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锋的黑金江湖,“股神”破灭:阮杰、李雅菲、林园
(2010-06-15 17:38:59)
标签:
股票 |
分类: 分析历史以明智、牛股研究 |
熊市是“股神”的照妖镜。
部分股民很懒惰、缺乏识别能力,倾向于别人替他们拿主意,买什么股票,懒于学习技术分析、基本面分析,这是被骗的根本原因之一。新浪网上很多排名靠前的财经博客就是骗子。
展锋的黑金江湖:博客敛财叩击证券监管盲点
展锋何许人也,2007年,他是感动中国的股评人士,2008年,他变成了展锋投资俱乐部的掌舵人。2010年,他终于露出真容,原来他只是郭某某,一位因为非法经营被证监会查处的郭某某。
从2006年起,展锋的博客凭着一股特殊的力量声名鹊起,随后顺风顺水推出俱乐部,一位知情人士称,一切都是郭某某的团队策划好的。
《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到,2009年初,由于展锋俱乐部会员举报,展锋已经被警方拘留。这一消息直到最近才被证实。6月8日,证监会通报了6起证券犯罪事件,展锋案赫然在列。
证监会的通告称,郭某某于2006年起,涉嫌以“展锋”的名义在多个门户网站开立博客,吸引投资者以缴纳会费的方式加入“展锋投资俱乐部”,以获得其提供的股票咨询信息。郭某某无证券从业资格,其收费账户及关联账户收取了大量疑似会员汇款,构成非法经营罪。
煽情博客长线钓鱼
直到最近,展锋博客仍然挂在这些门户网站,只是更新日期截止在2009年1月10日,这和展锋被调查的时间吻合。
展锋的博客,没有照片,只有一幅素描画,没有真实姓名,只有一个名号“展锋”。展锋博客这样描述展锋,“1997年开始涉足股市,其间历尽沧 桑,曾在多家咨询公司及投资机构任职,在12年证券从业史中,有着6年以上在国内机构操盘的经历,与江浙一带私募资金有着密切的联系与合作,熟悉许多机构 操盘的手法和习惯。”
2006年,这位咨询公司的研究人员在中国证券网开博,不久,新浪、搜狐等门户网站也出现了展锋的博客,他定期点评A股技术面,并发布下周最值得关注的板块和个股,他通过写投资策略积攒人气,在股民中形象是无私奉献的展大侠。
2007年,最煽情的一幕出现了,当年7月25日,展锋写下博文《与生命进行最后的决赛》,“重疾在身,我已经错过了与生命的初赛、复赛,对于 最后的决赛已经没有太大的把握,但拼一拼应该还会有机会。”原来这位博主已经身患重病,就要离开了,展锋最后和投资者说说大盘。在这篇博文中,展锋预测了 8月初开始的大牛市,并告诫投资者10月中旬必须撤离。
一位和病魔搏斗的展大侠,一位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还在为股民解忧的股评人。不论展锋事迹的真伪,大量的股民被他打动,很多网友纷纷来电来信要求为展锋寻医问药,甚至要求捐款探望。
直到2007年10月份,大盘在经历6000点高位后急转直下,展大侠又回到了股民的视野,写下了一篇情真意切的博文《回家》。据当时邀请他开博的人士称,大病初愈的展锋毅然选择了回家,回到了他热爱的博客,为大家义务解盘,有时甚至吃着止痛片工作到凌晨一二点钟。
多么令人感动的博主,两段催人泪下的经历后,2008年1月20日,“著名投资人展锋先生”应广大投资者朋友的恳切要求创立投资俱乐部,会员人数限定在100人。
按照展锋俱乐部的规则,采取完全免费的成员制,但由于截至1月20日,自愿报名加入者已经有8000余人,原定俱乐部成员100人,需要配备大 量相关工作人员,各项费用与开支非常庞大,为保证俱乐部日常正常运转,需要每位自愿加入成员大力支持。小资金A类成员年运营成本费12000元,相当于每 月1000元;大资金B类成员年运营成本费12万元,资金要求必须在100万以上,仅限10人。
在2008年,展锋博客点击量一度达到2000万,粉丝以千万计,对于信任展锋的股民,100个名额真是杯水车薪,不过俱乐部很善解人意,在展 锋投资策略的结尾,时不时通知股民,近期又有学员陆续到期,原本已经截止的学员名额,又出现了多个剩余,有兴趣学习炒股技术的投资者可以立即申请报名。
