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宝存:取消7折利率等于加息,成本转嫁所有购房者
在房地产宏观调控思路变局下,银行开始加息的过程:美其名曰制止炒房。估计最终效果又是打歪了的雷,最终伤害的是普通置业人群。
中国新闻网消息:从成都某商业银行处获悉,其总行日前下发正式文件,提高了个人住房贷款的门槛,除取消7折优惠利率外,还将首套房的最低首付款比例从两成调高到了三成。据悉,这也是商业银行首次明文取消两成首付政策。在取消个人住房贷款7折优惠利率、最低执行8.5折的同时,还将首付款比例从两成提高到三成,“这次是刚性要求,所有客户都一样。”
当然结束金融危机条件下的低息时代也是无可非议的。问题在于,以抑制投资投机购房之名,行加息之实,未免不是厚道者所为。就和物业税征收问题一样,税源枯竭才是实际。我们的所谓物业税是建立在房地产领域重复征税过多,税负奇重,而且无产权情况下引入物业税这一欧美指标。而且,目前的征收物业税试点,根本不考虑土地出让金的取消或者减免。
这便是国情下的财政状况和银行盈利状况。税负和银行利息,占到房价多少比例?相信很多人都是大体知晓的。大多数房企是给税务局和银行打工的,那么在开发企业暴利的背景下,财政税收部门和商业银行还能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承担宏观调控之责,最终的结果只能是越发加重购房者的负担。
那么,这样的转向能否抑制投资投机性需求?这才是问题的关键。实践证明,利息的升降,特别是7折变为8.5折,并非是抑制购买的主要因素。虽然短期内有可能加重一点观望情绪,但是在利息和首付比例不继续变动的情况下,不论是投资投机性需求还是刚性需求,都会加入到购房的浪潮中。
目前的所有转向,我们是能理解的。那就是需求极高。很多朋友追问出这样的话:究竟是谁们推高房价?这么高的房价都卖给谁了?
这就是集体的误读楼市了。如果真的不能承受,那么不可能有09年销量的大幅增加。市场推高房价的主要原因在市场接受的是目标客户,不是所有的置业者。绝大多数的置业者不需要购买商品房,但是这个事实我们一直忽略。
北京商报报道:调控北京楼市的“京版国十一条”近日下发,却引起了不少购房者的焦虑。去年购房但楼盘未封顶,今年封顶后再下发贷款并开始还贷的这部分购房者,正遭遇着一场突如其来的“改变”。新老政策的交接令他们陷入首付突然提高、利率优惠减少甚至取消的尴尬之中。
差异化的政策,应该是遏制部分城市的房价涨幅的基础。但是我们又重复了一刀切的政策。不过也不奇怪,差异化政策在执行层面,很难不被突破。这就是我们的土壤。这也是连续多年的宏观调控总是重复“一收就死一放就乱”的老路。
重要的不是一而再再而三的新政策,把现行的政策科学的执行,都是相当困难的。只是,不要老是歪打,雷要打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