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的我们,已有多久没有「听故事」?

标签:
杂谈 |
http://mr6.cc/wp-content/uploads/2009/01/a214.jpg
过年期间的心情与平常有点点不同,大家过年的方式不一样,我自己其中一个原因竟然是「没有电视」。记者出新闻的速度不像以前这么快,金融市场也都休息所以新闻也没什么好看的,我们已经假设打开电视大概都是红通通过年和交通的新闻…。电视不太看,城市人似乎就少了一点慌忙,心情也跟着不太一样。
新闻的错,新闻的错?
不过,事实好像没这么单纯──
过年期间刚好看到一则有趣的报导,一位日籍学者对亚洲29个国家地区的人口做了研究,总共问了各国家近4万人,为「电视新闻」这个东西,找来一个令人讶异的新方向。他们发现,「电视新闻」对一个地方的人口的「快乐不快乐」影响甚巨。这是怎么影响法呢?和我们想的有一点点不一样。
据说,这是有史以来第一份专门研究大众传媒与民众之间的关系的研究,研究报告最后的结果是──「马尔地夫」与「马来西亚」的民众最快乐,而「香港」的民众则最不快乐。
科学家说,原因是:马尔地夫和马来西亚的民众,皆很「相信」当地的新闻,并且享受它们,而香港的民众最不相信当地的新闻。
换句话说,马尔地夫的新闻,无论是对是错,无论是真是假,当地民众深信不疑。所以,当地民众也就比较快乐一点点!
你说,怪怪的,不对吧?应该是因为「新闻太烂」,所以民众不相信、也不快乐,而不是错在「民众怎么看新闻」?怎么把民众的受害,变成民众咎由自取?
但不对,不对。科学家斩钉截铁的说:原因正是出在「民众怎么看新闻」,而不是新闻本身!此研究还附加一个副结论:他们发现,当民众相信新闻的时候,这些人,竟然也有可能是已婚的、高薪的、朋友圈较健康的!
初看到这篇报导,是在几天前。当时我没有想太多,只想了一句话,就把它打入冷宫,因为不对啊!反过来也可以通!甚至最后那个副结论,有没有可能是因为,当有人是已婚的、高薪的、交友顺畅的,表示他本来就比较融入现在新闻所「营造」的这个社会气氛,所以也较能认同新闻所营造的这个形象?
不过,这几天,偶然有机会念故事书给我们家小朋友听。我骇然发现,念完以后,我自己会先想一想,唔,这个故事真是没什么道理!
好烂的一本故事书!
不过,我却看到,我们家小朋友摇头晃脑,很享受在其中的模样。当我已经停住开始想这故事,他竟然还要求还要< strong>再听一遍!「再一次,再一次!」小朋友真的就是这样,大人讲什么给他听,他就专心的听。他听得懂的,就默默的吸收了进去;听不懂的,他竟然也照样学我们的发音,把这些不懂的字,原封不动的念了出来,然后也学了进去,就算是骂自己是小猪的话他也「不疑有它」,照样念一下,学习起来。
和这则新闻对照,我有所领悟。
在小朋友一生的这个阶段,就是在「听故事」的阶段。这世界的所有事,对小朋友来说,原来就只是一篇「故事」。上天设计给人类的这个阶段,就是「听故事」,让这个阶段的小孩子,可以好好的学习这个人生所必要的所有技能。
但,当人长了,到了人生其他阶段,由于必须谋求群体或家庭或个人的福祉,我们被设计成开始不断的「分析思考」(critical thinking)。我们深信,愈会思考者,就愈能产生价值;愈会思考者,就算没有受社会所敬重,依然可自封为「我就是特立独行」、「其他人都是笨蛋」。随着愈来愈自由与进化,我们竟然愈来愈贬低了「听故事」这门学问。
听故事还真的是一门学问,不是嘛!尽管人人都认为「活到老、学到老」,不过,大部份的人一边买书来看,脑袋却再也不是「听故事」的模式。我们是觉得「好书」才买,「好节目」才看,「好主持人」才听,但什么是好书、好节目、好主持人?所谓的「好」,也是在自己认定的范围内;如果小朋友都这样选,那,他就不能学到这个世界的全部了。
我有一个感受。我觉得以前的电视只有几台,人家放什么,我们就看什么。这是一种快乐。现在已经不同,大家看电视,包括自己在内,总是「边看边骂」。女明星不好看还在镜头前久久不散,被我们嫌得要死;电视名嘴更是一转台转到,好像看到什么东西赶快闪避。好笑的是,就算这样,我们还是一直盯着电视看,让自己养成习惯,原本应该是最舒服的沙发,竟然变成了火气最大的地方!而现今教育界亦是如此,以前,老师讲的就是最大,小朋友不会去想这个老师到底是「好老师」还是「烂老师」,现在,家长都会让小朋友知道,老师是好还是不好,学校是好还是不好,小朋友从小虽然学到的是最顶尖的学问,也顺便抹杀了「听故事」的能力。国外的老师没有分好坏,全部分给同学来制衡,或许反而学得多?
这让我们了解到一件事情──愈进步的人,就愈聪明,也愈有怀疑(cynical)的能力。但,就算再聪明,也无法阻止这一切就是「一篇故事」的事实。到最后的最后,我们的所有经历都无法避免的变成一篇故事。无论我们看到什么事,主动的改变了什么事情,它,就是一篇故事而已;故事就有一个主轴,事情就这样发生了,未来20年后我们可以以「看故事」的态度来笑看二十年前的种种,但,在当下,我们却很少 以「过故事」的态度来过人生的。
人生绝对吗。今天的英雄,明天的狗熊,当天空的云又变了方向,我们死了一大堆神经细胞,之后还是被大社会所牵引着。突然间,我们想到我们已经多久没坐好好,「听故事」了?不去判断谁演得好不好,就是坐下来听这个故事,眨一眨纯真的大眼睛,全盘接受。然后,欣赏这故事,会带我们到何处,就像二岁小孩一样,或许,这也算是另一个度过波涛汹涌的2009年的奇招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