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育儿话题】家里“小皇帝”,七嘴八舌纷纭说

(2009-05-07 09:17:11)
标签:

原创

杂谈

育儿

家庭

小皇帝

爷爷奶奶

         【此文被《新浪杂谈》置顶、《文学之窗》加为精华帖

 

【育儿话题】家里“小皇帝”,七嘴八舌纷纭说【育儿话题】家里“小皇帝”,七嘴八舌纷纭说【育儿话题】家里“小皇帝”,七嘴八舌纷纭说        

新浪杂谈开展的“救救孩子”话题讨论,引起网上和身边许多朋友的关注。其中大家担心议论最多的,还是“小皇帝”问题。

“这也是俺的老大难问题啊!我和老婆在那些长辈面前都不敢教孩子的,否则.....”这是网友国展的跟帖留言。

他还说,“唉;我实在是没有办法了!家中四代堂堂,最麻烦的还是我的外公外婆啊!….我的一对儿子简直就成了他们的生存在世上的为一乐趣。就上个月回去,发现儿子和小女儿都比几个月前瘦了一点点。直把我和妈妈都教训了两个多小时。虽然她们两老的身体好得很,但总不能将自已当马一样给重孙骑的吧!想叫她们不要这样的,可她们根本上不会听你的。四岁的男孩儿就一定爱胡闹的,他们居然会陪着一起胡闹,唉!难啊!”

   “惯孩子这件事儿,做到极致的是红楼梦里的贾母,她疼宝玉,超过了贾政夫妇,弄得亲生父母想要教育孩子都困难。越是敬老的家庭,这个矛盾越是难以解决。”这是一位闲散客的跟帖感言。

    “…….现在为什么有很多人谈这个问题?就是因为它已经是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了。这事儿说起来明白,但做起来恐怕都有点糊涂。因为现在的独生子家庭,下一代要面对双方四个老人,而且现在生活好了,讲究多了,孩子物质生活特别好,但正常的成长环境没了。我家就是,看到孙子,有时那些道理早不知跑那去了,只想让他高兴,所以做很多没用,甚至有害的事。”这是当爷爷的网友牛先生的跟帖体会,俗话说,“小小孩,老小孩”。人到了一定的年龄,行为就像孩子一样的任性了,“心里明白腿不听话”。这位牛爷爷本身是个高级知识分子,况且如此,那么对普通人的爷爷奶奶有娇惯行为,也就不难理解了。

    “儿童教育是社会问题,症状在儿童,根源在家庭,责任在家长(尤其是爷爷奶奶、姥爷姥姥)。孩子在幼年惯出来的毛病,在家里倒不显得怎么样,万千宠爱在一身,明知是毛病也觉得好看。可是,到社会上,一大帮“小皇帝”凑到一块儿,你宠我也宠;你独我也独。就难办了。回头看看,养成的毛病已经很难纠正了。如果改正,其过程是相当艰难痛苦的;如不改则更痛苦。所以说“树大自然直”是误人子弟的谬论,“惯子如杀子”是千古真知灼见。我们不高唱为国家、为社会的调子,仅仅为了孩子的未来,也要认真进行家庭教育。”这是网友泉林游客的留言。言辞恳切,你能够感受出来,其心情之焦虑和急切。

 

    大家的意见似乎十分的集中,毛病也看的很准确,但疗治的办法,似乎不多,更多的,是无奈和感叹。这让人略感遗憾。此时,恰好有一位年轻的母亲进入讨论中来,让我有了眼前一亮的感觉。

