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粉丝团成营销母鸡:哈雷机车「Fan Machine」直接开brief给脸书网友发想活动点子

(2011-11-22 16:48:52)
标签:

哈雷

台湾

粉丝团

营销

机车

it

大粉丝团成营销母鸡:哈雷机车「Fan <wbr>Machine」直接开brief给脸书网友发想活动点子

网络营销强调「和网友互动」,于是,营销人员开始学会一个大绝招,当营销部门为了营销的方向、素材的内容、奖品的选择而「伤透脑筋」?最简单的一招,就是将原本的问题,「丢回去」给网友,让网友一起投票帮你决定!这活动本身如果够新奇,也真的本身就成了最「现成」的营销活动,有如方便面一样。

几年来,我们听过很多这种「众包」(crowdsourcing)给网友的营销案,Facebook时代尤其更多。比方说,企业在粉丝团上面早点公开「新logo」,与其让营销人员自己想到脑子打结,不如随便做个三个logo,来来来,来投票,大家喜欢左边、中间、还是右边?

不知道要买哪个赠品给网友?来来来,网友们,你们喜欢音响、相机、还是旅游券?最多人选的,就成了赠品,而刚好选到那个赠品的网友,通通都可以参加该赠品的抽奖,可说人人选自己爱的东西,个个都有梦。

不知道要选哪个主角?来来来,直接请网友来毛遂自荐、报名、然后其他网友来投票,中了之后,就请这些网友来拍一出,放到网络上面,素人影片,更多人点击观赏!

不知道要出哪种「新口味」?来来来,请网友自己创造、自己投票,这招在之前Web 2.0时代还创造了一个新字「User-Generated Product」,日本有泡面这样搞,台湾也有洋竽片这样搞,都是热闹滚滚。

听过这么多营销案例,最近「哈雷机车」在Facebook办的活动,才真的是将这种「使用者发想」到了最顶端──

哈雷机车的营销部门认为,这个品牌,对于18~34岁的族群已不若以往这么强烈,而这个族群恰恰好正是Facebook的中坚份子,哈雷粉丝团高达286万人了,因此,他们决定直接将整个哈雷机车的「营销项目」外包,请286万个网友帮、它、想!

哈雷机车将这场「营销活动」称为The Fan Machine,他们每次有要做活动的预算、拍广告的预算、就会释出「briefs」,就像一般的品牌一样,公开给它的粉丝团,让大家去帮忙想!哈雷机车的营销长宣称这个「Fan Machine」绝不是一场「噱头」罢,他们是真的认真的、有诚意的,想将这场营销活动,整个「空白」的,交给粉丝去发想──

譬如说,这次的「briefing」给网友的任务是──

请你发想一个「短片」的点子,告诉新一代的年轻人:「哈雷让你的人生更好」(Life is better on Harley)。你只要简单的叙述你这支影片的点子,影片如何开始,中间发生何事,影片如何结束,形容得愈短愈好,我们2012年度广告将会采用其中一部(不一定是最高票的),祝大家好运!」

结果,这次的briefing,共有212个点子被提出来,总共吸引了7,169张票,这点让我觉得很有意思,因为在这212个点子中,只有三位是「正分数」,分别得到33票、2票、1票,而第四、五名都得0票,第六名开始变成「负1」票,第九、十名都是「负2」票。这二百多个人,都是冲着奖品而来,而头奖是一台机车?不,只是一次在拉斯韦加斯的哈雷体验。第二名只是一张500美元的礼券,第三名则是400美元的礼券。靠这三份奖品就赚到二百多份的「提案」,哈雷机车真的是聪明。

当然,也充份的炒热哈雷和粉丝们的互动!

而,那个被荣评33票、暂居第一名的网友,所想的广告点子其实还蛮有「梗」的,该网友形容这支影片,就是两架哈雷一起来到美国高速公路上某荒凉加油站,一架是旧的,上面坐着老人,一架是新的,上面坐着年轻人;两人是陌生人,只是刚好一前一后巧遇,停下来加完了油,彼此眼神相会,点了个头,又酷酷的骑上车,两人驶离上路──那个男人、那台机车、那条野路……一直都没变过,是这位网友的主要求!

据说这不是第一次哈雷机这样做了,早在「Fan Machine」之前,今年初的营销项目,他们早已经开始利用「群众的点子」,今年二月的No Cage」营销活动,以及今年七月的Unchained」短片,还有Ride-book」营销活动,似乎都是采用「网友的意见」来的,直到这一次,他们用够了网友的点子,终于决定做了一支应用程序,从此以后,打算「长期」的运用网友的点子,从此之后,哈雷机车的营销部大概可以「砍半」,愈来愈轻松了。

这也反应了许多Facebook粉丝团很合理的「下一步」。你说,像哈雷这个品牌,已经有286万个粉丝,再往上冲到500万粉丝,实在没太大意义,这时候,怎么运用这些粉丝,更多的互动,更多的感动,炒他们至更热。

甚至,小小的只有几万人的粉丝团?欠Facebook相关营销人员?干脆把薪水折半,拿来变成「奖品」,对你的Facebook粉丝团「发包」,请他们来帮忙想一想,顺便冲人气。

记得一定要在活动规则详细附注:最后得奖的不一定是第一名,保留公司最后决定营销活动的权利,这样就会是「双赢、赢双」的营销规画──以一个营销活动,养出又一个营销活动;企业开心,粉丝也开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