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你工作中的「苏格兰裙」:你多久没认真穿得美美的上班了?

标签:
it |
今天是周一,又要工作,想象,如果今天不是在办公室内坐打计算机,而任职于一间户外清扫公司,你提供的服务什么都有,有时帮客户「清水沟」,有时要除草、治树、杀虫……。这样的工作,又臭又累,又没创意,有什么神奇的东西,可以让你这个员工high起来?
答案:一条「苏格兰裙」。
什么?
今年在加拿大就出现了一间很特别的户外清洁公司,和其它竞争者一样帮客户清水沟、除草、治树、杀虫,但,这间刚开的清洁公司,竟然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做得很成功──这间公司叫「Men in Kilts」,中文翻译为「穿着苏格兰裙的男人」,没错,这些进行户外粗重工作的男士们,通通都穿着苏格兰裙工作,他们那些平常应该在腰间挂一圈的各式工具,现在改挂在长呼呼的格子状的苏格兰裙上面!
这间公司甫才一推出就引起注意(新闻报导在这里),这个月更快速进展,刚刚从加拿大展店到美国境内,在西雅图开了第一家店,后势看好。事实上,它是一个连锁加盟体系,所以更需要其它人看到,这个名字「Men in Kilts」取得直接,许多人一看就注意到,让他们充满了新闻性,很容易记得,而且老外喜欢看「出糗」为开玩笑,看到这些孔武有力的男士们,现在像女生一样,穿着苏格兰裙,于是在登高爬楼梯的时候,遮来遮去,怕「春光外泄」,这个情景,是记者特别喜欢强调的特点。
更有趣的是,原本「Men in Kilts」就只是一个比较酷的营销点而已,但是,看在加国的分析专家的眼里,「Men
in Kilts」的成功,有另一层的涵意──这是让一个沉闷的产业「转型」的成功案例。
怎么说呢?他们说,从老板的角度来看,如果你的产业已经让员工提不起精神、工作不起劲,怎么办?除了贴上一大堆口号,或是付出一大堆的奖金,还有什么「简单」的方式?
他们说,「Men in Kilts」巧妙的藉由「衣装」来扭转了工作的气氛──
「Men in Kilts」只是帮这些一般的工作人员藉由一个非常简单的动作(换制服),竟然就让员工开始重视自己的「外表」!从前当这些工作人员去扫水沟,其它「路人」看到是「能避就避」,知道这些人不知扫过多少水沟了,不想和这些人照面;而这些工作人员一定也早已感受出旁人对他们这行的观感,所以自己也愈穿愈邋遢,对工作的满意度也愈来愈低,也希望能赶快下班,让他们能穿着漂漂的衣服出门改头换面,但,自从开始穿「苏格兰裙」之后,这些工作人员突然变成「大明星」,路人一看到「Men in Kilts」的工作卡车经过,已经放慢了脚步,准备看一看从车上下来的两个男人长什么样子;接下来,当他们在工作的期间,也会看到路人不断的往这边瞄、往这间看,真的就像好莱坞大明星,工作人员也得到从没得到的「成就感」。
分析专家就问,一般的企业,能否找到他们的「苏格兰裙」?
意思是说,某一个,让员工能穿得非常「好看」,或穿得特别,让旁人都为之注意?
自己也高兴!
这是许多企业(尤其是科技公司)二十年来所忽略的,尤其是比尔盖兹之后的科技时代,大家强调的是科技公司可以穿牛仔裤来上班,甚至可以穿短裤和凉鞋来上班,强调的是「身体很轻松」,但自己身体很轻松,工作却不轻松,成就感也不足,大家突然有感,这种「大家乱穿」的衣服文化,不知道「少」了什么?
少的,就是人们最基本的需求──
佛要金装,人要「衣装」,当这间公司都乱穿一通,你也不好意思天天抹脂粉、穿高根、擦香水、还「露事业线」,怕被同事排挤!但如果由公司为你制造这个机会,妳愿不愿意每天早一小时起来细细化妆,让妳今天能花枝招展一下呢?男士也是,你愿不愿意多花一些置装费,好好的让自己看起来不要这么「宅」呢?
除了「衣装」,「企业里的苏格兰裙」也暗示了现代人「闷骚」的趋势──上周四写了「Jonathan’s Card」的同一时间,那张公益实验用的星巴克储值卡,竟然就被一位叫做Sam Odio的创业家给「骇」了,此人转帐该卡的625美元到他自己的卡名下,然后在eBay上面卖;他说,卖掉之后,全数直接捐给基金会比较快一点!这个看似罗宾汉的侠盗动作,等于把Jonathan’s Card给整个毁掉了!
你会觉得很烦,为何有人会去做这样的事?答:他只想得到「注意」而已。他看到,现在电视上天天出现太多太多已经得到注意的一般百姓,从前大家只能买大乐透,期待有一天会变大富翁,现在更多人实际一点的想得到大众的「注意」,有一天生命会转弯、变美好!于是,在企业工作的上班族,不再只希望得到你的经理、你的总监、你的副总、或你的董事总经理的注意了,你也在想,如果他们没注意到你,没关系,有一天你得到「大众」的注意就好了!不过,如果这间公司也像Men in Kilts一样,让员工有一条「苏格兰裙」,大家天天都可以得到注意、得到基本的人生满足,也就更可以留住那些能力很强的员工,让他们……得到注意。
你是否已经找到了你的苏格兰裙呢?
工作要快乐、工作要有意义,原来也可以从「衣装」开始下手,这件事,不只是员工自己开始置装或推动,老板的参与也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