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国人的“神舟”和“嫦娥”再次点燃全人类重返月球的梦想与冲动,美国、俄罗斯、印度、日本、欧洲各国等等,但凡有点能力的国家,都在谋划着这件事情,我也常常因为生在这个史上最光辉的年代和中国这个美好的国度而感到庆幸与自豪,对于人类似乎永无穷尽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本人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有鉴于此,本人正在考虑一个开车去月球的伟大计划。

从地球到月球,考虑完各公转与自转的轨道,平均下来也不过38万4402公里的路程,没什么大不了的。首先我们要选择一种合适的交通工具,所谓合适就是务实的意思,既能开到月亮上,又是咱老百姓买得起用得起的。倘若是在几百年前,这件事就难了。如果是在1649年,您可以选择骑一辆由达•芬奇设计的世界上第一辆自行车,但据说这辆自行车的时速只有1.5公里,还不如走着快。如果您骑这种自行车上月球,每天骑8个小时,每周休息两天,每年末再休息七天,那么单程需要125年,连来带回需250年,您还没骑到呢,估计已经OVER了。倘若是1885年,您可以骑一辆德国人戈特利布•戴姆勒发明的世界上第一辆摩托车,时速可达12公里,骑它上月球,同样的条件下,单程需要15年,连来带回需要30年,时间倒还不算太久,如果您18岁出发,到了月球才34岁,年龄也不算太大,但一辆摩托车的平均寿命是15年,开是能开得到,还能不能开回来,就是个问题了。科技发展真是日新月异地改变着人类的生活,1903美国人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1926年,美国人戈达德发射了第一枚真正意义上的火箭。飞机虽然快,但限于其设计的原理,连大气层都飞不出去,更不用说月球了。火箭倒是最快的工具,但咱老百姓哪买得起呀。

达芬奇设计的第一辆自行车

世界第一辆摩托车
时间到了1986年,中国产的第一辆夏利牌高级轿车诞生了,到现在依然在中国微轿市场上叱咤风云,三四万块钱就能买得到,最高时速可达160公里。如果您开一辆夏利上月球,同样的条件下,按一般高速的最高限速120公里计算,单程只需1年半的时间,如果有美人相伴,一边开车一边聊天,一边还欣赏着美丽的太空,1年多的时间,或许您还嫌短呢,对吧。当然,夏利还足够省油,要知道最近征收燃油税这事已经是闹得沸沸扬扬,这去月球的成本蹭的就直往上涨啊。我们得好好划算划算,这省油就是省钱呢!!此外,我们还要考虑到一个现实问题,半路上车坏了怎么办?开夏利呢,您就不用担心这个问题了,只要夏利能开得到的地方,就会有人修。实在没人修,您自己撅个腚鼓捣一下,估计也没啥大问题。俩字:方便!

夏利N3
看看,交通工具解决了,下面就得找条好走的路了。现成的好像没有,但以人类现有的科技,建一条月地高速公路似乎也已经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了。早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就有人提出,可以从几万公里高空的卫星上垂下一个梯子,然后靠这个梯子运送货物。原理实在太简单了,从来没有人怀疑它,但人类一直做不到,因为我们找不到足够轻,足够结实的绳子。这一回,日本人帮了大忙,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他们发明了一种碳纳米管,这种材料比钢丝结实50倍,重量却是它的几百分之一,它的硬度不亚于自然界最硬的东西金刚石,但却还很有柔韧性,在一定限度内可以自由拉伸,真是制造天梯的最好材料。但我的方案很是不同,首先要在月球和地球引力的中点处,搞一个空间站,然后顺着这个空间站分别向地球和月球投下两根纳米材料的全封闭透明管子,里面充满了空气。与空间站连结的部分,可以自由旋转和拉伸,以适应月地自转和公转的需要。管子中间修条铁轨,正反两面来回跑火车,绕着钢轨修条高速路,一定要足够宽,起码是双向8车道,路边摆满鲜花,可以吸收汽车排出的二氧化碳,每隔100公里搞个加油站,小卖部小旅馆一应俱全,对了,最好别设收费站。
哎呀,这好像是一堆狂想,可是人类哪一次重大科技进步不是狂想的结局呢,造飞机,搞核电,上月球,比比皆是,只要是为了人类和平与进步的,都是好的。即使我们的平常日子,不也常常需要这样的想象力来点缀一下吗。我们还在这样考虑问题的时候,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已经准备在2018年先修一条天梯,往空间站发班车了。看来,随着人类科学的进步,开着夏利去月球,或许并不遥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