一位病入膏肓的人士,表现出了惊人的毅力,不仅每天写午盘和收盘点评,还要组织一个100多人的俱乐部,在俱乐部成立之初,已经有投资者提出质疑,展锋是一个团伙,其QQ上说自己在上海,加入俱乐部后汇款地址是哈尔滨,QQ的IP地址是在深圳福田。而展锋策略报告中提供的手机联系,是一个云南的 号码。
从会员开始,展锋的狐狸尾巴已经露出了一大截,但是仍然有大量的股民向展锋发邮件,申请加入俱乐部,知情人士称,这是一种“饥饿”战法,一面告 诉你入会门槛高,名额少,一面给每一个投资者提供有限的机会。以展锋的名气,俱乐部号称100个名额,实际吸纳的人数超过1000人。
大量的投资者被卷入后,才看清展锋不是可爱的股神,会员缴纳12000元的会费后,得到是巨额的亏损。展锋的博客依然在发文,但是推荐的股票成了股市的反向指标。最重要的是,投资者遇到亏损后,再也联系不上他。
错位的证券咨询
从2008年,展锋向会员收取第一笔会费开始已经是非法行为。直到2009年,证监会接到举报后介入调查。一位资深的股市操盘手告诉本报记者,展锋只是一个符号,背后是一个分工明确的团队,所谓的博客是他们对外提供的窗口,除了博客,他们还采取了其他的广告形式。
从事证券投资咨询业务,必须依照《证券、期货投资咨询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取得中国证监会的业务许可证书。未经中国证监会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均不得从事各种形式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
而展锋以博客为依托,凭借一个邮箱、一个QQ,再加上一个联系电话,就成立了投资俱乐部。第一创业的投资顾问告诉记者,投资咨询师靠牌照经营,展锋的事件目前被证监会初定为“非法运营”,按照投资者投诉的情况,还有可能定性为诈骗。
无论当年展锋的故事多么感人,这个团队收会员费然后被查处,和2007年的“带头大哥777”被集体起诉一样,案件并没有更多的特别之处。值得深思的是,为何这么多的股民愿意缴纳会员费?
上述投资顾问告诉记者:“俱乐部迎合了股民的心理,大部分股民不爱研究报告,很难去长时期研究一家公司,他们需要最直观的结果,倾向于别人替他们拿主意,提出具体操作意见,于是收费荐股的生意遍地都是。”
打开QQ群,记者在一天之内就加入了若干个股票群。只要一上线,群里就有人提出股票合作,“可以先考察对方的荐股实力,一年6000元就可以买到服务。”
一些黑马涨停股票QQ群,群主标明就是荐股收费,和展锋俱乐部不同的是,他们没有通过博客宣称,也没有被证监会查处。
一位操盘手说:“展锋事件不仅仅是非法经营的问题,证券投资咨询的现状就是如此,尽管各个证券公司都有庞大的研究部门,个人投资者仍然得不到适合自己的服务,私募或者大资金也几乎不购买券商报告。”
再三踏错节奏:五大私募英雄梦碎 阮杰两年亏半
阮杰管理的鑫鹏1期成立以来亏损达70.17%,林园2期和3期分别亏损29.58%和31.02%
在这个世界上,少有常胜将军。这句话同样适用于私募界。“股神”、“传奇女掌门”、“中国巴菲特”,这一个个光鲜亮丽的字眼留给历史的是狂欢, 留给现在的只能是落寞。数据显示,在这些长期垫底的私募中,最差的莫过于阮杰管理的鑫鹏1期,自成立到现在的总收益为-70.17%,被腰斩2次,需要涨200%才能回本
五大英雄“梦”碎
号称“股神”的阮杰,管理的鑫鹏1期其净值不仅在2008年遭受巨大损失,而且在沪深300指数暴涨98%的2009年几乎也同样颗粒无收。数据显示,该产品今年收益为-18.45%,成立到现在的总收益为-70.17%。
业绩垫底的还有大名鼎鼎的“传奇女掌门”李雅非,18年间在股市翻云覆雨,把6000元的资金炒至6000万。但是让女掌门尴尬的是2007年 设立的红山1期和2期并没有给掌门脸上增光,反而还屡屡失算。数据显示,红山1期和2期今年收益分别为-20.66%和-20.49%,设立以来的总收益 分别为-39.99%和-40.49%。
