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脑部被「小切换」干扰,萤幕应保持干净

标签:
杂谈 |
http://mr6.cc/wp-content/uploads/2009/01/a42.jpg
若人脑和电脑记忆体一样,存的时候,不能读,读的时候,不能存?尽管看起来是读与存「并行」,但若微观的去看,仍然有一个小小的开关,只是那个开关「切换」得很快,快到我们无法察觉。若那个开关慢别人一倍,我们大脑处理事情,就会比别人慢一倍是吗?
若能找到这么一个神奇的开关,并且加快它「切换」的速度,有可能再进一步的提升人类思考的速度、做事的效率,是吗?
昨天华盛顿邮报、富比士等处都出了一篇引述自《PLoS Biology》期刊的最新科学研究,科学家终于发现了这个神奇的「小开关」。
科学家找来一群年约二十几岁年轻实验者,丢给他们一些简单的英文单字,然后,实验开始!这些实验者,必须看着眼前的电脑萤幕,萤幕的正中央播映出一个又一个的英文单字,有的是刚刚看过的,有的是没看过的,科学家要求实验者要记下来「哪些是刚刚看过的单字」。
每个字播映的同时,字的背景是一张又一张美丽的风景图片。实验者还以为,这些图片是让那些单字看起来更美观,所以不去特别在意。不料,播映完毕后,科学家不但考他们刚刚有哪些字是重覆看过的,还「加考题」,考了他们那些字背后的「风景」是什么?
在整个过程中,这些实验者的大脑皆经过扫描机,随时监测他们大脑中正在使用的区块,哪几块「亮」起来。
可预测的,当每个实验者浏览那些单字时,他们大脑「呼唤记忆」的部位就会「亮」起来,他们试图回忆,哪些字是看过的。但,当他们看到单字和风景图,虽然科学家没特别要他们去「背」,他们的「储存记忆」的区块也会「亮」起来,因为这实验的经历本身也会继续的储存在大脑里,不过,由于科学家没要求他们「背下」,所以每个人「储存记忆」亮起的程度不一。科学家于是发现了一个难得的奇观:
当某个人若刚好忘记(考错)了一个单字,则,他竟然会神奇的记得那张风景图片!反之,当实验者记得一个单字时,记忆图片的区块也会比较没有在动作! ──原来,当你在「读出大脑」时,就比较不容易「写进大脑」。这些年轻人一开始的考题是要问问这些单字是否有被播映过,所以他们是在「读大脑」,这时候,要他们顺便再将这些风景图片「写进大脑」就比较不容易。
更有趣的是,整个实验中,竟然不只有2个区块在那边「你亮,我不亮」,「我亮,你就不亮」,还有一个神秘的第三个区块,也悄悄的亮了起来──
这个神秘的第三个区块,就位在左脑的前方(left frontal
part)。而且,科学家还发现,有些来作实验的,偏偏就是比其他人厉害,他们不知道为何,就是能厉害的记得单字,也记得图片,科学家怎么考他们都是全对!他们发现,这些人的「第三个区块」,动得特别厉害,亮得特别明显!
其实科学家以前就知道,这块区域和一个人的性格到底是创新还与保守很有关系,现在,又再次证明了这个区块原来也负责「叫出记忆」和「学习新知」。这次,这批美国与欧洲连手的科学家,于是提出了一个很有创见的结论:这块区域,应该就是大脑的「切换器」(Switchboard),它负责帮大脑切换、切换、切换!
当这个切换器比较「慢」,大脑就会变得比较固定在同一个地方,无法在不一样的模式之间「跳」来「跳」去。
而当人老了以后,这块切换器也会变慢,于是老人就比较缓慢也比较无法接受新的事物。很可惜的是,这篇文章并没有提到,这块神秘的「切换器」,可否经由「训练」而「愈切愈快」?
以我们对大脑的理解,大概也没有什么太神奇的练习,可以让我们这个「切换器」切得更快了。于是,我们反而可以来讨论一个更有趣的方法,那就是「避免切换」。
既然科学家都说了,大脑无法同时做所有事,有冲突的都得丢给「切换器」,切换器若太老、太笨,还切得不太来,那,我们不要给大脑找麻烦!
我们避免大脑的「小切换」,所以做事要专心,然后,在事与事之间,我们自行来做「大切换」!
什么意思?一般人不是这样做的,大家做完一件事,都会留一点时间休息,三十分钟后再来做下一件事,但,就算是从「做事」到「休息」,然后再从「休息」到「做事」,通常两件事的中间都还有一大块灰色地带,可能在已经写完的报告上面再检查一下有没有错误,一边和同事MSN哈啦,再一边查看一下最新的email,这样的时间,可以想像大脑的切换器一定是在忙碌的转来转去,忙得分身乏术,效率也不会太好。
切换要换得「果决」,才会干干净净。这篇科学研究多少证实,不要仰赖大脑,大脑不行;我们自己切换。
这个「人工切换器」的概念就是,平常的时候,我们在电脑里,只开一个种类的视窗。我们只让自己专心做一件事。当我们做完一件事,马上、立刻的就转到另一件事去。所谓「事」不见得是正经事,可能是「休息」。
我早上写部落格文章也是采用这样的方式。通常我写三个题目,不可能三个题目同步写,不然会错乱,感觉也会走偏。所以我都是先攻一个题目,萤幕上开满了视窗,把这个题目做到一个程度后,把所有视窗都关掉。
再重开一个新视窗,开始写另一个题目。
中间我会休息;有时洗个热水澡,有时坐在沙发上空想,但有时也是不休息的,直接将所有东西都关掉,让整个萤幕从一个干净的开始,「切换」到另一件事上面,本身就有休息的效果。这个方法可和「涂漆法」并用,每涂一层,可能已经做了好几次「大切换」。
这样的工作方式,没有灰色地带,没有忙碌的切换,也就不会让大脑忙碌的切换。每一件事情,我们以人工的手法去作「大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