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宝存:商业地产的背后隐忧—转型之艰难
对话全经联——微访谈
成都博客编辑部:首先感谢我们的嘉宾——全经联成都筹备组常务秘书长何良栩、华信大足房地产公司副总左明强、亚太城市发展研究会房地产分会会长陈宝存、深圳兰德旅游地产顾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郑宗盛、同恒房地产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文化勇、卧龙吟机构执行总经理杨明富。感谢他们做客我们的微访谈,赶快向他们提问吧!(以下摘录我与网友的对话)
倾城之恋10:向@陈宝存提问:请问在未来两年,商业地产会不会遭遇目前住宅这样的存量压力?
@陈宝存:我觉得住宅转型商业地产的企业过于盲目,商业地产开发与住宅完全不同。即便是万科,转型商业地产的比例也不过20%。存量压力更应该出现在的对于商业地产开发并不熟悉的开发商。前段时间来自于猎头公司的例子:去年入职万达,工作仅仅一年的小伙子,被某公司以年薪70万挖走。很显然,人才奇缺,用人公司过于盲目。没有人,哪来的好理念,如何能实现项目的开发价值? 即使是万达,在招聘万千百货城市总经理的过程中,也存在人才难得的表现。商业地产,毕竟主要是投资性人群为主,过于盲目上量,城市综合题过多,必然产生一定的问题。
张杰1:向@陈宝存提问:请问北京是否也有和成都类似的现象呢?
@陈宝存
北京住商倒挂已经有时日了。成都什么状况?是不是城市综合体超量?规划成问题呢?
夭夭2011:向@陈宝存提问:陈会长,你好!你怎么看待当前有些开发商不顾市场调研的盲目建设呢?
@陈宝存
:我要批评市场调研的很多公司,过于盲目自信自己的调研数据。我一直是开发商出身,而且是20年的财务经历,算账偏于保守,质疑的时候也很多。多年来的经历中,感觉到任何项目,在销售公司眼里都是好项目,这就有些盲目了。
李棠2011:向@陈宝存提问:商业是不是房地产泡沫的终端?
@陈宝存
:科学合理的规划,科学合理的开发节奏,有序的推进,房地产不会有泡沫。需求支撑房地产整个行业的发展。
病毒抗体:向@陈宝存提问:您好,请问商业地产的升值空间到底在哪里?怎么才能合理智慧的投资?
@陈宝存
:商业地产,更应该是地段地段。任何城市的市中心,都是逐步向外迁移的,要了解城市的发展规划特点。好的规划,好的地段,才有更好地升值空间。当然,还要看企业的开发能力,招商组市能力。有的好地段如果是差的开发上开发,也会有问题。
疯过了:向@陈宝存提问:陈老师,您好。请问商业地产面对这种危机,想购买商铺是不是会晚一点比较好呢??
@陈宝存
:从投资的角度看,晚了,也就没你的机会了。风险,就在于眼光超前对吧?等大家都反映过来,区位优势大家都看到了,就别考虑投资了。
乔布斯:向@陈宝存提问:开发商在商业地产中发现了商机,而转战商业地产需要大量的资金,时下由于一些政策等因素,开发商融资困难,那么他们会不会将住宅价格压低,加快去化率已获得充足的资金?
@陈宝存
:吓我一跳!乔老爷!个别企业考虑压低住宅价格,转型商业地产,我觉得不是主要理由。根本应该是两回事!大型企业转型,绝不会看的是短期政策。我觉得中小企业,是根据拿到地块的特点考虑做住宅还是商业,还是商住两用的。
成都-胡曼琳:向@陈宝存提问:全经联如何看待全国的商业地产形式?
@陈宝存
:全经联我不是负责商业写字楼的,而且,商业写字楼我还比较外行。所以不敢代表全经联说外行话,只代表我自己!我认为商业地产有隐忧。主要是量大盲目。四月去广州,和中房协的副秘书长何琦一起参加论坛,一路聊,大家看法是一致的。相对来说,只有住宅地产,才是缺乏的。
丽莎:向@陈宝存提问:陈会长,您好。请问商业地产中是以商业运营为主,还是以地产开发为主?哪个定位会好一些?
@陈宝存
:没有运营,没有好的招商组市,开发之后的销售,存在一定困难。我一直认为,开发企业盲目开发商业地产是有害的。前期必须有商业招商组市的团队跟进!7月底去乐山,对一个已建成的项目把脉,朱凌波院长认为,难了!开发商业地产,绝不是盖楼那么简单!
济南刘源:向@陈宝存提问:陈总,您认为二三线城市调控什么时候能出现效果,而这个效果能维持多久?
@陈宝存
:四季度,就该有一定效果,但是,别给予厚望。二三线城市的限购限价等措施,一般不比京沪。现在主要问题在限贷,在信贷总量耗尽。那么,明年的一二季度,经历结算难点之后,开发企业又抗的住了。
手提包包:向@陈宝存提问:陈会长,你好。请问在当前的形势下,商业地产可以用火热一词来形容吗?
@陈宝存
:越热,隐忧越大,我看好的还是住宅,商业,养老,旅游,文化等等地产,毕竟是投资型人群为主,还是要慎重的。
赖瀚林:向@陈宝存提问:陈总,你如保看待调控政策下的商业地产出路?
@陈宝存
:实际国内的房地产开发过程,过于迅猛,而且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急剧提高,需求的多样化,生活品质的多极化,也促进了各级各类需求,但是,任何事都有个度。房企,更不该只看短期调控,而要看长期趋势。商业地产,更是要循序渐进的发展才不会失控。
雷位卫:向@陈宝存提问:陈总好,目前的形势,会不会发生商业过剩?如果发生的话又将如何解决?
@陈宝存
:商改住盛行,我认为是城市规划的问题。我们的城市规划,本身就有问题。而目前压制住宅,住宅的需求被转移到商业等等其他领域,统一的规划不科学,开发企业个体的开发方向也必然出问题。我认为,像成都这样城市综合体众多的地区,商业过剩是很可能的。
成都博客蒋丽:向@陈宝存提问:陈会长,你好!我想请问当前火热的开发会不会造成后面两年的库存压力,未来的市场有能力消化吗?
@陈宝存
:如果过剩,只能靠商业转住宅消化,但是,这种转型隐忧很多。所以,市场调研对商业地产开发更加重要。
熊宝宝612:向@陈宝存提问:您好!随着成都秋交会的结束,大家对于当前房地产行业看法四起,越来越多的购房者持观望态度,您觉得本年最后一季度成都楼市究竟呈现何种走向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