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佛先修己
(2010-07-29 08:40:36)
标签:
普陀山佛宗管理慈悲刘春华文化 |
分类: 生活随笔 |
那日到舟山普陀山开会,一路颠簸,挥汗如雨,仰望南海观音,心生敬畏。看那些信男信女跪地而拜,极其虔诚的样子。当这些拜佛者双手合十,默念求佛愿望的时候,我能感受到他们此时的愿望是强烈的,认真的,严肃的,也是真诚的。
我们知道,佛教的核心理念是:慈悲为怀,所谓大慈是让众生而乐,大悲是让众生解脱困难。对于企业管理而言,大慈是让客户的价值得到增值,让员工的在自身价值也得以实现;而大悲就是统一目标,消除战略目标的不一致,达到价值观的统一。或者,我们是否也能理解为:慈者心里时刻为客户和员工着想,悲者时刻有种以苦为乐,敢于挑战困难,面对问题的坦然心态。
七月的普陀山在翠绿欲滴的丛林、蜂争蝶拥的鲜花的簇拥下,既神秘又神圣。远处飘来的经书的诵读声,于是就想起康有为的诗句:观音过此不肯去,海上神山涌普陀。于是疑惑:观音不肯离去的原因或许是善男女们并没有悟到:拜佛先修己,因为上天只助自助之人。那些口里念着“南无阿弥陀佛”的人如果只是想着自己的似锦前程那就是曲解了菩萨的大慈大悲了。
回眸南海观音,游人依然如织,但突然顿悟: 拜佛先修己,克己复礼,方能成大业。持家可其乐融融,治企可成就用户。
如果如此,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帮助你的朋友就是佛,追随你的员工就是你的菩萨。
如是,南海观音或许会颌首而许。
前一篇:营销的目的:找出客户的“樱桃树”
后一篇:激情是灿烂的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