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陈宝存:如何不让唐福珍悲剧重演?拆迁条例合理是主因

(2009-12-18 07:55:02)
标签:

房产

主因

拆迁法规

工业用地

唐福珍

分类: 谈房论市

陈宝存:如何不让唐福珍悲剧重演?拆迁条例合理是主因

分税制15年,演变成为中央财政的富饶和地方财政尤其是县乡财政的贫瘠这样的态势,这才是唐福珍事件的深层原因。表面看来的拆迁问题,实则是地方政府发展地方经济的压力导致的地方政府与民争利,分税制正在将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绷紧到难以承受的地步。

县乡以下基层政府,面临的压力过大。据东部某县基层政府负责人的说法,分税制改革后,尤其是农业税费减免后,农村建设、社会经济发展是有多少钱办多少事,至于基层党组织活动、文化建设等基本上什么也没有了,各村村民的现状是一盘散沙,除了领补贴款,基本和基层组织没什么关系了。而农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新农村建设、社会事业发展、安全生产五大领域分解为上百个指标,任何一个指标完不成,主政领导人都有可能一年白干了。招商引资压力,使得地方政府不择手段的运用政策的空隙,而土地财政无疑是地方政府唯一的解决财政压力的办法。这也是土地征用公益、工业、商业、以及住宅等等用途不同的土地,安置补偿标准完全不同的政策基础。这是必须改变的政策,否则唐福珍事件绝不会完全避免。

地方政府在目前的财政困局中,推动招商引资的政策优惠越来越少,税收优惠在财政困局下,已经越来越不可能随意采用,税收权利上收,地方政府减免税收越来越不可能。那么最直接的就是在土地供应上的优惠,而地方政府是没有可能掏腰包买单的,买单者只能是土地使用权人。唐福珍事件表面看来是拆违,但是不能理解的事,违章建筑自产生之日起,地方政府土地建设部门是完全知晓的,那么为什么几年下来不去监管或者解决,而是导致“暴力抗法”的悲剧?

多年的拆迁工作的经验我感觉最大的问题出现法律与基层习惯的脱节。很多定性为违章的建筑,实际是地方政府监管问题以及基层百姓对于报建制度的理解产生偏差,地方政府不作为是产生这一偏差的主要原因。问题出现的时候,就在乡村两级政府的眼皮底下,监管或者制止违章建设是完全做的到的。

农村宅基地更是监管的漏洞,或者是监管本身就是不合理的。我们在项目进行入户摸底之前,现状图是我们的唯一参考,但是我们感觉到,现状图与实际现状之间,差距过大。也可以理解的是最近十年的乡村发展速度太快造成的脱节。

国土部报告透露,今年上半年全国土地市场招拍挂出让价款总额为3499.09 亿元,同比减少16.2%而平均价格则下跌了28.4%而且,全国105个监测城市的平均地价水平依然处于下行通道,同比下降了0.88%。我们很多人理解成房地产开发用地的价格下跌,实则是工业用地价格过低导致的,国土部基本在混淆是非。

在商业住宅用地超高增长的同时,土地平均价格下跌28.4%是十分可笑的。工业用地严格招拍挂,实际在指标上淡化了住宅商业用地的增速。

但是,我们可以感觉到的是,公益和工业用地价格如此之低,才是唐福珍们反抗的依旧。

我是一直强调市场化征用和拆迁的,对于拥有耕种权的农民来讲,不论事后的土地用途是公益、工业、住宅还是商业,不论是商品房还是保障住房,他们都是失去了土地耕种的权利,得到的补偿都应该是对等的,所谓公益或者发展地方经济的名义,地价征地本身就不存在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

我们寄希望于新的征地拆迁法规的合理。但是我们知道的是,新的征地拆迁法规,将导致土地价值的新的上扬。但是我们必须这个过程,这个过程的代价将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