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台风天不放假,成功创业家却说:工作不是为了赚钱或放假?

(2011-08-30 10:57:59)
标签:

朱敏

美国

别学北极熊

周宏泰

成就感

it

台风天不放假,成功创业家却说:工作不是为了赚钱或放假?

今日忙碌,又是台风天,听见窗外呼呼风声,却还要来办公室,为什么?摘录《别学北极熊》其中一章的部份文字,告诉各位,创业家心中的热情,是根本不惧台风的,和各位分享,或许有一些些的提振和鼓励之效──

心理学名著《心理治疗并非如你所想的》(Psycho Therapy isn’t what you think)就提到了「享受现状」的重要,不管未来,不管过去,只享受现状,才是快乐之道。

从这些成功创业家可以看出,他们不重视结果,只重视「过程」。他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只是在「加分」,而非「扣分」。成功创业家仍然会设一个远程目标来指引方向,但他不等到那目标,平常做事情,就充满了愉悦。无论创业的结果是如何,成功创业家只要能做到一小样事情,完成一些小小的东西,就觉得很快乐。

以天价卖掉生技公司的成功创业家方瑞贤,十五年来每天早上起床,无论是寒冬或酷暑,都不必设闹钟,很兴奋的张开眼睛醒来,迫不及待的要赶到公司。十五年来,当然还是有起起落落,但方瑞贤真的没有一天不准时起床的,他说,假如有天你不喜欢了,就表示你还不够喜欢这样东西,那就应该换一换。

另外,倍受社会尊敬的前工研院长史钦泰,引述他老板孙震的话,很多人看到别人成功了,赚了很多钱了,所以也想要成功。他们以为,创业家走向创业之路,完全都是为了那份财富?他们都没想到过,成功创业家也许是抱着其他的心情走向创业,譬如,「奉献」。

「奉献」,是八年级生无法想象与接受的名词,「那个年代,谁有想到科技会变今天这样?」史钦泰说。那时候的氛围,跟现在很不一样,工科排不进前几志愿,想赚钱的人,都跑去炒地皮、盖房子或卖洋伞了。当年的RCA计划包括现在联电的曹兴诚、台积电的曾繁城,抱着纯粹是研究院追求知识、出国取经的心情,没一个想赚钱的,这,也是一种热情。后来,这些人都变成了台湾的第一批「成功创业家」。

还有,公司在美国股票上市的朱敏,以他独创的「雪球理论」来形容创业。「每一步,都有不同的滋味。」创业就像一边爬山一边滚雪球,刚开始从小小的滚,愈爬到愈高,就愈吃力,这时候若兴趣不够、撑不下去,就人带雪球一起滚回原点。撑下去的人,到了山顶,接下来都是下坡的路,找到了钱、找到了有才华的人,一起滚这颗大雪球,自己不必使力,就看它愈滚愈快,愈滚愈大,成就感是难以用言语形容的。「因此,创业家往往爬了一座山以后,还想向另一座更高的山挑战!」朱敏说。

这样不就永远不必放假或退休了?俄国文学家赫尔岑说过:「人生,不但要享受快乐,也要『享受痛苦』,不然就不完整。」

朱敏到美国创业,做二十年,从来不给自己一个假期。有人问他,为甚么不让自己休息一下,去郊外走走、旅游一下甚么的?朱敏开玩笑的回答:「我早在年轻就已经在农村度过七年的长假了!」每次将产品展示给客户看,看到客户的眼睛并发出一股喜欢的光芒,朱敏就觉得很有成就感。看到股票上市,一飞冲天,手下员工都很高兴,他就很高兴。当初从中国大陆找来三十位员工,现在个个都变成百万富翁,他成了他们的「贵人」,也觉得很高兴。这些都是朱敏创业的热情所在,没有这些热情的人,就没理由去创业。「创业,就像是『乞丐』,而且不是偶尔叫化,简直是『全职的乞丐』。」人为甚么好好不做要去做乞丐呢?

硅谷成功创业家周宏泰甚至说,「如果想赚钱,不如到金融界去做股票、投资银行,薪水高,投资得当,说不定五十岁前就可退休。」。

所以,成功创业家不想赚钱。若不是要赚钱,那创业是个甚么样的感觉?

成功创业家爱上的,是创业的一种「气氛」。这气氛没甚么太大的铜臭味,而是一种混合了团队向心力以及成就感的一种感觉。一群人做一个产品,把它慢慢的做大,大家一起共享其中乐趣的感觉。这就像生一个小孩,把他养大、教育成人;那是一种从一张白纸,上面慢慢的涂、画,最后画出了一幅名画的快感。

「开公司,第一年最有趣。」周宏泰说。

周宏泰卖掉公司,开始他所称的「第一次退休」以后,在家做做股票,发现很无聊,身边听到有很多年轻人和他当初一样纷纷出来创业,他也「手痒」,于是,就像很多成功创业家一样,周宏泰很快的重出江湖。他跑到公司去帮年轻人,当时也不计较回酬,甚至做免费的,年轻人来找他也有问必答。还有一次,有位年轻人要求下,周宏泰还跑到他公司充当「工程部副总裁」,帮他应付一个难缠的客户。后来索性就自己办了一个创业研习营,更能第一手接触想创业的年轻人,一起享受创业的感觉。

这点,陈劲初也颇有同感。他说,创业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问题,若只是为了「钱」,会有很多挫折感,很多时候根本像是赔钱生意,然后到某个关键点,就会发现「不值得」,代价太高了。因此,创业的热情一定要超脱「钱」,而且大到非常的大,大过许多困难都无所谓。那时候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有三百六十四个晚上熬夜,到了晚上十点,不是因为看钟上面写着「十点」太晚该回家,而是实在太累了,只好回去睡个觉明天再回来继续拚。

但,虽然累,却是非常高兴的感觉。每天看到这个产品愈来愈完整,都会感到非常的满足。当时的这种快乐是很「天真」的,并不想把这产品卖出去,也不想利用它来赚钱,只纯粹想做出一个全世界唯一的芯片,「如果真能做出这一片芯片来,让全世界都知道,我们就会觉得『好棒好棒』。」

台风天,放假天,对于20年不放假的创业家却是折磨,他们说:「赶快让我工作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