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当任总统首次为电视讲话的《陈纳德与飞虎队》

标签:
军事历史中美关系陈纳德飞虎队抗日战争亚洲战场第二次世界大战 |
分类: 军事 |
(译 文)
美 国 白 宫 新 闻 办 公 室
克林顿总统为纪念陈纳德将军和飞虎队对美国和中国人民的录像 讲话(1998.6)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一个地道的美国故事。被称为“铁汉”的陈纳德将军和他所领导的美国年轻飞行员们,在中国体现了美国精神。为了他们所珍惜的自由,他们志愿在遥远的国度作战,他们的精神征服了天空。
这也是一个中国的故事,陈纳德将军和他的战士们选择了中国的事业,中国人民和他们并肩战斗。飞虎队和“战斗中的中国”一道克服了令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数以千计的中国农民用他们的眼睛和耳朵监视敌人的火力,并给美国飞行员们通风报信;飞越“驼峰航线”确保食物和燃料的运输;通过在广大农村地区修建数以百计的临时机场,延伸成长中的中国空军的航程。陷人敌占区的美国飞行员们绝不会忘记那些冒着生命危险为他们提供住处和保护的中国人民。
这不仅仅是一个战时的故事,那是一个美中两国人民相互信任和尊重,为了共同的事业和面对共同的挑战,在一起共同工作的故事。
陈纳德将军懂得我们两国的命运是联系在一起的。正如他的中国夫人陈香梅女士谈及他时所说的:“促使将军甘冒一切危险,在战争中取得令人难以置信的战功,是因为他一直坚信中国的未来将决定美国的和平”。
今天我们面临的挑战虽然不如第二次世界大战那样富有戏剧性,但其重要性绝不亚于当时。今天的挑战同样要求我们合作和理解。作为两个伟大的国家,我们对和平、安全、自由和繁荣负有特殊的责任。
我希望我的中国之行,像江主席去年访问美国一样,为我们之间的相互了解作出贡献,并向中美两国人民显示我们合作的潜力。
当你们观看这部纪录片时,我希望你们注意片中给我们这样的启示:即使我们之间存在分歧,美中人民为建设一个更为和平的世界有着深厚的共同利益。我们可以一同建设一个没有二十世纪的黑暗但继续发扬其光辉的二十一世纪。
这就是我们面临的挑战。让我们用陈纳德将军领导的飞虎队精神,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把握住这一时机。
这部纪录片将告诉人们一段尘封了半个多世纪的历史.....
克莱尔.李.陈纳德(CLAIRE.L.CHENNADE),一个1890年出生于德克萨斯州,后来在路易斯安那州长大的有着法国血统的美国人。1903年12月下旬,莱特兄弟驾驶飞行器在空中飞行59秒的消息改变了这个13岁男孩的一生。1917年美国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陈纳德向往的飞行带来了机会。他参加了美国陆军航空队,并且在1923年成为第19驱逐机中队的指挥官。
就在陈纳德在飞行技术和空战理论上初露头角的时候,俄国人和中国人都注意到了他。为了训练本国空军,两国都向陈纳德发出了邀请。大概是年轻的中国空军正面临着日本人战争的威胁,或者说更多的是因为陈纳德希望在战争中验证自己的那些不被空军“权威”所接受的战斗机战术理论,总之,他最终选择了中国。
1937年7月,日军大举入侵华北、华东地区,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爆发。日本飞机肆忌无惮地对城市和交通线狂轰滥炸,使中国人民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在此期间,身为中国空军顾问的陈纳德一面协助训练中国飞行员,一面在作战中总结经验,不断发展完善自己的空战理论,为后来的对日反击奠定了基础。1938年,陈纳德曾组织过一支小小的国际空军志愿队在中国作战,但不久便被日本空军打垮了。1940年下半年,面对着已完全失去制空权的中国战场,陈纳德受中国政府的委托,返回美国,四处游说,希望得到美国政府的支持,重建一支能够对日作战的援华空军。尽管当时美国尚未正式对日宣战,但罗斯福总统从战略的角度出发,支持这一行动并随即签发了一道没有公开的命令,允许退出现役的美军飞行员参加志愿航空队去中国参战。
