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互联网趋势互联网创业互联网营销互联网it |

互联网趋势文章, 请加入Mr.6 的微博关注: http://t.sina.com.cn/mr6mr6
今天忙碌,特摘录在《30杂志》专栏文章的部份段落,有兴趣看全文的,一定要到书店买下新一期的30杂志。
这次提到的是有一个美国创业家写的文章,他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销售导向的次点子」(Sales-Oriented Side Project,我们简称SOSP)。这个字眼对我们来说有如上天赐给我们的,因为这一个半月来,我们进行「Super Early Stage」的征选创业家的筛选,正是以「销售导向的次点子」的概念在做的,我们一直没有将它定名,没想到竟然刚好有创业家取了一个这么棒的名称──
首先先来看看,什么叫「次点子」?
这位创业家列举指出,看,成功的创业点子,往往是在不经意之中「误中」的,不是吗?它往往不是创业家原本的「主点子」,而是「次点子」。意思是说, 原本一家公司是开来做某某事业的,为了它而筹资、为了它而征人,花了几十个人力,最后竟然是因为老板突然「有另一个点子」,请人在短短十天内做出来、一试 就大爆红,然后整间公司开始转往这个点子走去!
最知名的,就是最近很红的、并购地图日记的美国折价集购网站「Groupon」,之前我这边已写过一篇文章,听到Groupon的创办人亲口透露, 其实当初Groupon根本就不是想做「团购」的,他们原先想做的,是一个叫「The Point」的网站,使用时间管理的概念,让一群人可以在限期内,共同的「完成」一样事情!后来,The Point没人用,十个月后,他们遂决定将The Point「修改得简单一点」,而且完全改掉,从前是大家共同「完成」任何事情,现在大家「只能」完成「一起买」某样商品,只花了一个月重新改写程序重新 开站,立刻爆红、半年损平。其实,地图日记也可以说是这样的状况,当年的「百万网友团购网」应算是地图日记的「次点子」,在原本的点子之外另外开的一个事业部,但这事业部一成功,就在短短三~四个月做到之前三年不一定做得到的梦想,「次点子」果然很强大!
有趣的是,这篇文章还提到,其实还不只Groupon,严格说来,当年的Twitter也可以说是ODEO的次点子,而Basecamp也可以说是 37Signals的次点子,而Gmail与AdSense,在某程度上面也都是Google的次点子!这些次点子后来「误中」成功后,原公司得到非常丰 厚的倍数收入,而了解到次点子的厉害之后,创业家通常也不会习惯将全部鸡蛋放在同一个笼子里,都会拚命的发想一些新的「次点子」!
今天的重点来了,这位创业家,在提到「次点子」的魅力之后,却顺便为这样的「误中」提出反对的看法。他说,这样乱中「次点子」,不可借镜也!他反而提出另一种做法,他说,做次点子,很好!但,请规定自己,一定要做他所谓的「销售导向的次点子」(Sales-oriented Side Project)。
到底「销售导向的次点子」又是何意呢?
意思就是,这个次点子,既然身为「次」点子,就不要天马行空了!应该先确定有客户要买,就算只是花个几千美元(不到30万台币),只要有客户买,才做!
他们那间公司的做法更极端,他们自我控制,绝不乱做点子,而在一边帮客户做项目、做网站的过程中,一边从客户那边听到一些客户想做的「新功能」,这 些新功能,有些他们必须拒绝,因为太难做、太耗时、也不在合约里头,但他们却将这些客户的点子暗自写下,等到「有空」做「次点子」的时候,再将这些「新功 能」调出来,再次拿去给客户问问看,要不要买这个新功能?客户说「YES」,就做,客户说「NO」就不做,这就是「销售导向的次点子」的概念。
我超认同这样的点子概念,我们将它充份的放在我们评估「超早期创投」的案子之中,它比早前风靡全球网络界的「最低有效产品」(Minimal Viable Product,简称MVP)的概念,还要有趣一些些!「MVP」亦是一种「先尝试、再大做」的概念,但「SOSP」更「严格」,它是要「确定买单,才开始做」,它是保证几乎百分之百的成功率的。
你说,这样真的会做吗?
最妙的就在这里。如果你是做网络的,做久了你就会发现自己的点子怎么多得夸张!有的人会保存一张「点子清单」,随时随便都是15、20个点子在上 面,我们可以说,「销售导向的次点子」和这样的「多点子创业家」简直是「绝配」,因为创业家不断的出点子,也不断的去顺口问问客户,要不要买这个、要不要 买那个?等到问了一百个点子,客户终于要了第一个零一个点子,那时候赶快将第一百零一个做出来!以创业家想点子的疯狂速度,从一个点子想到第一百零一个点 子大概只需要一两个月,但是,如果你没有经过客户测试,在想到第十五个,或第三十个点子就不小心「先沦陷了」,做了下去,一卡就是几个月以上甚至一年时 间,耗费青春人生。所以愈多产的点子家,愈应该严守「销售导向的次点子」,会有很丰厚的收获!
另一个角度来看,一场创业会失败,一定是因为没有客户愿埋单,公司资金烧光,又无投资人愿挹注资金。就拿台湾来说,上网人口1400万人,说多不多,说少也应该不少!而且,在线游戏来看,台湾的网络人口比其他地方都还愿意付钱!但,这地方的网络创业风气如此低迷、成功率如此低,很多人怪罪在,没有投资人愿意出钱让创业者创业、让好的人才愿投注在网络上,但我却认为,问题不是出在投资环境,而是出在创业家,不愿先去找到「愿意买单的客户」。
曾经,我对于这方面亦不屑一顾,我也认为,创业一开始是为了「吸引投资人」而创,要有投资人,才能做得大,后来独资成立公司,才发现,反过来想,就 算我真的拿到这么多资金,那个「风险」还是在;我愈多资金在身上,到时候等同从更高的楼层跳下来,摔得更惨!能够将创业的「风险」降到最低的做法,不是 「自我感觉良好」,而是自己先去触碰市场,先确定自己的产品有人要买,而且买价是ok的。
因此我邀请大家来一起实现「销售导向的次点子」,一起提高我们的成功率,真正可以落实完成我们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