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Blogger Shadowing让博客从一人品牌到二人影子

(2009-03-06 09:11:55)
标签:

杂谈

http://mr6.cc/wp-content/uploads/2009/03/a21.jpgShadowing让博客从一人品牌到二人影子" TITLE="Blogger Shadowing让博客从一人品牌到二人影子" />

今天是三月五日星期四,离台北只有一小时飞机的菲律宾,正在举办一场别开生面的部落格大聚会。这聚会有多大?不只是几小时的「杀米那」(seminar),还是一个晚餐的抓住他的胃就抓住他的心的公关活动,更不是什么游戏还是记者会。菲律宾这边办的一场活动叫「Island Cove Adventure」,竟然是一场全天活动,即将发生在……今天

根据CNET在菲律宾的专栏作家Joey Alarilla形容,这场活动是由菲国入口网站「Yehey」和Island Cove大饭店兼主题乐园所共同举办,据这里说,这个度假旅馆距大马尼拉市区只要45分钟,就可以享有类似地中海的海景和岛屿风情。这次,一共37位部落客,不,他们改叫「探险型博客」(bloggerventurers),今天会想办法向公司请假,来到这边玩一整天的游戏。 他们只字未提这些游戏会玩什么,只说会测试他们的「速度」与「技巧」(speed and skill),而且暗示会有很多水、很多阳光,我想从明天开始(今天大概会玩得太累),我们可以看到许多菲律宾部落客的文章会出来,至少,一张又一张美美 的、欢乐的照片是少不了!我想这些部落客应该还蛮过瘾的。

曾经我觉得,做部落客在网路上写写文章,有点名气,有些读者,也因此有了类似这样的参与行销活动的「福利」,是很好。

但有天,我有了另一层深刻的领悟──在这一天我没写部落格,小试了「睡到自然醒」,目标不大,只是睡到八点而已,结果我的闹钟忘了关,所以四点还是照样响了,响到五点,那个备用闹钟也响了,响到六点,躺在床上,开始全身烦躁,于是,我还是起床了。

起床了后,由于我那天已决定「不写」,所以…起床上网四处瞧瞧后,接着要做什么?我开始回 email,早上六点多,Gmail大概有两页都是「白」的代表没回,一篇一篇回了以后,我一篇一篇写了四小时,写到十点才结束。

吓死了,写信这么累!

原来,写信也是这么费力的事,不亚于写两篇部落格文章。

原来,当我用尽力气写了部落格文章,那,就没有心情与时间去好好的「写信」。

以此类推,想到这些信与这些说话,还有这些朋友们,我多久没有去关心他们、写信给他们?于是我开始有些认识与觉悟,这些关心不是一个「对不起我没回信」或热情的几个惊叹号、一声祝贺就可以代表的。那天早上,我于是体会了──维持一个产量大的「部落格」,原来,是要拿「某些东西」来「换」的

损失是有的,而且损失还无法估计。其中之一,就是这些信件:早上写部落格,晚上就会想部落格;当你天天想部落格,就没办法去想 email。 Email里的那些信变成拖着我走路的累赘,我把所有时间花在看前面,后面就草草解决;每次我以为「解决」了信件,其实「NO」,它们,以昨天早上的实验 证明,可是要花四个小时时间才写得完的,若用心回、用心交流,绝不会比花在写部落格的时间还少。所以,这样类推,我有多久没有用心去交流了呢?

我发现,这件事,也就是写一个部落格然后处理它所带来的后续的一切一切,似乎已经不是「一个人」可以做的事了--

曾有一阵子,我在演讲中插入一段「设计对白」,让一个虚设的人问道哇Mr.6我好羡慕你,我好希望也成为「部落客」?真的有人这样问。而从小我就是那种你 说我功课好,我会摇摇手说我很烂,然后被人家骂假仙虚伪的那种标准的「好学生」,当我听到有人羡慕的来寻求「如何打造『部落格』」,听到那四个字,前面那 个很不顺耳的动词,我永远是几乎本能的斩钉截铁否认,「不,我的部落格不怎样。」挥挥手掌,好像太阳不可能从西边出来这么确定,那种声势常常把对方都吓一 跳,然后表情怪异,我也表情怪异,尴尬的停在那边。

后来必须承认,嗯,的确,我好像已经有了一个「部落格」,现在在名片上一看到「Mr.6」大家就知道是我来了。这是一个「品牌」。这「个人品牌」有 个特色,就是由于它是跟着「个人」,有些权益受着特别的保护。有些个人品牌聘有经纪人,或许自由度就没这么高,甚至被经纪人注册走。「个人品牌」完全是自 己可做决定的。而「个人品牌」的另一个好处是,因为它是和一个人挂在一起,所以看到它,就想到一个「人」,这个人有声音、有长相、有个性,甚至还有你和他 互动的印象,所以它是很个人化的,通常看到logo还会顺便想到这个「人」,整体印象也不会只限于logo还会有很多复杂的、很好记的东西。这是人类大脑 的本能。

