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陈宝存:地产调控与经济转型请重视中年人就业问题

(2010-10-19 03:08:10)
标签:

房产

卢展工

焦作市

就业问题

土地购置费

分类: 谈房论市

陈宝存:地产调控与经济转型请重视中年人就业问题

    50、60年代出生的人群,被日益边缘化的趋势十分明显。而这部分人群,上有老要养,下有小在啃,而面临的是地产调控与经济转型造成的劳动生产率极低的行业被关停并转的影响,这部分人的失业率会随着转型和调控深化明显增长。

    2010年01月10日《羊城晚报》报道的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应聘工作被拒的新闻很有现实意义。卢展工1月7日在焦作市人力资源市场“应聘”一公司媒体发展专员,却因“年龄大”遭拒。我们不禁感叹“4050”人员求职不易、生活艰难,而这部分人群加上60后,恰恰是高考制度恢复后的主要群体。我们知道的是,77年开始恢复高考招生,最初几年的录取率极低,以我参加高考的81年为例:大中专生合理录取27万,高考参与者加上老三届大约500余万。95%的参与者享受不到高等教育,那么这部分人群的绝大多数已经被就业边缘化。他们的知识结构已经很难产生转变,更不可能适应我们的高科技转型思路。而地产调控造成房地产相关行业的萧条,首当其冲的受害者,只能是50、60年代正值壮年的群体。这部分人群被忽视是没有道理的。

    这也是我自始至终反对二次房改提法的真正原因。我们试图解决夹心层住房问题,而采取的所谓新政,实际是剥夺了最底层人群的就业问题,也即是中年人的生存权被剥夺。

    昨天在与著名唱衰派博主“北京酋长”的沟通中,他认为我考虑的才是真正的民生,这一点我是赞同的。在我的很多文章中,对于弱势群体的关心,一直是主要思维。只是,很多人断章取义,没有看懂我的文章而已。

    在城镇自有居住率达到87。8%的当前中国,居住问题早已经解决。而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轨迹决定了市场供应应该倾向于改善性住房,倾向于自有居住率更高水平的提升。而城市建设的提速与居民居住水平的提高,我们更多的倾向于依靠商品房高价与土地出让收入提高,来补偿被拆迁安置居民的住房升级。实际这是二次分配的最好方式。我们的城市发展,恰恰是高收入群体的住房改善梦想,支撑了房改十年的一般百姓的住房改善之梦。这也是城中村、危陋房、棚户区等等改造升级的基础。

    而目前的所谓房地产问题,实际是不存在的。个别群体的夸大性宣传,个别人对房地产市场发展规律的错误认识,使得正常的市场过程被日益歪曲,地产被妖魔化、政治化的倾向,使得我们不能不依靠的最大民生支柱产业,被屡屡的调控折腾的乱七八糟。而更错误的政策基础是对行业的全面判断失误。

    我们寄希望的保障房建设提速抵消商品房未来投资的萧条,实际是不可持续的。最新的统计数据,我关心的是其中之一:“2010年前三季度,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完成土地购置面积2908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5.6%,土地购置费7111亿元,增长83.7%。”在强力打压的2010年,土地购置面积增长的速度远远低于土地购置费的增长速度,这是未来商品房市场,乃至保障房中公租房建设最大的压力所在。

    我们所谓的房产税制的改革,也确实与房价问题无关。数据显示:2010年前三季度累计,全国财政收入63039.5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1520.64亿元,增长22.4%。与此同时,全国财政支出54504.9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9302.18亿元,增长20.6%。

    这就是我们目前财政体系的真实情况。而地方财政更多的城市濒临崩溃的现象,在现行体制中,不会得到任何缓解。而过度通过行政手段的反市场化调控,只能是加大行政成本,解决财政问题增加新税源的压力将无法得到解决。这也是我一直强调的房产税也好,物业税也罢,真实的目的只是增加税源。而目前土地出让环节的现状,地方土地财政已经被日益弱化,急于有替代土地出让净收益的税费出现,必然被地方政府追捧。只是,不要以降低房价的名义,匆忙推出实质上只能增加居住成本的税费项目。

    某报报道:据了解,用人市场针对35周岁到40周岁左右失业人员的岗位,除少部分针对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水电技工等专业人员的外,大多是保洁员、保姆、打更等工种。一些中年失业人员还谈到,因为就业渠道窄、信息比较闭塞,就像保洁员、保姆这类的岗位,想应聘成功也是需要过五关斩六将的。
    对招聘单位的了解,从岗位从业要求以及人事等方面的考量,用人单位首先会将从业人员的年龄根据不同的岗位限定在35周岁或40周岁以下,其次再对从业人员的工作技能等方面加以限定。一旦录用超过40周岁以上的失业人员,还将面临这些员工在工作一定年限后便要退休的问题。而40周岁左右的失业人员很少有社会保险,一旦录用他们也要面临着如何为他们解决上保险的麻烦。虽然在某些方面这些中年人会有所长,但从大局考虑,录用此类人群的弊大于利,所以用人单位在招聘人员时会尽量避免录用他们。

    以中年人的知识结构,选择的工种极为有限,而农民工群体中,中年人的比例并不能减少,试图高科技与高效生产力的行业,对于中年人的就业来说更是巨大的压力。目前的产业结构转型,在高科技产业化和劳动生产率高的行业为主的转型中,一定要考虑到知识结构已经不能适应转型要求人群的就业问题。稳定和谐的基础在于保障基本生存,而不是保障夹心层的住房问题。这一点,需要为政者的大思路。

 

    活动预告:

                           陈宝存:新政下房地产行业走势以及对股市的影响

    时间:10月23日

    地点:杭州(具体会场地址,20日以后确定)

    详情:http://www.zhiqianclub.com/article-9011-1.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