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牌化妆品降价的日子,会远么?
(2012-09-01 17:41:33)
标签:
倩碧护肤品化妆品降价美容时尚 |
大牌化妆品降价的日子,会远么?
这几天看到条消息,美国品牌倩碧,从9月1日开始,包括经典护肤三步骤之一的黄油等八大明星护肤品在国内专柜的销售价格下调,幅度从几十到百元以上不等,最高降幅高达31%。
不禁有点儿联想,倩碧的降价,是开始,还是终结?会是降价的开始?还只是品牌的一家行为呢?
纵观前几年的化妆品市场,向来是涨声一片,很多品牌一年一到两次雷打不动,一次2-10个点,几年下来,部分护肤品的价格已经涨了几百有余。
化妆品公司有自己的利益驱使,总会找各种借口来涨价,原料上涨是最通用的,还有人力成本等等其它,都是外因,因为ABCDEFG统统涨价啦,所以,我们要涨。但消费者也不是傻子,随着出国的机会日益增多,护肤品购物渠道的不断增加,动辄三五成,高至数倍的差价真让这些爱在国内专柜购物的消费者觉得自己才是个傻帽儿~大家的购物渠道也不再只局限于专柜。任商场花样再多的促销,消费者们也会算上一算之后再做打算。
消费者的流失,专柜的销售压力也大增,广告投入只增不减,其它开支又没办法节流,想尽方法促销把销量提上去让各化妆品公司伤透了脑筋。消费者开始聪明了,商家的日子就没那么美了!谁都不想彻底退出这个市场,放弃分享这么大一块蛋糕的权利。
降价也是促销的手段之一,把自己的价位定的更合理更亲民,让二三线中小城市的爱美姑娘们买得起进口大牌,刺激二三线城市的销售,通过缩小与港澳和国外的差价,把爱港澳国外购买代购的人们拉回专柜购物,增加销量和销售额。
下一步,就该是更合理、更人性化、更贴心的的会员制度了吧。
当然,倩碧的降价还有另外一种可能。倩碧在国内的定价偏高,甚至和同集团的雅诗兰黛拉不开差距。有些人会有这样的想法,买得起倩碧,还不如直接升级到EL呢!倩碧在美国就是白菜价儿,既然美国是白菜,国人也不该花买西瓜的价格买白菜不是。同时,倩碧的品牌定位界限也不那么明确,降低价格,增加同雅诗兰黛的差异性,避免集团之内的竞争,区分目标客户群,也会有针对性的面对市场,不失为一种品牌策略上的明智的转变。
倩碧的这次集体降价并非各大进口化妆品牌的第一次降价行为。去年开始,至少有数次,不少品牌都有过价格方面的下调。下面是我知道的几例。
倩碧今年新款毛孔收缩精华价格比旧款降了几十。
植村秀红萃眼部精华,新款价格比去年上市价格降了一百左右。
BENEFIT今年曾有部分彩妆价格略微下调。
娇韵诗即将上市的新一代黄金双管,价格从780下调到680
……
也可能倩碧的这次降价只是品牌的个别行为,是否有跟风的品牌我们需要观望。但有些品牌国内外甚至国内和港澳巨大的差价,国内的日子并不好过,这样的品牌,降价,是不是该考虑一下了呢?
对于国内消费者来说,无差价,甚至国内专柜价格更低是我们乐意看到的,在极小差价甚至是零差价的基础上买到更有品质保障的商品,消费者也会更乐意回到专柜购物这条最传统的渠道上来,这对商家也不是太坏的事情~~~
而从商家的角度看,缩小差价已是不可避免的事实甭管是外面涨价还是内部降价,接下来做的极有可能是细分市场,推出只针对部分市场的商品,根本没有差价的风险在,符合它们利益最大化的需求,价位也在它们自己的掌控内~~CHANEL、兰蔻、雅顿已有尝试。效果如何?会有消费者买账的!
降价应该不只是开始,但降价还涨价的故事还会继续。后续的发展?观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