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房产经济通胀信贷投放陈宝存北京 |
分类: 谈房论市 |
真正被忽视的恰恰是2008年9月16日开始的救市政策。应该说中央救市政策,国家财政付出了很多,银行也付出了很多,目的只有一个:恢复成交信心。恢复成交信心带来的一定是房地产行业2009年的兴旺,房地产的兴旺才会带来2009年春季的项目恢复开工,才会带来农民工返城,才会带来钢铁行业的重振,才会带来电力行业的兴旺,才会带来储运、石油、采掘、装饰装修、设计、家电家具等等行业的兴盛。
但是我们也注意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频繁的救市政策并没有带来直接的楼市回暖,而是在救市政策已经停止出台之后,传统新春佳节刚刚过去,北京楼市悄然回暖。
第二:观望一年的压抑需求的释放。
观望一年,给房企很大的压力。实质性降价的项目很多,但是降价幅度没有有些人预测的那么高。经过一年的拉锯,房企与消费者的预期靠近了,刚性消费也就自然释放出来。
第三:金融危机和外需低迷的影响,因为不同区域的情况不同,沿海最差,但是北部外向型经济不佳的地区,影响较小。这对于由北向南的楼市回暖就有了合理的解释。金融危机影响刚刚开始,刚性需求没有被抑制,北京楼市回暖在先,传导到全国特别是一线城市和二线重点城市。
至于通胀预期、信贷资金的大幅提升对于年初的消费者来说是很远的事,通胀因素是事后经济学家的分析,而普通消费者很难在经济学家都没看到通胀预期的情况下,预见到要发生通胀。还有就是信贷资金影响楼市回暖之说也是不成立的,年末年初信贷资金不可能直接到达消费者手中,只是楼市回暖形势明朗之后,通过房地产企业之手转入房地产行业。
对于09年下半年的楼市走向,我是完全看好的。
一方面来源于土地市场的预期,以及土地一级开发的难度进一步加大,这样的情形在一线城市和重点二线城市很难改变,土地投放受阻是必然的,由此引发地价的上涨,也必然推进这些城市房价的上涨;
房地产行业承担了宏观经济回暖的火车头,这是当前我们为数不多的几张牌里最明显的。楼市存在的问题是结构性的问题,不是全局的问题。二三线城市的楼市仍未走出低迷,土地出让仍在低位徘徊,也就是说大力打压房地产行业的政策很难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