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半瞻拜苏州“况公祠”*—五方元音【走遍中国】

标签:
苏州况公祠十五贯明代知府況忠 |
分类: 旅游纪实 |
夜半瞻拜苏州“况公祠”!
——五方元音【走遍中国】
我们在苏州参加“第十七届和合论坛‘中国式现代化与和合文化’研讨会”我们落户在苏州会议中心,其规格之高是人们难以想象的,当然这说明苏州人对“和合文化”的重视度!我们白天开会、晚上我们自己漫步街头,还有其他的朋友都在房间里共续离别之情!三年的“口罩”却也未曾阻止了“苏州和合文化论坛”的正常发展和运行,人们冒着生命危险,依然坚持着···
在“苏州会展中心”东面的墙上出现了“况公祠”的影子,我处于好奇,又是第一次到苏州,问及他人皆不知,又从这里不能进入,也只能是问苏州服务员,则答曰:“在会展中心东侧的街道里,究竟是怎么回事不知道,可以去瞧瞧吗?···”我晚饭后便与“一任幽梦”老师一同探访,我们漫步在一条叫“西美巷”内,
西美巷——巷长475米,宽8~10米,1983年改弹石路面为沥青路面。90年代拓宽后改为六角、菱形道板路面,现全为沥青路面。新建绿地花坛9处,计70平方米····
百度语:况钟(1383--1443),字伯律,江西靖安县人。初为小吏,明永乐间荐授礼部郎中。宣德五年(1430年)出任苏州知府,在巡抚周忱支持下,大力改革弊政,削减重赋,减免苛徭,设仓济农,兴修水利。任期满时,民众二万余人乞留,感动朝廷,下诏留任。一出《十五贯》使况青天的名字在苏州家喻户晓。在任13载,积劳成疾,正统七年十二月(1443年1月)病故于任所。
由于夜间的关系未能如愿以偿,不过我们却在“况公祠”的对面参观了“况公园”,里面有亭台、小径,曲径通幽、真的是美哉!一位深的苏州人们尊重的知府,可以成为苏州的标志性的公益公园,或许这就是文化差异吧。因为后人有《十五贯》戏剧出现,当然也为人们脍炙人口的“典故”、“名剧”或许这就是江南、江北的差异所在?几百平方米的空地,居然可以建造成为纪念明代一名知府的圣地,真是另外大跌眼镜,如果按照我们河北的话,将建设成“商品房”、“写字楼”、“商铺”、“宾馆”、或者其他,那将增加多少的“创收”呢?···
这或许就是政府与企业的差异,在苏州所有的政府机构都是三层楼、五层楼高的楼房,却没有看到那个政府机关盖有十多层楼高的“办公楼”,或许这就是权力与财富的差异!不然呢?那个“苏州和合文化论坛”如何可以在“口罩期间”依然坚持下去,每年都在开呢?难道苏州就是有钱没有地方花?还是有钱花不出去呢?为了一个文化活动,每年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支撑这些文化活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