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寓教于乐

(2008-08-13 10:46:00)
标签:

枯燥

自由

兴趣班

勤学苦练

泯灭兴趣

寓教于乐

巴学园

杂谈

寓教于乐

 

临近考级,可女儿实在是不堪忍受练琴之苦,她倔强地说有几个孩子对学琴感兴趣呢?我一时哑然,也许是这样的。这就象孩子上学校学习一样,每天重复着枯燥、乏味的知识,剥夺孩子们爱自由、爱玩闹的天性,谁愿去学校接受老师的管束在凳子上坐得乖乖的听老师讲课呢?

琴不感兴趣倒是可以不学,但学总不能不上吧?所谓放孩子自由,从来都不是绝对的。也许我们的孩子文化课学得过于紧张和时间过长的缘故,社会上才呼吁让孩子们从五花八门的兴趣班上解放,但没有谁倡导:让孩子自由吧,不必去上学!

所有的兴趣只要笼罩在一间房子里成为班都不再是兴趣了,为啥?因为那是需要受到严厉老师的监督管束,学后回来又需要勤学苦练,成为枯燥的学习。勤学苦练的东西还谈得上兴趣吗?

今早,都都又吵着不去学跳舞了,而在此前她可没因跳舞与我作对的,始终都说蛮好玩的。今天为啥这样?哦,终于她道出了原因,原来今早要一个一个的在老师面前演示,对于胆小、心里又没底的她陡然产生了压力,满脑子充满着压力,谈何兴趣所在?兴趣从来都是轻松的,感性的和自然生成,无需意志的支撑,它与一切压力、逼迫无关,即使是勤学也不存在苦练,有着兴趣的东西练起来很轻松,不苦!

也许孩子们一开始确实对某个专业产生兴趣的萌芽,后被家长赶到“班”上来,也便赶跑了“兴趣”,最终把孩子的兴趣泯灭于萌芽状态。想想女儿最初对琴的感受,那就是一个字——爱!现在居然如此厌学,叫人寒心!孩子之过?老师之过?还是父母之过?

我想,什么样的班更应该重视给孩子营造一种轻松传授各种知识的氛围,重视寓教于乐,不让孩子感到枯燥、乏味以致害怕去学,这对于兴趣班老师是一种考验,因为这需要他们掌握儿童的心理,了解到儿童的天性,而又有几个这样的老师呢?我现在说的是兴趣班,文化课不也这样吗?文化课其实更枯燥、乏味,更需要老师讲究方式教学,让孩子们学得愉快、轻松。可喜的是,在这个暑假,我已经看到了我们这个市里的一些老师正大力倡导“巴学园”的教学理念,复活“巴学园”精神,让每个孩子都象“小豆豆”一样的愉快地学习与生活,希望能够落实到位。

女儿的琴看来是学不下去了,劝慰自己莫强求。期待家中的电子琴在蒙灰多年以后能再度燃起她的兴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