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高考作文作文题目高考学生 |
2010高考作文:透露什么样的思想文化?
李宁
2010年高考作文目前陆续公布。素来,高考作文备受人们关注,大家关注高考作文话题,不仅是高考作文在语文中占据的重要位置,更为主要的是高考作为有着它特殊的历史地位和传统因素,而且当下的高考作文,可以造就明星,比如韩寒、蒋方舟等。
在我国古代,单凭一篇文章,就可以入士,甚至出将入相,成为高层管理核心人士。当然,这样的文章不仅是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珍宝,而且是中华民族思想的精华,中华文化的载体,有所谓“文以载道”就是典型体现。
当下,高考语文中的作文,可以说承载了千年国人心中对于文章的独有情愫,其作文从出题、到高考学生的写作水平、到社会的反响,都诠释着国人对文章的重视和关注。当然,人们关注高考作文,关注文章,不仅仅是满足于自己的欣赏水平,而且是一个人观察社会的切入点、观察人们思想的窗口。比如,我们从所出的题目窥出当前社会思想的主题是什么?发展要旨是什么?从学生写作的水平可以看到人们对于社会主题思想的认同程度,特别是未来青年学子的认同程度、学生的价值观体系、思想道德现状、创新意识等等。白居易不是说过:“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再一个,文学作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是文学创作的基本路径图,或者说我们通过高考作文,能观察到什么样的思想文化呢?
纵观今年的高考作为话题,我们可以观测到什么样的信息呢?或者说这一届高考学生的文章所合的什么样的“时”和“事”呢?
一是所合“价值观重塑”的“时”和“事”。今年高考作文话题中,笔者从目前公布2个全国卷和16高考作文话题来看,有10个作文话题是思辨性、哲理性的题目,比如全国卷1的《漫画》“有猫吃鱼还捉老鼠”和卷2的《路径》,北京卷的《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安徽卷的《不深不浅种荷花》、辽宁卷的《幸福》、四川卷的《由点到直线到平面到立体》等,思辨性、哲理性非常强,对于这样的作文题目,如果没有正确的价值观体系是写不好作文题目的。另外,还有几个省的作文题目出的朴素,但是题目行间也流露的是对生活的认识、对人生的认识,比如浙江卷的《角色转换之间》就是通过材料“自然界的‘反哺’现象”来观测青少年如何认知恩情思想的。
当然,现在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高考作文题目,并不是出题老师想为难学生,而是我们的社会上杂七杂八的潮流和思想太严重、太疯狂,一定程度上引起了有识之士的关注,所以在出题目是充分考虑到这种社会现象,来试探社会中个体思想、特别是这些莘莘学子们心中究竟有何想?另外,通过高考作文题目的关注度和辐射面,也可以通过这样思辨的题目来矫正和引导社会风气,提升国人形成正确价值观体系。
二是所合立足现实、关注社会的“时”和“事”。像山东卷的《生活品质靠什么来支撑》、江苏的《绿色生活》等,就是立足社会、立足国家当前叫的非常响的环保、绿色等发展理念所出的题目,对于这样的题目,要有好的作文,需要的是对社会的深入观察和体会、对当前国家环保领域内的问题有深刻认识以及对后来发展的影响有深刻认识,不然写出来的文章肯定是空洞无物的。所以,这样的题目来检验的是环保、绿色发展理念是深入人心还是留在口号上面。
三是所合积极创新、大胆思维的“时”和“事”。比如湖北高考卷,就是以幻想为主题的开放式作文,另外还有很多思辨性作文,没有给出既定条件,只是以什么为题目,写作文,这样也可以激发学生大胆的创新,比如天津卷的《我生活的世界》,湖南卷的《早》等,学生完全可以凭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也一篇经典的幻想方面的作文。这也是我们多年来所突出的主题,但是随着社会发展进程的加快,创新意识显得尤为重要,培养创新思维不仅是思想理念层面的观念革新,而是需要深入到社会实践的各个层面,所以,通过创新话题检验学生创新思维,也是一个很好的载体。当然,通过高考作文题目也看到,我们的创新意识还不强,强化创新还是非常紧迫的一件事情。
最后,所合知难而进、责任为重的“时”和“事”。比如重庆卷的《艰难》、广东卷《与邻为伴》、天津卷《我生活的世界》等。当然,随着各地高考作文题目的全部公布,我们可以更加深刻的观察到很多东西,高考作文题目也蕴含的主题思想和对社会的引导将会更加突出。同样,随着阅卷工作的结束,对于高考作文题目高考学生也的怎么样,我们可以通过学生的文章中观察到这一届高考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创新思维意识、价值观体系等。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