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教练的研究:原来「毅力」的底下其实偷藏着「多样化」秘诀

标签:
健康明體健身教练毅力博士班it |

曾经引述过,所有的天才都是1万个小时的「练习」才变成天才的。但,昨天看到另一个有趣但很重要的研究理论,这位研究生,以前曾任「健身教练」。当健身教练,肯定是看过好多好多的「客户」,曾经这么的疯狂的想要练自己的身体,来了一次、二次,接受教练的训练,之后,就愈来愈少来、愈来愈久不见,毅力不够,钱浪费了,身体也荒废了……。
这位年轻的健身教练发现了这个状况,思考要怎么改进?他发现,大部份的健身运动,强调「重复」,也就是说,同样的动作,重复再重复、重复再重复!于是,这位年轻教练做了一个大胆的尝试,他决定故意给新来的客户,每次都「不同」的健身动作。
每个动作,都不要太久。
什么意思?
意思是说,跑步机还没学会,下一次就改举哑铃;哑铃都还傻傻分不清,下一次就改踩脚踏车……。每次都不重复,每次都一下下就好。
健身教练打破了以往健身的规矩,拚命教客户「新的东西」,不断的丢掉旧的训练;不再重复,做一下就跑。他告诉客户,不要持「之」以恒,而是持「多」以恒,这个「多」就是「多样化」(variety)的意思──这个做累了,就去做其他新的……不断的给他新的动作,结果,他的客户,回流率特别高,不再容易中途放弃!
有趣的来了──
我们之所以知道这个故事,是因为这位健身教练,后来到商学院念博士班,做了这个研究,证实了「这件事」──
这件事就是,任何以往认定必须「毅力」才能成功的事情,只要加入了「多样」(variety),都会有神奇的「持久」效果。
这篇论文将在2012年四月登上学术期刊,我认为是相当简单的结论,也是相当震撼的结论,因为,这和我们从小被告知的,好像不太一样?
小时候听老师说,字要写得好看,就要勤练、勤练、勤练,写一百次,写一千次!
小时候听老师说,运动员可以这么厉害,都是每天不断的一次又一次的训练,每日如此,连续四年,同样的动作、同样的操练。
听起来,总是「非人」的训练,大部份的「凡人」都望之却步!不过,这位健身教练却找到好办法──所谓「毅力」,不是一定非得做同样的事,反而做不一样的事,每次都不一样,就能顺利的「毅」下去!这位前健身教练在他的论文中还推敲出为何「多样化」可以换来「毅力」,因为,当人们离目标还很远,做同样的单调的事,很难产生任何成就感,这时候,如果改变「毅力 = 做一样的事」的古板印象,拚命「多变化」,就能让离目标还很远的你得到早期的成就感和自信,就一步一步的走下去了。
另外一个例子是「慢跑」,很多人认为,慢跑是一种修行,所以每天出门就是右转,跑到街口再右转,跑到红绿灯就左转,最后跑进小学操场跑两圈,回家吃早餐!每天就是跑同样这一段路!但,以「持多以恒」定律来看,你偏偏应该每天换一条路跑,每天就是要跑不一样的路,就比较容易继续跑下去了。
另一样简单的事情,就是「读书」,尤其是你想自修什么,到书店买书来看,以「持多以恒」的定律来看,千万千万不要只买一本,妄想从一开始读到最后!请尽量多买几本,深浅皆可,然后每一本都读一点点,这样的成就感会暴增,钱花多一点,最后真的达成你的目标。
有些家长拚命让孩子练习、练习、练习,那通常都是以前做不好的父母,他们为了完成他们以前做不到的事,所以要孩子努力完成,所以逼他们「练习」,然而真正走过者,就会知道,以前字写这么漂亮,绝对不是「重复」练出来的;文章写这么好,绝对不是「重复」背书念出来的,那是一种兴趣,而兴趣的背后,其实是「多样化」。
所有「毅力」底下,背后其实可能都偷藏着同一个秘诀,那个秘诀叫做「多样化」!
最后,真正让人感到有趣的,是这位研究者。
这么一个简单但震撼的「毅力 = 多样化」道理,竟然是由一位健身教练,转成博士班学生之后,自己研究出来的。我在想,我们很多学者不断做实验来证明一些事情,但,真正的智慧,早就已经在人生之中实证出来;而这些实证,是在实验室里是做不出来的,而在实验室外,时时刻刻都在发生中?这位博士班学生,竟然是从自己之前在健身房打工的经验,得到了最重要的研究题材与结论……。
人生还有多少宝贵的智慧?
我们最近可能和其他单位合作,开始举办一系列特别的感性与人生演讲活动,征求「志工」来协助这些活动的举办,若你是偏「感性」的个性,对我们理念还支持者,欢迎报名参与我们的五人团队志工,志工虽然免薪帮忙,但得到的东西,可能比自己去自费听人生演讲还得到很多,预计在2012年于台北系列举行。
不只「毅力」底下偷藏「多样化」,其他更奇特的人生智慧,还藏在其他的地方──毕竟,并不是每个健身教练,都会写学术论文的!
(图片来源:Daryl S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