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学府】N个,没想到

标签:
音乐凤凰岛老年大学老王文艺演出情感 |
分类: 散文随笔 |
暑假期间,在老年大学有几件小事儿让我颇感意外,讲出来,给大家分享。
费用自理没问题
暑假期间,在8月上旬,每年一度的凤凰岛(金沙滩)文化旅游节开幕后的第一台文艺演出,就是老年大学的专场,这是多年来的惯例了;还有送戏下乡等文艺演出等活动,需要学校提前作出统一安排。
在专门研究节目选择的会议上,校长强调了选择和安排的原则,既要照顾到点,又要充分考虑到面;既要突出特点展示风采,又要搞好平衡不得偏颇。比如考虑到各个专业之间,各个校区之间等。
我听说老年学员参加此类文艺活动,除非是演出当天,才会有车辆接送和盒饭等工作餐提供,除此之外,费用一概自理。比如往返车票,还有午餐费用等。
这不仅让我感到有些为难。既然是参加统一组织的集体活动,就应该承担相应的费用,怎么能够让参加者个人自费呢?关于这一点,知情的同事告诉我,这也是无奈之举。老年大学是个“被慈善”的单位,虽然没有钱,但却要参与很多的活动,只好“调动2个积极性”,勉为如此了。
尽管这样,我还是心存疑虑和担心,所以在分管校长就入选节目征求意见的时候,我没有敢明确的表态。“我看北校区的节目个个都不错(之前所有的节目已经参加了展演),难以取舍!你们内行,看着选择吧?”我把皮球送回去了。但心里却在想,不选也行,选少最好,免得我再费劲的动员了。
选择的结果,北校区有1个独立的,和2个合并的节目入选。
当我随后在通知入选结果,同时又特地告知演出之前所有的彩排费用自理的时候,学员(演员)的反应无一例外的是兴奋,至于费用自理,“那没问题!”大家众口一词,爽快地回答我说。
一些没有入选的节目和演员,不时地有人向我咨询,有的表示出遗憾,有人质疑,甚至不满,让我颇费口舌,也难以平复。
自费,自愿;不让参加还不高兴,发生的这一切,都让我始料不及。老年朋友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之高,算是我第一个没想到吧?
亲历酷暑练功忙
今年的夏季,觉得格外的热。如我这个不怕热的主儿,居然也躲进空调的办公室,没有非办不可的事儿,不肯“出洞”;老伴往年也很计较空调的使用,不肯轻易开动;今年忽然“想开了”,很多时候晚上不停,白天也不定时地使用。尽管电费因此蹿升,她也不再计较。这不难理解,就是10年的酷暑实在是高温难耐了……
我所在的办公室对面,就是舞蹈教室,也叫多功能教室。室内置有各种教学设备,比如电视、摄像、音响等,但就是没有空调机。偌大的空间,用于通风纳凉的,除了窗户仅有几台吊扇而已。就是这样的条件,也没有耽误节目的排练,白天晚上教室里经常响起的音乐声一次次地告诉我,那里的排练不间断….
相信许多人都有这个感受,在开着空调的房间出来,不必走到外面,在走廊里就立刻会感觉到一阵阵的热浪扑面而来,凉爽的身子,马上就会有闷热出汗的反应。每当此时此刻我就会联想到排练房,那里的老年学员们会是如何的情景呢?让我难以继续想象下去…..
在文旅节的专场演出结束后,我以为就没有演出活动了,可是教室里的排练活动仍然不停。经过咨询方才知道,她们随后还要参加由区妇联组织的专场文艺演出,再以后还要代表办事处,甚至还要代表企业去演出;有的还是比赛演出活动,不但要参加区里的,同时还要参加市里的比赛演出;所表演的节目也各有不同,有土产的胶州大秧歌,有现代的时装模特,还有古典的太极拳剑等。这么多的演出,那个节目不需要排练几天哦?
说到待遇,其实所代表的单位,给予参与演出老年朋友的报酬基本没有,不过是会给一点纪念品什么的而已。好在大家并不在乎给予什么,得到什么,主要是自己喜欢吧?不是这个原因,还能够是什么呢?
不信的话,即便给发工资,让你在酷热难耐的暑期里在里面蹦跶练习几天,恐怕您也不会欣然前往,反正我是不会愿意的。相比之下,境界弗如哦!
酷暑难挡排练人,让我没有想到,也难以理解,这些老年朋友怎么会有如此的耐力和热情呢?
校长、保安与彩电
北校区传达室(兼值班室)里有一台旧彩电,在传达室里听保安员老王介绍,它只能看一个频道,还有点不清楚。在一次汇报工作的时候,不是特地,我把这事儿随口说了一下。没有想到,几天之后,学校司机小孙师傅给我打电话,说送彩电的车马上就要到了,让我接一下。
“送什么彩电?”我满腹疑惑,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原来是校长得知老王的旧彩电没有频道可看一事儿之后,亲自去了一趟组织部,给申请调配了一台电视。虽然是二手的,但牌子好,尺寸大,29寸的,大概有8成新的样子。
原来如此,我有点惊讶,同时也有些感动;当然老王比我还要感动和激动,喜出望外,有些无所措手足,不知如何表示是好。
“请孙师傅代我向校长表示感谢,衷心地感谢!”老王再三地嘱咐司机。
北校区有主楼四层,院子里另有校舍数间,负责安全保卫工作的,只有老王一个人。他没有8小时的工作概念,也没有双修日休息的说法,即便单休日的待遇也不能享受。从老年大学建校到现在,十几年过去了,一直都是这个样子,没有人替换他,哪怕是替替班。可是老王从来没有怨言,无怨无悔的工作,住在单位,以校为家。
说到这,莫以为老王是个单身,其实人家儿女双全,老伴健在,家就住在附近。他平时也就是吃饭的时候,才回家一趟,很快又赶了回来,如同去快餐馆里就餐一样。连老王自己都觉得,老年大学更像是自己的家。
看到这儿读者可能明白了,校长为什么会如此关爱这个普通的安保工作人员了。
尽管此事在情理之中,但主要领导亲自出面去办理,还是大大出乎我意料之外的。
这个暑期,在老年大学没有想到却发生的事儿,当然不止这些,以后再慢慢道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