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关注“甘肃女主播三换名”说明啥?
(2012-02-08 14:41:56)
标签:
杂谈 |
网友关注“主播三换名”说明啥?
李宁
近日,网友“破船烂舟”上传微博图片,显示2月5日-7日三天内,甘肃卫视一位女主播先后更换了任秀娟、玺悦、任玺悦三个名字。图片截屏被迅速转发。有网友戏称要求主持人实名制。(中国广播网2月8日)
看起来,这是一则实在没什么重要价值的新闻。就像网友猜测的可能这个主播第一天感觉名字太土,于是乎第二天取了个“洋名”或者决定采用网名等。但是第三天又觉得不加姓氏不好,在中国人的观念当中,什么都可以省略,唯独这个姓氏不能省略的,所以就把姓氏加到网名前面。这只是网友的猜测,至于为什么三天换三个名字,只有主播本人和电视台字幕员知道了。
不过,话说回来,只要人家主播没有报错什么新闻,没有出现重大失误,对于三天换三个名字,我们也没有权力干预,也不必过度关注,毕竟署名权是人的一项自由权利,想署什么样的名字,不违反法律人家愿意就行。
但是,网友还是关注了这个细节,并经中广网报道后在各网站引起了关注。其实,这件事情反映的不是对这名主播更换姓名的过渡关注,而是体现了在互联网信息时代,公众对政府以及相关公权机构的关注和监督,体现了公众对政府及其公权机构私密窥测的心态。
对于网民之所以关注过渡关注政府及其公权机构各方面信息,一方面是当前人民民主意识普遍增强,渴望从政府及其相关公权机构获取更多信息,满足其知情权和参与权。另一方面也与政府信息公开不透明不健全有很大关系。虽然2010年国务院就出台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了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和方法,确定了政府要主动公开不涉及国家秘密和个人隐私的政府信息,但是至今政府信息公开发展并不很快,政府信息公开程度并没有满足公民的知情权渴望和需求,导致公众只能从政府日常行为、政府部门网站信息、部分人员工作和日常生活、甚至动用人肉搜索等不正常渠道获取政府信息。网友能够挑出一个主播三天更换三个名字正好说明了这点。
所以,网友关注“主播三天三换名”这一事件给我们政府及其公权机构的启示是:必须不遗余力的推动政府信息公开,唯有政府将信息公开的充分透明,才能使网友关注政府信息呈现正常状态,否则就会出现更多这样“可笑的挑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