泠印社的标志性建筑。此处原为古四照阁旧址,1924年西泠印社同人迁四照阁于凉堂之上,于原址建华严经塔,又名西林塔或西泠印社石塔。
关于盖塔有许多传说:据说人不能在塔下留影,怕人的运气被压住,所以,许多人来西泠印社来参观,却很少有人与“塔”下合影,我们本欲要合影留影的,可是想了这些传说,与当地人的说法后,我们也便放弃了这样的想法,也只能是这样一掠而过,无论如何,不能与传说与当地习俗不能相违背,也只能这样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