网路很奇妙,历史上或许还没有其他人有过「个人品牌」,所谓「品牌」是一家企业、公司、组织、物品给人家的印象,通常这印象的意思就是,一样东西盖 上这个标志,立即赋与这个商品某种「价值」,让它或许可以卖贵一倍、二倍,以LV、Armani的层级就是翻了十倍、二十倍。所以大家都想要有一个「品 牌」,这样就容易辨识,所有的商品排排站在一起,看到就不必多说话,就知道那是什么意思。但,在演讲中插入的这段对话,最后却是由我告诉那个虚设的人: 「个人品牌有什么用?可以吃吗?有钱赚吗?」

或许,我还没学会怎么运用个人品牌来赚吃赚喝的,或许,「个人品牌」这件事还太新潮了一些,没有一些稳定的前例可以让我们来追寻。但,我在赚吃赚喝的之前,我至少有了一个发现,那就是──「个人品牌」前面应该加一个「一」字,个人品牌,成为「一个人品牌」 。愈往「个人品牌」的路上走去,这个「一」就愈强,但当那个「一」像渗出的橘子水愈来愈明显、愈来愈明显,它就像一把「刀」,整个刺在那个「个人品牌」上面

我看着那37位部落客,我想,菲律宾上网人口比这里还少,应该也好不到哪里去。 他们37个人,就是37个个人品牌。无论是多小的部落格,都是一个「个人品牌」。

37个,孤拎拎的个人品牌。自己玩一个星期四,接下来呢?

现在,我好想好想脱离这个品牌!

品牌,要干什么!

品牌是公司专属的,品牌与品牌之间,产生了排挤效应。尽管这是一个「个人品牌」,其他的品牌也会开始与这个品牌 视为竞争,至少也是不能忽视的一股力量,所以一旦有了「个人品牌」,想要和其他也有鲜明品牌的有所合作,会发现是愈来愈困难;而有了个人品牌在头上后,除 非隐名埋姓,不然只要对方的品牌够sense,通常是不会随便接受。接下来,个人品牌对一些人来说,偶尔产生一种「造作」的感觉。这可能无可避免的,人就 是人,名字就是名字,将一个太过个人的东西做在名片上,总是脱不了「自恋」的既有印象,这时候真的白口莫辩。所以,虽然「个人品牌」有了辨识度,但大家辨 识了以后,不见得是站在中间、认识而已,往往会加入一些偏喜爱,或偏讨厌的状况。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个人品牌是孤单的。它不成一间公司,它永远是要一个人的。

我突然想到,以上,就是最好的理由,来劝一个人,不要走上这条路!

不过,我想这条路还是会有很多人有兴趣的。更多的是已经在这条路上走着的,也碰到与我同样的困境与问题。

这时候,我想到一件事──

如果每个部落客,不只是他一人,而是有一个「影子」呢?

不是「一个人品牌」,而是「二个影子」?

现在,我们终于可以来谈谈什么叫「博客影子」--

国外有一个字叫「Job Shadowing」,也就是将学生提早送到职场,让他好像「影子」一样跟着某个职位的人士一直跟在旁边,有的是跟着报社的记者跑一天,有的是跟着医院的工作人员忙进忙出,有的是跟IT业者,「影子计画」的好处是让这些年轻人先尝尝身为这些工作的感觉。

部落客们,也可以有一个「影子计画」,它能让每个想踏入部落客这个领域的,都有机会一尝这个感觉,或许,先早知道里面的甘苦,最重要的是有机会二人 互相帮忙。最后,影子有影子的想法,原来的那个人也有原来的那个人的想法;一个对外,一个对内;久而久之,影子慢慢浮现,个人品牌慢慢消退,这样的合作或 许是很有意思的。

于是,新的部落客继续享受从一个「素人」变一个「小名人」的快感,我则想找「影子」。

这,只是初步的想法,你说影子是个「助理」也好,是一个「分身」也好,是「徒弟」还是「继承人」都好。没有聘雇,没有责任,完全的对等关系……。

我也好奇想知道,有没有其他的blogger,也和我一样想找寻「影子」?

有没有人想当「其他部落客」的「影子」,从这边开始看看网路写作怎么做,至少,交了一个好朋友?

有吗?

 
春天,Mr6@上海聚会(2009年3月14日,Mr.6与您畅谈70后互联网人回归商业)
http://img.tongji.cn.yahoo.com/392363/ystat.gifShadowing让博客从一人品牌到二人影子" TITLE="Blogger Shadowing让博客从一人品牌到二人影子"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