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发现人人「胆量」为何不同,成功关键在胆机

标签:
杂谈 |
http://mr6.cc/wp-content/uploads/2009/01/a31.jpg
昨天有一则中文新闻,在台湾屏东的飞行场发生了动力滑翔机坠毁意外,据新闻里说,综艺大哥大张菲和驾驶是朋友,才刚泡完茶就听到朋友出意外。报导说,菲哥自己除了飞机外,也玩哈雷重型机车等其他的极限运动,菲哥甚至告诉记者,他最近迷上的「轻航机」其实比这次意外身故的机型更危险!
报导最吸引我的一句话是,菲哥表示,他自己玩轻航机,已经发生过「多次」紧急迫降,然而菲哥并不为所动,仍然很爱玩;最特别的是,他解释他们同好其实都有将「意外的机率算在内」、「心里其实都有准备」,是抱着这样「死也无憾」的心情去玩飞机的。
看了以后,觉得很惊!
我们一直以为,热爱冒险者,或许应是出自于「对于自己的信心」,他们认为,开快车出车祸的应该是技术不好者,绝不是他自己,他自己绝对不会出车祸!就有如一些大开大合的创业家,他们斗敢投下这么多资金,大概是因为他们认为这个东西真的很棒,没有一私怀疑它可能会崩盘,所以毫不犹疑的全数倾入!但菲哥对记者这一席话,让我们得以一探冒险家的个性,原来,冒险家自己也将「死」都计算进去了,计算进去后,居然,还是想去「碰撞」这个机率!
为何要这样?
这份有趣的访谈,就和前不久刚好看到一篇文章呼应。该文章引用最近刊在《 Journal of Neuroscience》的一篇科学报导(另外的报导请见这篇、这篇、这篇),他们研究「冒险家」的心理状况,所发现的惊人结论再看这篇屏东报导则会心一笑。
原来,人们为何胆量不同?竟然只是因为大脑构造的不同。
这个科学团队是以从前白鼠实验为底,精准的找来34位健康的人作实验,其中有18个男性与16位女性,平均年龄24岁。科学家先给他们一份问卷,这份问卷相当细节的考这些实验者,包含创意的力道,作决定的果断力,以及花钱的意愿,还有会不会守法律……等等。目的是要准确的测出这些人哪些是冒险家,哪些不是?
然后,科学家将这些实验者带到实验室,使用一种叫「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的技术,查看他们脑中的「Dopamin抑止器」的数量,所谓的「Dopamine」(多巴胺)是脑中一种化学素,决定人们如何感应到身边的一些事情的回馈(rewards),如果多巴胺抑止器的数量愈少,就表示人脑中的多巴胺已经过多,过多的多巴胺,将造成其他的事情无法让脑子感到兴奋。
先前的问卷已发现这34个人中,有的很爱冒险,有的非常保守,科学家进一步的发现,那些爱冒险的,他们脑中的多巴胺抑止器& lt;strong>竟然特别的少,也就是说,他们平常不容易从一些人类基本的感知去得到满足,吃饱一顿大餐,并不会觉得特别「爽」,得到一面奖牌,也没有觉得特别「爽」;开快车,亦不觉得特别「爽」。所以,他们继续追求冒险的原因,并不是因为他们认为那个不危险,而是他们从平常的事物「得不够刺激」,以致于必须追求更大的刺激,来激发更高剂量的多巴胺注入脑内。
换句话说,真正的大开大合的冒险者,他们最多的不见得是「信心」,也不见得是「想得到更大的」,他们可能<>!
就这样而已!
这件事,给我们一个很有趣的理解:我们一直在找创业家的人格特质,解开了一个谜团──
我们可以发现成功的人士似乎都不外乎两种特质:「冒险型」、「精算型」。
「冒险型」的创业家,话说当年,敢开玩笑的说他当年只因为「不小心」、「太胡涂」就开始,再比对一下他成功之后的状况,现在他好像也买了一艘游艇,并且已经离开他曾成功的产业,跑去投资更大的「能源产业」,你会发现这个创业家到现在都还在冒险,甚至连老婆都有好几个(这也算爱冒险的因子)。虽然他一路很有可能跌跌撞撞,跌了不少跤,但他实在太想撞、太敢撞,所以风一吹向他,他就马上飞到最高的地方,从此不会再落下来。另外,还有一种叫「精算型」创业家,则是完全相反的特质,我们发现,他们通常都说他们成功之前,分析一件事情分析了老半年,才敢出来做这个产品,如果没有马上成功,十年下来,他可以讲出他是怎么继续去研究这个产业,以致于最后终于成功。我们甚至发现,这两种特质有时出现在一个团队的两个头头上,或取有时出现在同一个人身上。
「冒险型」和「精算型」似乎是两种极端,但这两种人似乎都有很多成功者,Why?
从这篇科学研究,我们或可推敲,关键可能在「胆机」。
胆机,就是「放胆量去做的时机」。
重点在:时机。
「冒险型」的创业家,成功在「偶尔适时的抑制胆机」,对他们来说,冒险不是问题,撩落去不是问题,不过,他和其他同个性的冒险家不同,他肯定还是有某种程度的「管束」,至少,在紧要的关头,他控制了他的「胆机」,没有在四处游走时自毁前程。就算有的事业、爱情皆得意,四处都有「老婆」,依然没有失去控制,所以,他成了一个成功的大事业家,而不是败坏在赌场的酒鬼,或是关进大牢的混混。
而「精算型」创业家,成功在「偶尔适时放出胆机」,他平时非常的谨慎,谨慎到了龟毛的程度,观前顾后,根本无法干什么大事,但,他只要突然哪天一个「click」刚好「猛」下去了,他就可以启动整个引擎,就开始跑了,他或许click的次数没有他人多,但他只要在「胆机」的时候放胆下去做了,他就是成功了,于是,他也成了一个成功的大事业家,而不只是一个终身打零工的自怨自艾人,也不只是一位永远只敢说不敢做的上班族!
这句话也让我们自己更了解自己该注意的方向,也许也当哪天有朋友跑来说「我想离职」去创业可以帮他注意一下,先观察他(我)平常的动作,猜到他(我)是属于「冒险型」,还是「精算型」,就知道他应该怎么运用「胆机」。后者要适时控制,前者要适时放出,一张成功相貌便俨然成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