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一些直觉的决定,可以更快一点的前进!

标签:
杂谈 |
http://mr6.cc/wp-content/uploads/2009/01/a41.jpg
CNN昨天有一则有趣报导,讨论一个争论已久的事:「我们该不该相信『第六感』?」
某位正在征婚的适婚男子,跑来speed dating,每桌五男五女,只能聊五分钟。他跑了五桌,已经眼花撩乱,只记得第3桌的那位长发飘逸女孩,脸蛋甜,背景好,仪态佳,对自己好像也有点意思。这时候,这家联谊社就像电视上的我爱红娘,规定每个人只能「选一位」。
就在这位男士准备填入那位女生的号码时,没想到,第4桌另一位短发女生;的脸,突然浮现在他的脑海。
顿时,他心内好像有什么东西在蠢动。
这是直──觉。
他,该不该相信这直觉?
这篇CNN报导提到,2002年诺贝尔奖经济学的得主,曾提出理论证明人们的直觉常常是错误的,这些错误是有系统的,而且可被避免的。但,同一篇CNN重点是,最近却有些研究开始质疑这个诺贝尔理论(虽然他们说的是complement、补上这理论),这些研究证明,人的直觉,有时还真是惊人的「准」!
到底,那个男生该不该就凭直觉,选那位短发女生?还是要选那位精挑细选后的长发女?
先来看看诺贝尔得主的观点。那两个诺贝尔经济学得主提出两个数学问题考我们,证明直觉不能相信──
第一题:一只球棒,加一颗棒球,总共1.1美元,球棒比棒球还贵了1美元,那么,请问棒球是多少钱?
若只有一秒钟,我们别怕人笑,老实作答,时间限制下,很快会被直觉「骗」到,脱口而说了「0.1」 !
其实,答案不是0.1。
第二题:当你将一枚正反公平的硬币投掷六次,以下哪种排列发生的可能性较大:
是「头、头、头、尾、尾、尾」?
还是「尾、尾、头、头、尾、头」?
由于以上两种都是指定的顺序,所以两者的机会应该是一模一样,但。我们也会先被直觉骗到,认为第一种「一定是套好」的,不叫「乱掷」,所以,莽然的说第二种较有可能!
像人类这样的错误直觉,有时也反映在经济操作、投资选择上。不过,人类却有一些直觉是很厉害的!最近这个科学实验,科学家找来一些实验者,请他们盯着电脑上精心设计的一大堆动来动去的黑点,许多点根本就是乱动的,但有些,会往同一个方向走。
科学家发现,人脑其实可以随便看一下,瞄一眼就好,就很快的辨识出,那些真正在动的黑点是往哪里动!
于是,科学家有一个惊人的结论:实验证明,在「低阶」时,人脑是很强的;,只要该决定不是像刚刚的两个数学题,需要牵扯到逻辑、机率、数学、语言…等等,则人脑的直觉,是我们平时很强大的工具。
换句话说,当你要选衣服时,只凭花色要选一种(没有价钱的影响下),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直觉。
当我们在「快速约会」,这么多形形色色的人之中,要挑出一两个,有可能也要相信「直觉」。
因为,只要是「看」的东西,人脑是很快的,不容易上当。我们后来才去分析,到最后都是一样的答案,早在一开始就已经好了。这也形同是以科学正式的证实了「惊爆点」(The Tipping Point)一开始的那个画家看假雕塑的案例。
从这个发现,我也往后推敲一点──
我常常觉得,世界变化如此之快,我们赶上脚步的方法,当然就是让自己动得更快。动得更快的方式,不是更深思熟虑,而是更相信自己的直觉,「做更多的『10秒钟决定』」。
也就是说,一件事就10秒钟决定,Yes or No,别拉别拖,别夜长梦多!
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经验:有时突然间来了许多决定,悬而未决的,这些悬而未决的决定,会影响我们的速度。最常见的是「约时间」,如果今天当兵朋友要约爬山,学校社团同学要约聚餐,补习班又要办谢师宴,三个活动都要排在周末,但三个都还在等大家回覆,就全部卡在那边,说不定我们近两个月的所有周末都要暂时不能排东西,以准备以上三种事情随时排进去。如果我们自己的东西可以快点作决定,那我们前进的速度就愈快。这也是我自己还在学习的。
除了科学家的证实我们直觉可信以外,之前还听过与体会过以下三个理论,鼓励我们今天「马上作决定」,一天最好作十几个决定──
第一、「曝光即为90%」理论:我们要知道,当我们有机会让自己做一个决定时,其实等于表示该决定已经90%确定答案了。这个决定会让我们有「机会」去「做」,已经是至少过了「及格」边缘,到了60分;然后,我们还会很清楚的拿出来来想一想要不要做,可见它已到了70分了!接下来,我们竟还会「差点」犹豫,在要做于不做之间游移徘徊,可见已经到了80分了。看到它,我们还敢做下去而不致马上完蛋,表示已经到90分了。一个90分的决定,无论如何,应该都不会太差,就做了吧。
第二、「3个好决定掩补1个烂决定」理论:一个烂决定,可被三个好决定反补回来,有时真的做到烂决定了,但大家也可不必怕,常常的做决定,让你很快的又可以做三个好决定。
第三、多复制出去远比放在心里好:许多决定其实是在「该不该说」、「要不要说」,我们犹疑到底该不该将这些告诉他人,或放在心里就好?我认为永远都应该告诉他人。这个资讯爆炸的时代,我们也不怕资讯太多,「给」出去远远比「存」下来要好,多给出去不是作善事,而是等于「多copy几份」,周围的朋友,就是我们自己的备忘录。甚至陌生人也可以拥有一部份的自己,尤其是在网路时代,这点让我们可以快速的往前面大口大口的吸取精华,大步大步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