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何甘肃、青海等地再现“三聚氰胺”?

(2010-07-09 00:09:51)
标签:

三聚氰胺

三鹿集团

毒奶粉

青海

杂谈

为何甘肃、青海等地再现“三聚氰胺”?

李宁

河北“三鹿奶粉”阴云未散,超标三聚氰胺奶粉再次“现身”!警方查明,在青海省一家乳制品厂,检测出三聚氰胺超标达500余倍,而原料来自河北等地。(新华网78日)

毒奶粉、三聚氰胺,出现的时候将人们弄得人心惶惶,成了社会公共事件,引起中央的关注,制造三聚氰胺的当事人都受到严肃惩处。三聚氰胺奶粉所在地的政府官员也被免职。我想,现在应该来说,不管是地方官员,还是生产厂家和销售人员都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而再次在奶粉中掺和三聚氰胺,应该来说是谈虎色变。但是事实是,现在竟有人冒天下之大不韪,制造含有三聚氰胺的奶粉向市场销售。

这是为何呢?

笔者以为有以下两个原因:

一是顶风作案的企业家的良心和社会责任心彻底的丧失殆尽,完全的被狗吃了。为了牟取利益,可以说他们还在继续干断子绝孙的事情。由此可见,对于企业家的诚信意识、社会责任意识,我们这个社会实在是不敢恭维,不要说不敢恭维,实在是不放心,不仅不放心,实在是害怕担心,不仅害怕担心,实在是心生余悸。谈虎色变。

二是今日之三聚氰胺之害,仍是2008年河北三聚氰胺的遗留问题。换句话说,是政府职责不到位、处理事情不果断造就了今日的三聚氰胺事件。报道中说:从目前掌握的情况分析,很有可能是一些犯罪分子利用过去尚未完全销毁的“三鹿问题奶粉”进行加工、销售,不在本省而在外省检测三聚氰胺含量,目的是为了根据三聚氰胺的含量进行调兑。

我们可以这样想,当时毒奶粉事件出现之后,整个产业链上的所有人都遭殃。但是,作为事件的处置结果是,以三鹿集团的破产而告终。懂得法律和会计的人知道,企业破产,债权人吃亏。因此,当时三鹿事件是的与三鹿集团打交道的企业家和个人无辜受害,资产白白损失,特别是那些长期给三鹿集团供给奶源的养牛厂家和专业户、以及代理销售三鹿奶粉的代理商,都遭到巨大损失。但是,众所周知,当时受三鹿毒奶粉毒害的结石宝宝进行赔偿诉讼时,法院拒绝受理。当然,代理商和奶农就更不要说赔付了。

由此,那些或许为了生计、或许为了将损失降到最低的代理商和有关人士,他们很可能就在当时偷偷的将政府没有发现的含有三聚氰胺的奶粉隐藏起来,等到风浪过后,在加工销售。由此,笔者假设,当时政府就能明察秋毫,预想到受害的厂家有可能这么做时,拿出相关清偿债务方案,让那些受害的企业家不要背负债务包袱,那么只要企业家的良心没有被天狗吃尽,今日他们就不会再次顶风作案。

所以,这是政府之过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