公募转做私募似乎是目前很“潮”的一件事,但是参与创建大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龙小波就没有那么幸运了,2002年离开大成基金,专心做私 募,2007年创立龙马1期马上让龙小波栽了一个跟斗。据了解,这只产品目前的今年收益为-18.61%,总收益为-43.54%。而另一只2008年2 月成立的龙马2期更是惨,今年收益为-21.63%,总收益为-44.94%。
冷再清人如其名,为人甚是“低调”,市场上关于塔晶的消息很少,冷再清更是在一段时间内和媒体绝缘,极为神秘。冷再清管理下的5只产品从 2007年成立以来业绩一直都不乐观,成立以来的总收益中,最差的是塔晶华南虎一号,为-52.65%,最好的是塔晶犀牛,为-23.74%。而这五只产 品今年的收益也很不乐观,塔晶老虎1期今年的收益为-20.82%。
曾因做超长线私募林园而被誉为“中国巴菲特”。这个传奇现在看似也是一个泡沫,林园管理的三只产品设立以来只有林园1期取得了20.07%的正收益,林园2期和3期分别亏损29.58%和31.02%。
那么,这些之前驰骋在股市如鱼得水的“股神们”,如今到底还有多少力气继续拼杀呢?
错误时间 错误决断
2007年的淘金狂热造就的这一批英雄随着一次次牛熊市的大洗牌,有人留,有人走。但是在2007年高点建仓几乎是他们统一犯的一个大错误,而且之后在市场的牛熊变化中,严重踩错行情,才导致业绩一直落于人后。
如果真的以为冷再清的消息少就小看他,那可就大错特错了,事实上,冷再清并非默默无为的小角色,他曾经出任过国金证券研究所的副总经理。国金证券研究所团队也名声不小,曾连续多年在“新财富最佳本土研究团队”名列前茅,也曾有多名研究员入围“新财富最佳分析师”前三名。
塔晶和冷再清不走运,不是因为被人遗忘,而是他管理的几只私募基金都发在了历史的高点,使其在一开始便背负了沉重的包袱,难以翻身。
资料显示,塔晶目前共有6只基金产品,全部都成立在2007年。其中,中国红塔晶一号和塔晶犀牛分别成立在2007年6月和7月,分享到了牛市 的尾巴。塔晶狮王一号、二号和塔晶华南虎以及塔晶老虎I期都是在2007年第三、第四季度成立,一开始便碰上了大盘下跌的系统风险,可谓倒霉之至。
塔晶之所以在阳光私募中垫底,除了出师不利之外,该公司投研团队对2008年的错误预期是其关键因素。
据塔晶在2008年第一季度对外公开的言论看,至少在2008年3月,塔晶一直是满仓操作(大忌讳),对于整个市场的判断完全错误。他们坚定地认为2008年仍然是个大牛市。
显然塔晶总是在错误的时间做出了错误的决断,而这些影子,在这些长期业绩差的私募身上也总是都能看到。
塔晶一直声称自己是价值投资者,和塔晶同样都声称自己是价值投资者的还有林园,林园在最近湖北卫视公开接受节目采访的时候还在讲自己一直看重的是公司的价值,称自己还去过很多公司进行过实际调研,自己看中的这些公司和行业并不一定就是市场上所吹捧的。
据了解,林园的选股铁律是:一、选股时要买跟踪3年以上的企业;二、选自己熟悉的行业;三、选未来3年“账好算”的企业,切不买未来盈利不确定的公司。而这些铁律也正是被称为“中国巴菲特”的原因所在。
林园的神奇,据传在于他的资本从1989年的8000元猛增至2005年的4亿元,找到最适合的投资模式和优质的股票,让他成为牛市中笑傲大盘的赢家。
但是,如果市场发生变化的时候,铁律失效了,铁律也就不成为铁律了。“不操盘”的林园,则用满仓迎接了2008年的暴跌,令旗下信托亏损至几近原来的6折。
2008年大洗牌,让林园等的炒股冠军栽了跟斗,“民间股神”阮杰也在之后一蹶不振。
之前阮杰还因为业绩不佳间接涉嫌违规操作。虽然阮杰在媒体面前还是大肆宣传自己的那套理论,坚持不放松,但没有实际业绩支撑的言语实在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