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方能出奇
说实话,7月星博客的的出线在我的意料之外。所以在猜想我的出线的原因时,朋友们给我的提示我认为最重要:守正出奇!
在参加大觉寺聚会之前,对评委做了大致的了解。代建功总裁作为搜房总裁,媒体的客观公正,他不会有任何偏向。雷越殊作为业内的专家,地产神仙派的目前掌门,有沟通的语言环境。
新华社地产参考主编杨昱的博文我也关注了一下,基本是唱跌派的思路。
大觉寺聚会,我坚持我的观点,无欲则刚,可以说参加大觉寺聚会我并没有什么想法。而且以我的个性,我要凭着线下的交流来争论、研讨,我相信如果真的在争辩的语境中,只要他是清醒的,我一定会改变他(她)。
杨昱老师对我的评价我也注意了。我觉得目的达到了。
隔行如隔山,这就是问题的所在!真理不辨不明,所以很多朋友不理解行业的专家,尤其是开发公司的掌控者们为什么异口同声地说大跌不可能。难道仅仅是屁股决定脑袋吗?
国人的非科学思路就在于此,很难静下心来看一件事的真相,而是惯于以讹传讹。在我博客的留言中,很多人就靠这样肤浅之极的没有任何理论和实践可以支撑的想当然,想改变我的观点,那怎么可能?
不研究真相,不顾地价上涨和所有成本上涨的客观现实,一味的认为房子也是商品,也可以低于成本,这是很多人的思路,甚至我们大觉寺聚会的吕自强经理也提出这样的疑问,他是营销大家。
他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住房不能低于成本销售?我的答复是:住房属于定制产品,预售基本属于按单生产,产品在销售状态没有成型,低于成本只有一个可能,毁约。那可能是最低的损失,或者小企业申请破产保护。
万科所为也很好解释,第一:他不能破产,项目很多;第二:万科的项目自有它的特点,因为在异地拿地艰难,城区地段较好的用地无法与当地企业竞争,只能选择城近郊地块的大盘,以万科品牌卖高价,所以全国经营的大企业是存在降价空间的。他也必须先考虑现金流。
所以指望跟进万科,那绝无可能。只好在观望期延缓开发速度,等单决定是否生产,还是就此退地,停建!
真正静下心来看我的文章,前后的观点是一致的,源于我对行业的认知。改变是不可能的,我守的是我的正。而且我发觉主要是角度问题,比如我们做地产开发出身的老总们,思路是一致的。很少用国际国内的大的经济形势来说话。
如何经营好博客,我的感受是勤于思考!多学多看!特别是注意不同观点,认真分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