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你们还在爬山吗?

(2012-01-31 17:14:34)
标签:

原公司

登山队

薪水

部落格

it

你们还在爬山吗?

今天要去与学生分享创业心得,准备简报的同时,想到一个很有趣的「问题」。今日忙碌,就当今天部落格主题与大家分享一下──

我还算年轻就贵人付以重任,当上很大的主管,可以handle千万台币以上的资金,从无到有的建立一个新团队,当时我意气风发,不可一世,还将这么一个亲手建立的团队称为「创办团队」,意思是说,整个团队都是「创业家」;我告诉这些被我透过104人力银行找到的「创业家」们,虽然你们领薪水,但我们就好像一起创业一样!后来发现,这句话我对自己说高兴的,一般上班族拿薪水,就认为真的是在拿薪水,只有我拿薪水,还自己误觉得自己在创业。

但现在,我真的自己在创业,真正的做了「老板」,真正的了解什么叫创业,也真正的建立一间自己可以完全掌控的公司与组织。我终于开始学习,也自我反省,怎么当一个「老板」

当那个所有小说、电影、甚至Mr.6部落格文章里头提到的那个「讨厌」的老板呵!

话说过年期间收到一通拜年电话,某品牌一位旧识打给我,聊到她刚hire一位我们公司去的,她幽幽的叙述了她对这位人才的「期许」,愈说愈不爽,几乎是把气出在我身上了,你知道我的意思………还问我,当时当他还在我们公司的时候,到底有没有看到这样的缺点?

是不是因为这样的缺点,才中止了「合作关系」?

我真的很想和友人开玩笑,这很像什么妳知道吗?这很像有一天你收到一通电话,说他交往了才发现他的恋人是你的前女友/前男友,问我知不知道他/她其实睡觉会打鼾磨牙齿!或许他/她会打鼾磨牙齿,但最后是你「非主动」被甩的,而不是你要他/她离开的,你知道我的意思吗?

不过,也有几次,是从其他的朋友听到一个熟悉的名字:「最近找了一位某某某,以前在你们公司做过。」

我随口问:如何?

「不错!赞!」对方非常赞赏,也谢谢我,感激我。我心想,你是从104自己找到这位人才,他只是待过我们这间公司,你又不知道他是主动离开还是被动离开(我向来对主动还被动离开支吾其词,保护所有人),被「道谢」到底该说「不必客气」还是「你干嘛谢我」!

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如果不是当到老板,是一辈子都不会想到的问题──

这问题就是:

请问,当一个人来告诉我,我的员工出去之后,表现很好,到底我应该「哭」还是「笑」

请问,当一个人告诉我,我的员工出去之后,表现差强人意,我到底应该「哭」还是「笑」?

最重要的是,公司要负责吗

到底,从一间公司出走、出去、出征…随便怎么称呼,代表的是原公司的「光荣」,还是原公司的「反光荣」?

而他/她的成就,代表的是原公司可沾点光的「成就」,还是原公司的「成就的相反」?

以上的问题,最简单的答案,就是「你们根本就没有关系」,但,当初的离开,一定是有一方的不适合、或不存在。可能是人才不适合,也有可能是公司不适合。我自己曾在三年换了五个工作,等于是我「fire」了五个老板(现在从老板角度回想,我为当年五个老板致上最大的鞫躬与敬意),人才不留在公司,表示公司没有做好这件事,总之,一定是因为什么。

同理,我有一位中学同学,在校的表现普通,后来成了很棒的主管,你要想,那时候我还在念研究所,他已经在业界工作且做到中阶主管,后来我们同学会后,一起拜访老师,我都还记得老师当时怎么打这位同学、怎么羞辱教训这位同学,当然同学永远都可以认为当时师恩重如山,但是,说实在话,同学是没有被老师看好的,是事实,那么,请问,这位同学的骄傲,应该是老师的光荣,还是老师的「反光荣」

还是撇清关系,不要再想了?

后来,我想通了

我觉得,在一间现代的企业里,尤其是新创公司,又从事网络相关产业,如果还抱着老板、部属,或是公司、员工的关系,尤其还定位在「公司就是让员工学经验」的「学校观」,已经不合时宜,而且会一直活在阴影下。

注意,当我「fire」了五个老板,我不会活在阴影下,但当我未来有点成就,话语传回到五个老板的耳里,我现在知道,那也是一种阴影呵!

「学校观」已经不能形容公司与员工的关系,公司不应该像学校,或许,应该比较像一支「登山队」才对。

这是我这个初当老板的自我检讨之后的「登山队观」,给参考一下──

大家一起登山,登累了,就离开。

想爬其他山的,也离开。

老闆的責任,至少以我自己的能力和興趣來看,就是讓這支登山隊,不斷的不斷的爬得更高、更高;走錯了路,繞回來,自我批判、自我檢討,修正再修正,就是要不斷的再找到路、爬更高更高。

所以,在「登山隊觀」中,在這樣的登山隊裡面,離開的夥伴,不必惋惜,但一定要輕輕的告訴:「謝謝你,陪我們走過這一段山路。」

又會再出現另一段山路,又會奔爬,那時候,不一樣的挑戰,也不太一樣的隊伍。

所以,當那個當年的隊員已經在爬另一座山,而且爬到另座山的山頂,正和你搖著旗子!你祝賀他,但也要告訴他,他的這座山,和我現在這座山,有著不一樣的風景。

當另一個人爬另一座山卻失足掉下,說是從你這邊沒學好的,更要可以告訴他,或他的現在的那個失望的老闆:老兄,別以為在原公司學到的,可以用一輩子,那是一支登山隊,你只爬了一小段,只學到一小段的啊。

最後,老闆和員工,真的一起學到的,不是任何東西,而是這個「爬山」的動作

和「爬山觀」。

我今年35歲,還算是一個血氣方剛、涉世不深的「菜鳥老闆」,但是,我希望到我65歲時,我還有熱情來以「爬山觀」來所有所有的後生晚輩,以及所有以前一起爬過山的夥伴。如果我還問得出這個問題,就表示我是成功的,而如果對方還是答得肯定,那表示我也是成功的。

這個問題很簡單,就是:

你們,還在爬山嗎?

(圖片來源:mallix)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