    与大家的坐而论道相比,她更多的是努力付诸实践。她也是个都市白领,除了儿子和丈夫的三口小家之外,还有公婆也生活在身边。她完全可以象许多妈妈那样,将儿子交付老人看护,替自己分担一部分。恰好公婆也有这个想法。但被她婉言谢绝了。她在产假期满之后,就将孩子送到了托儿所,以及后来的幼儿园。她觉得这些机构的育儿水平,怎么说也要比普通家长更专业一些。除此之外,还有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尽量地由母亲的自己亲自带孩子。因为她看到了许多爷爷奶奶看护孙子的经验教训,“前车之鉴,不能重蹈”。但这样做的结果,是母亲的巨大付出。她丈夫在某高校,工作很忙,又不能让丈夫为了家庭牵扯过多的经历。那么好了,就由她自己“扛”好了。她本人还是一个部门的负责人,承担着相当的工作责任。她每天的生活工作流程,是先送孩子再上班;下班先接孩子再回家。回到家里,她把剩余的时间几乎都给了孩子。

    谈到带孩子辛苦的时候,她说,这是必须的应该的,你既然选择了当母亲,你就应该准备付出,为了孩子,再苦再累,她也愿意。她的这句话,让我肃然起敬。现在社会上许多年轻人,把孩子交出去了,免去了自己的劳累,却增加了别人的劳累。更重要的是,也没有很好地履行自己对孩子的监护责任。

    这位母亲,还动情地讲述孩子的一些小事儿。比如孩子在大商场里走失了,妈妈着急的找到他时,居然是原地未动。孩子得意地告诉妈妈,“虽然找不见妈妈了,但是我没有哭,因为俺是小男子汉!”

    还有,儿子患病打吊瓶,护士扎针是,孩子咬牙不哭,倒是把她这个母亲给“疼”哭了。

    再有她三岁的儿子在公交车上,曾主动地拉着老爷爷的手,给其让座位。引起老爷爷和全车乘客一致的夸奖。

    儿子在幼儿园被小朋友弄伤了手指,妈妈告诉他,小朋友一定是无意的,人家已经道歉了,你们还是好朋友。当着孩子第二天把这番话转述给幼儿园老师的时候,老师十分感慨地说,假如所有的家长都这样,该有多好哦!孩子能够学会理解和宽容,首先是妈妈要懂得理解和宽容。

    不用说大家也明白,她的儿子能够懂得宽恕,能够表现出“小男子汉”风范和“小雷锋”精神,与其母亲的适时教诲和引导鼓励息息相关。应当说这种“育儿效果”,是其他亲人很难调教出来的。

    这位母亲说,将来儿子长大了,除了读书,她还鼓励他去部队服役。“这又是为了什么?”我不解地询问。“锻炼,只有在部队那个特别的环境,他的意志品质,和纪律观念,才能够得到更好地锻炼!”

    “儿子有了知识,再有了一个好的道德和意志品质,他就能够自强自立于社会,我也就放心了。”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韩国曾经一度流传的“不留遗产”活动。许多韩国的父母身后要把遗产捐赠给国家,而不是自己的子女。这个看起来有些荒唐的举措,其实蕴涵着很深的道理。就是逼迫子女自己去努力,去自立。而留有丰厚的遗产,可能使其养尊处优,不劳而获,从而最终反害了孩子。

    这位母亲最后说,“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将来的竞争必将更加严酷。你把孩子培养成小皇帝、小公主,可是到了社会上,却没有人会拿他们当皇帝和公主,你让他们将来怎么面对社会的激烈竞争?所以做父母必须认清形势,早做打算,才能免去将来在子女问题上后悔!”

    多么理智而又有前瞻性的看法!我想,有这样认识和努力的母亲,或者家长,才可以配称得上是称职的监护人吧?!

 

 

 

            【育儿话题】家里“小皇帝”,七嘴八舌纷纭说

                           欢迎阅读下列亲子育儿话题系列文章

                

                           孩子长大让社会来管束,岂不晚矣
 

                            育儿话题,尴尬的奶奶姥姥们

 

                         儿童早期教育,“土着子”PK“洋法子”
 
                            《三字经》与一个成功的父亲
                      
                                    家有娇女
 
                                一个父亲的育儿体会
                    
                           都市家庭,一个父亲这样看“孝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