1941年7月10日,这支由110名飞行员、150名机械师及一些后勤人员组成的,属于中国空军编制的美国志愿航空队(AVG)乘坐一条荷兰船离开美国,在两艘美国军舰的护航下驶向中国。最初,他们在缅甸仰光做适应性训练,接受陈纳德全新的空战理论及战术指导。尔后便进驻云南昆明。这时他们的全部装备是99架P一40型战斗机。
1941年12月20日,志愿航空队在昆明东南方向90公里的空中首战告捷,击落来袭昆明的十架日本轰炸机中的九架,而自己却无一伤亡。久经空袭之苦的中国老百姓欢欣鼓舞,称这支志愿队为“飞虎队”。很快,“飞虎队”的名字就广泛流传开来,成为一种专门的称谓,陈纳德也被誉为“飞虎将军”。此后,“飞虎队”以二十比一的战绩与日本空军展开了殊死的战斗,屡建功勋。陈纳德创立的“早期空中预警”及“攻击一一脱离一一再攻击”的空战理论得到了充分的验证。
1942年7月4日是美国独立纪念日。这一天“飞虎队”因美国正式对日宣战而被改编为美国驻华空军特遣队,隶属美国陆军航空队。在“飞虎队”存在的短短7个月时间里,共击落日本飞机299架,另外还可能击落153架(无法证实的纪录)而它自己在所有的空战中只损失了12架P--40,有4名飞行员在空战中牺牲。事实上,“飞虎队”损失的其它61架飞机都是在地面上被炸或毁于飞行事故。如此悬殊的空战纪录无疑是整个二战期间最辉煌的一页。只是由于人们更多的是在关注欧洲和太平洋战区,才使得这一战绩被忽视,直到战后很多年才重新被人们所认识。……
1945年8月1日,一向个性鲜明、想像力非凡却又始终同上司搞不好关系的陈纳德少将,被免去第14航空队司令的职务。与8前一样,他又一次以健康原因辞职,离开了他所热爱的空军。
在得知陈纳德辞职的消息后,几天之内他收到了来自中国和世界各地的数千封私人信件,对他的离去表示不解和惋借。在他离开重庆时,重庆市民为他在市中心搭起一座高台,上面用鲜花和飞虎队徽章装饰并特制了一顶“万民伞”。台上堆放着中国各界人士赠给陈纳德的礼物。成千上万的市民拥上街头为这位与中国人民共同抗日的“飞虎将军”送行,以至于陈纳德所乘的汽车无法行驶,只能让人群推着前进。一位中国将军感慨他说:“自马可.波罗以来,还没有一个外国人能够这么博得中国人的人心”。
1945年8月8日,陈纳德将军离开了他为之战斗了八年的中国。6天后,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在东京湾的美国密苏里号战列舰上举行了日本签署投降书的仪式。在站满各参战盟国代表的甲板上,美国太平洋战区司令麦克阿瑟上将四处张望后问副官:“陈纳德在哪里?”
1958年7月27日,陈纳德将军病逝在美国新奥尔良。在此两天前,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亲自打电话告诉他。经国会批准,他已被授予中将军衔。陈纳德中将被安葬在阿灵顿国家公墓。有5千多人参加了葬礼。他的墓碑上用中文刻着“陈纳德将军之墓”。这是整个阿灵顿国家公墓内24.5万多块墓碑中唯一刻有中文的墓碑。
这部大型纪录片以珍贵的历史资料镜头,再现了“飞虎队”当年战斗的实况。其中有许多影片资料都是第一次公开使用。该片还得到了二战时期日本摄影队拍摄的日军空中和地面作战的影片资料。一批“飞虎队”当年的老飞行员们也将在片中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向观众叙述这一段神秘的历史。大量使用历史资料是此片的主要特点。
全片为90分钟,分上、下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