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15日《清远日报》:茄子有文化
2022-05-16 09:16:04
标签: 文化 历史 读书 美食
链接:http://epaper.qyrb.com:7777/content/20220515/ArticelA03005FM.htm
茄子有文化
孟祥海(山东)
茄子一名,早在汉代《水经》中就已出现,它是由泰国传入我国,东汉时已有栽培。《清异录》载:“落酥本名茄子。炀帝缘饰为昆仑紫瓜,人间但名‘昆味’而已。”隋炀帝根据茄子的色彩,名之为“紫瓜”。王辟之《渑水燕谈》载,吴越王钱镠有一儿子腿瘸,当地人为避讳,就把茄子改称“落酥”。
茄子入馔,最早在贾思勰《齐民要术》中就有记载:“缹茄子法:用子未成者以竹、骨刀四破之,汤渫去腥气,细切葱白,熬油令香,香酱清、办葱白与茄子俱下,缹令熟,下椒、姜末。”此即“酱烧茄子”。《遵生八笺》记有糟茄、淡茄、糟瓜茄、糖蒸茄、鹌鹑茄、香瓜茄、糖醋茄8种烹调茄子的方法。袁枚《随园食单》载有“茄二法”;明朝有一道“糟瓜茄”:以成菜糟酒味香,咸鲜入味,一举登上了明代宫廷名菜的宝座。《红楼梦》里凤姐做的茄鲞,其用料之多,及繁琐的制作过程,只把那刘姥姥惊得目瞪口呆……
张学良晚年说:“这一生什么都忘了,包括恩仇,但酱烧茄子总也忘不掉,家乡的菜好吃,养人。”可能是思乡心切,他对家乡的茄子竟如此深情。汪曾祺对云南茄子也是思之念之:“茄子酢是茄子切细丝,风干,封缸,发酵而成。我很怀疑这属于古代的菹。”梁实秋《雅舍谈吃》详细记载了一道北方烧茄子,称其“味极甜美,送饭最宜”……
茄子的药用价值也早为人所知:中医认为,茄子味甘性凉,有清热解毒、活血、止痛、利尿、消肿等功效,可治寒热。故民间有谚语:“吃了十月茄,饿死郎中爷。”
此外,人们也常拿“茄子”说事。比如某人发怒,脸色发青发紫,有人会说:“看你那紫茄子的脸,揪得出来水。”形容一个人的精神状态不好时,说他是“霜打的茄子———焉了。”到如今,“茄子”与人们的生活更紧密了,每逢照相时,人们常会喊一声:“茄———子———”,呵呵,茄子不仅可以吃,还可以使人笑;在众多菜蔬中,可谓独具一格。
2022年5月15日《清远日报》:茄子有文化
链接:http://epaper.qyrb.com:7777/content/20220515/ArticelA03005FM.htm
茄子有文化
孟祥海(山东)
茄子一名,早在汉代《水经》中就已出现,它是由泰国传入我国,东汉时已有栽培。《清异录》载:“落酥本名茄子。炀帝缘饰为昆仑紫瓜,人间但名‘昆味’而已。”隋炀帝根据茄子的色彩,名之为“紫瓜”。王辟之《渑水燕谈》载,吴越王钱镠有一儿子腿瘸,当地人为避讳,就把茄子改称“落酥”。
茄子入馔,最早在贾思勰《齐民要术》中就有记载:“缹茄子法:用子未成者以竹、骨刀四破之,汤渫去腥气,细切葱白,熬油令香,香酱清、办葱白与茄子俱下,缹令熟,下椒、姜末。”此即“酱烧茄子”。《遵生八笺》记有糟茄、淡茄、糟瓜茄、糖蒸茄、鹌鹑茄、香瓜茄、糖醋茄8种烹调茄子的方法。袁枚《随园食单》载有“茄二法”;明朝有一道“糟瓜茄”:以成菜糟酒味香,咸鲜入味,一举登上了明代宫廷名菜的宝座。《红楼梦》里凤姐做的茄鲞,其用料之多,及繁琐的制作过程,只把那刘姥姥惊得目瞪口呆……
张学良晚年说:“这一生什么都忘了,包括恩仇,但酱烧茄子总也忘不掉,家乡的菜好吃,养人。”可能是思乡心切,他对家乡的茄子竟如此深情。汪曾祺对云南茄子也是思之念之:“茄子酢是茄子切细丝,风干,封缸,发酵而成。我很怀疑这属于古代的菹。”梁实秋《雅舍谈吃》详细记载了一道北方烧茄子,称其“味极甜美,送饭最宜”……
茄子的药用价值也早为人所知:中医认为,茄子味甘性凉,有清热解毒、活血、止痛、利尿、消肿等功效,可治寒热。故民间有谚语:“吃了十月茄,饿死郎中爷。”
此外,人们也常拿“茄子”说事。比如某人发怒,脸色发青发紫,有人会说:“看你那紫茄子的脸,揪得出来水。”形容一个人的精神状态不好时,说他是“霜打的茄子———焉了。”到如今,“茄子”与人们的生活更紧密了,每逢照相时,人们常会喊一声:“茄———子———”,呵呵,茄子不仅可以吃,还可以使人笑;在众多菜蔬中,可谓独具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