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每周日八点,守候你的出现……

(2009-07-06 17:32:00)
标签:

大学毕业生

上班这点事

杂谈

分类: 我们的《上班这点事》

每周日八点,守候你的出现……

                   市场营销专员2号选手:朱依依

 

    我在今年五月前观看《上班这点事》节目的时候肯定不会想到将来有一天我也能成为它的主角。从接到朋友的推荐电话到6月6日在现场被聚光灯笼罩,我如同做了一个美梦般抓住了毕业的尾巴,上演了一场精彩的show……

    这次经历给了我很多第一次:第一次对着摄像机介绍自己,第一次在最喜欢的电视台上镜,第一次和刘仪伟老师对话,第一次成为导演选中的“演员”,第一次担当真人秀节目的主角……蕴藏在这些第一次的背后,我看到的是自己一贯勇于尝试的勇气和他人对我的认可。

    还记得自我介绍外景拍摄的地点选在了上海交通大学的徐汇校区。当我走向导演指定的地点时,欣喜和紧张使我不由自主地加快了脚步。因为无数次在屏幕中目睹的拍摄场面在那一刻成为了现实!这是我第一次面对镜头说话,所以不知道如何运用表情,如何控制语调。但是,真是到了镜头前,自然就产生感觉了。所以我非常感谢导演在那次拍摄过程中对我耐心的指导和帮助,让我很快进入了状态。

    在本次节目中,我应聘的职位是——市场营销专员。参赛前,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个合格的求职者。在大学四年学习中,我培养了清晰的思维和判断力,校外的创业参赛经历使我建立了一定的市场敏感度和团队意识。可是直到在外景任务现场,当我极其安静地听着其他三位选手滔滔不绝地阐述想法的时候,我才慌乱地意识到:为什么我没有任何idea?而我又清楚地知道,作为一名优秀的市场营销人员,创新性和灵活度是多么重要!说实话,那天当我们的外景任务快接近尾声时,我产生了恐惧。特别是导演与每个选手单独交流,让我们评价各自表现与得失的那十几分钟。正如某位选手所说:“像是赤身被活活解剖了一番”。这种恐惧和沮丧源于我对自己无失无过表现的担忧,也源于作为一名求职者,对自身能力的怀疑。而这种恐惧如同一台警示器,在我参赛的一路鸣响,让我不断调整状态,发挥实力。

    当然,除了外景任务,还有更为关键的现场表现。整个过程包括高压面试、外景任务展示和谈薪进行时三个环节。节目的创新之处在于,在前两个环节开始之前,我们都被要求写下一个关键词,以此来描述自己的优势。我分别写了“沟通”和“合作精神”。当时,另两位选手的创意又一次触动了我,许诺把自己比成了“两种动物”,而阿甘则用“文武”展现了双面性格。

    场上,我们与教练的第一次交流是高压面试,三位职场前辈用犀利的眼光和敏锐的直觉解读每位选手的素质。有趣的是,在舞台的正中,在交织的光影和几十双眼睛的注目下,我的情绪竟由紧张和兴奋逐渐转为平静。正如在真实的求职过程中,我常常会调节自己的心态:不要把面试看成一种提问,而是一次平等的交流。当然,与场外的求职经历相比,这档大型公益求职节目的意义在于:场上嘉宾和用人单位对我的深度剖析加之与选手的比较着实胜过场外上百次的真实面试。所以我很感谢这个节目提供了一个让选手认识自我的平台。

    一路走来,我很庆幸当初被导演选中,体验了一次非同寻常的求职经历。美国电视《The Apprentice》是我最常观看的商业选秀节目。在整个节目录制过程中,在很多场景下,我都恍如成为了学徒,骄傲地把自己视为主角之一。的确,如某位波普艺术家所说:“每个人都能成为十五分钟的主角”。

    我很感谢节目组,尤其感谢张导。你对我的鼓励和包容给了我莫大的信心。我也很感谢其他三位选手,唯有互相理解才能打造一场精彩的节目。

    最后,祝新版《上班这点事》越办越好。每周日八点,我会守候你的出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