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我要来了

标签:
上班这点事大学毕业生杂谈 |
分类: 我们的《上班这点事》 |
报名记:一个漆黑的伸手能见五指的夜晚,我与同门师妹小吴正在丽娃河畔讨论求职心法。你来我往,几个回合之后,我们仍纠结于如何才能掌握求职绝招。此时,师妹忽然一拍脑袋,说到:“我听说第一财经《上班这点事》改版成了大学生就职节目,要不你去试试,说不定能获得求职秘籍”一听秘籍我已是两眼放光,再加上第一财经《上班这点事》这块闪亮亮的招牌,我二话不说,运起阳刚之气,抹上脚底之油,一溜烟的跑回宿舍,上网全面搜索,迅速报名参赛。当我把报名邮件发出去的那一刻,我仿佛置身于珠穆朗玛的顶端,大声呼喊到“工作我来了”,然后纵身一跃,开始了一段奇妙的探索之旅。
入选记:话说这报名之后还要进行层层选拔。起初节目组派出了一声音甜美的女生对我施展“美人计”,诱惑我改投其他职位,还好,凭借我强大的小宇宙、顽强的精神力量和对市场专员无比的热爱,我抵挡住了诱惑,顺利过了此关。接下来,难度加大,节目组派出了他们的杀手锏“牛总”与我面对面交锋。牛总先是以不变应万变,把我扔在办公室足足2小时,让我尝尽落寞。之后牛总又突然出现在我面前,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问了我若干直逼要害的问题,在牛总的强大攻势下我不得不搬出我的家庭背景,教育背景,性格特点,社会经历等等招术予以防守,眼看我就撑不下去,无言以对时,一个神奇的声音的传来“饿~~~~~~”。我先是一惊,难道牛总的内功已经达到了可发声的境界,仔细一听,才发现那是牛总坚强的胃所发出的惨叫。“今天到此结束,表现不错,我去吃饭了!”。我低下头看一看表,23:30,不愧是“总”级的人物,晚饭的点和常人都不一样。在牛总“胃”的特别关照下,我终于如愿以偿的进入了选手名单。
外景记:光说不练假把式,我们终于也熬到被拖出去溜溜了。这次的任务很特别,不仅要四位求职选手PK,而且还要一起合作。这可把我难到了,这样亦敌亦友的情况我从来没有遇到过,爱恨分明是我一大特点,这样暧昧的关系我一时间实在无法适应。还没等我调整过来,我们已经出发来到了街上,开始了调研的环节。这时候我脑中出现了一个声音,不完整的团队合作不如不合作,既然你有自己的想法,那就坚持你自己吧,哪怕有错,至少可以多点经验。于是,我正式开始了外景阶段的独行侠之旅,玩失踪,提出自己的想法并始终坚持。于是,一个固执的不懂得团队合作的家伙就这样诞生了。
现场记:一决高下的日子终于到了,我开始掂量着这场比试我该用什么策略。由于此前几次的就职经历的失败让我的自信进入“熊市期”,加上自己的一些思考和总结,我觉得自己应该低调一些,让自己放开那些不大不小的成就,不去提什么学生会主席,什么各项活动,社会实践,让自己还原成最简单的自我,就把自己看成一个普普通通的大三学生,用热情和真实去打动现场的每一个人。现场提问环节,教头问到“请三句话说出你的优势”,当时我脑子里一下子涌出了“磨灭不掉的热情,快速的学习能力,强烈的责任感,人见人爱的亲和力”等等等等一大顿的词语,而且我可以针对每一点展开具体事例的论述。可是最后我却在之前的策略方向下选择了“潜力”,且开始发愣,然后结束。回到自己位置的过程中,我心里就一个字——囧!这次真的够囧的!不过,我甘氏第五十八代传人怎么能因为这样就认输呢,我告诉自己,在接下来的环节中要改变策略,抓住机会,好好表现。可当外景任务的VCR开始播放时,我的心情开始发生了质的变化,在屏幕上的我是那么幼稚,那么强势,那么固执,那么外行,那么不懂得团队合作。我开始意识到,其实这就是当时别人眼中的我,这就是我所跳出自己以后所看到的我,而之前自己的表现也不是什么策略的问题,其实就是因为自己内在的积累和沉淀都不够。我是真的需要好好的审视自己了,我是真的需要用接下来的时间好好改善自己了,今天的我还是要以吸收营养作为自己最主要的工作。
后记:录制结束以后,有种无言以对江东父老的感觉,看到专门到场来支持我的朋友们,心里既感激又难受,觉得没能好好地珍惜他们的希望,表现的不好。但是,这两周时间,自己真的收获了不少,无论是从职业方面还是从个人素质方面都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大三马上就要结束了,就业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了,希望通过自己接下来的努力,可以在大四毕业之前真正好好的进一步提高自己,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