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Because」不到一年就引来全球照片

标签:
杂谈 |
http://mr6.cc/wp-content/uploads/2009/04/a41.jpgBecause」不到一年就引来全球照片" TITLE="「Jump
今天是周一,来一点轻松的。上周看到一则新闻稿觉得很有意思,提到一个叫「Jump Because」的网站。唔,严格说来,这个网站只是一个用Weebly平台架的部落格,就是因为这么简单就能做到一些事,所以才有意思──
什么叫「Jump Because」?就是「我跳,因为」,这个网站什么也没有,只有一张又一张「人类跳起来」的照片,里面的人,用各式各样乖诞的姿势,奋力的跳起来,人类要跳逃地心引力是相对困难的一件事,所以每张照片的表情都这么的有动感,一定有什么原因,让他们愿意这么奋力的这么一跳,留下倩影,「因为……。」
因为有这些「因为」,所以才有了这个网站。很多时候这张跳起来的照片也说不出什么堂皇的理由,反而更添趣味。这个「Jump
Because」部落格,收集了全世界各地的人主动投稿过来的「跳起来」照片(还有他们跳起来的理由),去年五月才开站,现在不到一年,看看右边的边栏,竟然已经收到全球好多好多人的投稿!已有好多好多国家的名称!就好像在旅行中碰到的种种事情,人生毋需理由,尤其当各国的人丢下他们的工作,做了这样的交会,大家已经习惯,反正语言不通,彼此没什么好利用、好交流,回归到最基础──
跳起来吧!
我跳,我跳,我跳跳跳!
第一张「跳起来」的照片据说发生在去年二月,当时有四位住在Richmond的美国女孩到Virginia Beach海滩玩,大家到海滩玩,可能的「玩法」不外乎是到白沙上画一个大爱心、把人埋进沙堆、几个人手拉脚脚拉手的在浅海浮着…而这四个女孩也选了另一 种常有人做的:大家一起……「跳起来」!跳起来,瞬间拍照!她们说,当天没有特殊的伟大的相机,就是……四个朋友跳起来而已!然后,其中一位女孩将照片 PO在Flickr上面。
原本,故事这样就结束了。没想到有一位NPR的广播电台主播,竟然与照片的主人联络,然后,在去年五月访问了她们,让她们上了广播。这个动作大大鼓励了她们,于是她们的朋友就帮她们做了这么一个「Jump Because」的部落格,向全球广邀「跳起来」的照片!
接下来,照片们,就从全球各地,如雪片般的飞过来了──
100多个地名中,里面也有来自「Taiwan」的投稿。点进去,竟有三张照片,其中一张是在去年11月14日在台北近郊的擎天岗拍摄的,旁白是说这是由三位女性好友所拍,那天在山上的天空特别的蓝,除了「跳起来」以外还可以做什么事呢?这张真的拍得很赞。 第二张是一位男士说他回到台湾四年了都没有拥有过自己的床和房间,今天是第一次,所以他一定要在旅馆的房间跳起来一张以示庆祝!所以跳了起来,眼神也挺有趣的。第三张则是在花莲所拍摄。
里面也有「China」,点进去共有六张照片,包括一位上海人正在做他的「Flickr 365 Project」,其中一张好像是,真是很佩服这位仁兄了。也有来自「Hong Kong」的投稿,由三位民众贡献,其中在「海鲜街」牌坊下的四位真的跳得很平均高,不简单。其实,这些「跳起来」的照片也倒不必真的有人在跳,像不知哪位就贡献了日本车站的大幅广告,是广告里面有人在跳,这样也是可以的。总之,这些投稿者都是直接从这里透过email寄去给四位美国女孩,然后,你的照片可能就被放上去了!当创办人接受美国媒体访问时,他们也说得很好:「现在不知道下一步要做什么,唯一能确定的是,全球的人都喜欢这个点子。」
不过,我想讨论的是,「Jump Because」令人惊讶的是,这样的网站,首先竟然没有被媒体报导过,竟可以这样广传出去?广传出去以后,竟然还能避过所有雷达扫描,到现在还不被人知道?
可想而知,答案很简单:这个网站和澳洲Hamilton Island全球最爽工作征选实在差太远了,它流量并没有很大,它并没有爆红,其实并没有很多人知道它。毕竟一个「我跳、因为」网站,笑笑就算了,有什么 意义的呢?不过,如果以行销的角度来看「Jump Because」这个网站,那这个网站有它的意义,因为,它用了几乎零成本,就请来了平均代表全球的人,代表他们国家地区,来贡献他们的照片。
怎么做的?
报导提到了一个关键点(虽然它只是轻描淡写),原来,四位女孩中的其中一位,曾经在去年暑假刚好去欧洲自助旅行,女孩离开前告诉她的朋友一定会把「Jump Because」传到欧洲。在那次的旅行中,她一连跑了好几个城市,从布达佩斯到布拉格、到维也那,再到克罗埃西亚一些小镇,而她怎么「散布到欧洲」?她说,她只是在她待过的每一间青年旅馆hostels「发传单」。她也承认,自己从来没想到,这么一个简单的小动作,还真的让「Jump Because」这样的成长出来。她甚至不确定,是否真的是因为她的这一宣传,才传了开来?
这个方法,我还真的从来没想过。
原来,要洒出一批通往全球的种子,也可以从那些「受全球认可」的一些东西上面开始。譬如「Hostel」,全球的背包客都认识这个东西,也因此全球 无论何处都有这样的东西。全球不熟的人,走进去,就变成同好了。在这么一个地方发传单,竟然就有这样的效果。毕竟,台湾这边有三组人、香港有三组、中国大 陆有六组,才短短几个月期间这边就有12组人这样的照一张照片去回应了「Jump Because」这个不知道从哪边跑出来的不出名的活动!
不过,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功发起这样的全球宣传的。
国界、文化的隔阂是最大的障碍,不过,「Jump Because」至少提示了一个新方向:要全球化还有一个方法,不一定要先往某地文化去突破,或许也可以锁定< strong>一群游牧族,先了解他们的文化,如同「Jump Because」打入一群背包客一样,让这个网站得到了第一批广布到全球的尖兵,每个地方都有一小撮人刚好share同一个语言,全球哪个角落到不了?
http://mr6.cc/wp-content/uploads/2009/04/a5.jpgBecause」不到一年就引来全球照片" TITLE="「Jump
日本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