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pace的徒弟来了:DailyFill开站重组「新媒体」

标签:
杂谈 |
http://mr6.cc/wp-content/uploads/2009/02/a117.jpg
这几天在美国有一条消息,有一个明星八卦媒体网站叫「 DailyFill」正式开站(其他报导请见这里、这里)。 这个网站一推出即很受嘱目,因为它是由美国社群网站MySpace的两位创办人Josh Berman与Colin Digiaro所开设的,而这两位创办人因为被绑约还在News Corp的集团内,在集团内被交付经营一支小型的网站制作团队「Slingshot Labs」,这个团队有1500万美元(5亿台币)的资金,准备在接下来拼命开发新的网站产品。我们都以为,手上拿着这么多资金,他们应该会想去开发什么 新创的影片网站、iPhone App、新的广告、新的插件、新的东西?
错!这个团队,竟然「务实」得叫人吃惊,他们的目标居然是:希望开出快速制作、低成本、快速开始进入获利状态的网站,他们对最后一点尤其注重,还特别提醒大家,他们当初的MySpace,可是在两个月内就开始获利了!这次,他们透过「Slingshot Labs」拼命开网站,打算在一年内开3~5个网站,低成本、快推出、快获利,和外面的创业家开网站的方向是一致的!
这个方向,他们会做出什么作品?
第一个作品就是「DailyFill」,来看看这个网站,它是标准的明星八卦媒体网站,除了首页外,还可以「先看照片」、「先看新闻」,然后…还可以「先看明星」,列出几十位大明星的照片,点进去就是关于那位明星最近的花边新闻,看起来,似乎「只」是作好莱坞及歌坛明星的最新新闻网站?这样的网站,竞争者包括PerezHilton.com、Gawker
Defamer、People.com、PopSugar
、AOL的TMZ.com、Yahoo的OMG 都算,DailyFill拿什么和人竞争?
DailyFill看好这块市场,想来争一块饼,有一些新闻集团的资源,就好像全球任何一个媒体集团一样,像这样的媒体集团,要怎么搞一个像样的有流量、可以赚钱的网站?
这是一块确定会有观众的新媒体,问题是要怎么呈现这个新媒体?
首先,是「内容」的来源。这些内容怎么来?为何可以取得这些内容?原来许多的八卦或时尚杂志包括Elle、US Weekly、Gossip Girls、 Splash News这些拥有大量的内容,或许不知道怎么经营, 现在大概都已经放弃线上版了,譬如 News Corp自己且有惨痛经验,旗下Page Six一年前关了自己开的时尚网站。 DailyFill可以趁他们沮丧的时候一次谈成所有合作案,将这些内容都整合进来!此外DailyFill能够把这些都整进来的关键是它其实并不抢这些 杂志的丰采,而让同一本杂志的内容独立各占一个「版」。若点进DailyFill每一篇文章,会看到上面都有写着它的「版」,每个版都由一本杂志/报纸来「提供」,譬如《Splash》提供「狗仔队版」(Paparazzi),《GossipGirls》则提供「娱乐版」(Entertainment),《Elle》提供「时尚版」(Style )。
接下来,DailyFill就和它的名字暗示的一样,把所有的力气都放在「后制」、「编辑」。许多新闻集结网站也是如此,但他们却因为种种原因,竟然无法更动原本的新闻内容,连标题也不被允许轻易更动,以致于这种新闻集结网站像一只散漫的大象,或许没有发挥网路新闻该有的「魅力」。 DailyFill最强的是,这些内容显然都可以由他们随意更改,DailyFill为了改得妙,还特别找来一位厉害的总编辑Chris Case,只负责做一件事:把这些新闻,加一些网路特有的「微暴力语言」。 DailyFill把标题改掉后,再萃取内容里面最精华的两段,每一段通常只有两个句子。也就是说,一篇文章,顶多就是五句「话」、配一张「图片」,和一个耸动的「标题」!
DONE!
他们说,只要在DailyFill上面待个30秒,就能对整个演艺圈今天大事有一个不错的全貌。而DailyFill只是谨守这个「内容重制」的经营准则,整间公司基本上就只做这个,所以内部人员除了总编辑以外,就只有六位。 第一年只花50万美元就可以经营这个网站,弄出了一个很成功的线上新媒体网站!看它的流量,DailyFill去年11月进入Beta测试,短短不到四个 月,已有一个月300万不重覆拜访者的实力,comScore说它在一月已有130万不重覆,他们的收入来源也很快就固定,由FIM Audience Network广告联播网提供。
有趣的是,DailyFill再度让这些报导扯到Twitter以及这种「微型阅读」的趋势。 DailyFill的经营团队自己也说,他们参考现在大家对Twitter的阅读习惯,短短的,不要太长,先吸取大家眼睛,再到其他地方。这个 DailyFill站一出,我们倒有一个很深的震憾,最近大家讲的都是公司怎么开始使用Twitter,譬如宏达电 (HTC)最近就是使用Twitter来确认Touch Pro2即将来到北美市场,但Twitter趋势……可能代表新媒体玩网路的新方向?
「玩文字」可能让媒体可以更轻松的进入网路世代。我们看这里传媒的演进,从以前的报纸到现在的报纸,从以前的杂志到现在的杂志,除了图更多、表格更多、插画图说更多,最主要的还是文字的变化。 文字的改变,让我们在图象大量的情况下,依然对文字的热度不减,从这个角度来看,若可以将内容,以前的内容或现在的较长的内容,加以「润饰」成短短的 140~540字,一篇一篇的出来。据报导说,DailyFill将时尚杂志原本给女性看的内容,透过重新下标、萃取几句话,竟然巧妙的改变了阅读族群!现在DailyFill的使用者中,竟然有高达49%是男性,改变一般认为时尚杂志读者群的想法。所以,理论来说,我们可以对同样的内容作不同的「重新包装」,让它符合不一样的市场,排列也不同,譬如对学生就是学生的语调,对家庭主妇就是家庭主妇的语调,但背后的来源都是同一个?
从这边也思考「RSS」,在Web 2.0时代RSS曾经是大家最热中的事情,网站也希望能整合各地的RSS来变成一个最集中的网站。但为何RSS有这么多帮手,但单单看每一个大主流的部落 格的订阅数就知道RSS并没有起飞?(最大的顶多300万人,而随便一个社群网站皆有3000万人,美国的上网人口就几乎3亿)。实在很可惜。我们可以将 DailyFill的成功,某程度看作是「RSS梦想再现」,这个只需要一个七人团队,譬如七个学生,将每天新闻作吸收,放出来,就是一个很棒的给学生看 的新闻网站。七个主妇,将每天新闻吸收,放出来,就是一个很棒的给主妇看的新闻网站?如果说创业家还想探索新网路媒体,或是媒体已经花够多钱在新媒体的探 索上,或许DailyFill这个低成本、快获利的「抄近路」的做法可以参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