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生布置社会实践活动作业
来源:《青年教师》2010年第三期
寒假将至,给学生布置什么语文作业呢?作文、日记、抄写字词、背诵课文、预习新课还是阅读名著等等,这些作业以往都布置过,对于短暂的寒假而言,其收效甚微。寒假作业要新颖、精简、有价值和学生感兴趣,于是,我想到了社会实践活动,这不能只是为了时髦作为一种象征性的口号,而应细化和实化为学生的作业,既要有一定的难度又能通过探究完成。
为了让学生的寒假过得轻松愉快而有意义,我根据农村初中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打算只给本班学生布置一道作业:写一份关于打工的小型调查报告。
调查目的:通过调查了解打工的具体情况去解读打工,从而促使学生健康茁壮地成长。
调查对象:父母、亲戚和邻居。
调查的主要方法:谈话法、记录法、观察法。
调查的内容:每天打工的时间、月收入、工种、居住条件、生活情况、打工的酸甜苦辣故事等等。
调查报告的字数要求:3000字左右。
另附完成调查报告后的感想(不少于600字)
完成此项作业的可行性分析:寒假期间,一方面有大量在外打工的民工返家,一方面少数留守儿童要到父母打工的地方去过寒假。父母、亲戚等会乐意向孩子们讲述他们的故事,和孩子进行沟通和交流。
完成此项作业的意义和价值:现在的农村中学生虽然生长在农村,但真正姓“农”的孩子已很少,缺少对父母辛勤劳动的理解,对钱的来源认识不够深刻。因而在学习上“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没有理想和动力;在生活上“先家庭之乐而乐,后家庭之忧而忧”。详细了解父母和其他人打工的情况,一则知道自己花的钱其实就是父母的血汗钱,一则认识知识和科学技术的确可以改变人的命运。以望学生在来期更加自觉地遵守班规校纪,养成良好地行为习惯,为了不辜负亲人的期望而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