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全球职业部落客年会」的5条(非职业)的感想

标签:
杂谈 |
http://mr6.cc/wp-content/uploads/2008/11/a110.jpg
http://mr6.cc/wp-content/uploads/2008/11/a29.jpg
http://mr6.cc/wp-content/uploads/2008/11/a38.jpg
http://mr6.cc/wp-content/uploads/2008/11/a41.jpg
http://mr6.cc/wp-content/uploads/2008/11/a5.jpg
http://mr6.cc/wp-content/uploads/2008/11/a111.jpg
这是一篇原本不期待写的文章,但在星期一到首尔开会后,却变成一篇不写就觉得不舒服的文章。我对这个「全球职业部落客年会」创立仪式,原本并没有太大的期待,韩国虽然是互联网的超级强国,由他们来主办是有道理的,但背后有一间公民媒体AVING,他的其他竞争者怎么办。但,来到现场,却有许许多多的震憾,让人对韩国网路界不禁更肃然起敬!
得稍微观察一下,报告:
一、这是一个非常国际级的聚会:在韩国最高的地标建筑63生命大楼,进入会场就会震惊。在台湾参加过许多大聚会,尤其在创投的时候,在展览馆、会议中心、五星级旅馆办的超大型活动,声光效果,加上舞台。但坦白说我从没看过有人以这么大的规格来办一场「网路聚会」,包括矽谷的最大的活动在内都没有这种规格,令人不禁感叹韩国对
Internet的投入所谓国际级,不只是整个会场所用的灯、所设的booth的规格之高,还包括整个周边配套──现场随时至少站有三~四名的彪形大汉为保全人员,现场的每一位人员,包括所有观众皆提供无线的即时口译机,有两位口译关在小房间里一个翻英一个翻韩。早上是一场「座谈会」,桌子一长条的下去,各代表前面各有一面国旗。
http://mr6.cc/wp-content/uploads/2008/11/a9.jpg
http://mr6.cc/wp-content/uploads/2008/11/a8.jpg
http://mr6.cc/wp-content/uploads/2008/11/a7.jpg
二、这是一个国际人、Sponsor远多于观众的聚会:我们在台湾办类似活动,通常都是请一两个国际贵宾来,以他们作看板邀请一大堆观众,但这场聚会有点「相反」,来了三十几个各国代表,当天的会场之大,餐桌铺摆下去,不知有几百桌,但最后却很多是「空桌」,号称 500位部落客和1000位各种观众在台下?台下观众可能只有300~400位,但,这显然是一个政府所主导的活动,礼品皆标有Naver等公司的标签,会场旁边已有五~六个摊位,所以赞助商不怕没有,而观众人数不够怎么办?没关系!就和录影现场一样,只要有摄影机,就有观众,「现场」有几位不重要!这就是这场会议的意义,站着摄影机至少有六台,从早上跟到下午,灯光打得亮,似乎整场都打算录进去,以后都用得上。最妙的是,人不多,那照起相来会不会「没东西照」,气氛会不会就「炒不热」?不会,他们在下午尾声之际在各摊位请来好几位车展辣妹,举办一场「photo competition」,大家拿出自己的数位相机,摆出各种怪表情拿着3C产品和辣妹合影,你帮我排,我帮你拍,当场有一个地方印出来,贴在墙上供人观赏,这些照片,当然也就是这会场的记录,没见过将此事办得如此smooth的。
三、这是一个充满置入性行销的聚会:好久以前听到置入性行销是从韩剧开始,韩国人果然擅长置入性行销。当天在现场,和几位韩国科技界来的人换过名片,他们马上拿出预先准备好的一大堆手机要大家「试玩一下」,各国代表就在这边当场试玩起来;离开之前,各国代表都被赠送一双当地品牌的球鞋作为纪念。拿赠品从来不会不高兴,对厂商来说,送各国代表一个赠品,回去让他们好好的写几篇文章与他们观众介绍一番,也是举手之劳!当天会议我不但不觉得「很多行销活动」,反而被这些一大堆试用、赠品感觉到倍受尊宠。我在想,应该有许多厂商有兴趣提供赠品,只要赠品好,厂牌不重要,应该要有个网站平常就先谈好,然后专门提供各种大小会议场合「赠品」让与会人士带回去宣传才是,或许是个不错的创业点子。
四、这是一场准备得非常充份的聚会:第二天他们安排了City Tour,让专业导游带着全团各国代表游首尔一圈,由于首尔太冷,我衣服带不够,所以没跟他们游名胜古迹,自己走室内行程。若有的话,我相信这些外宾的感受一定是非常的好的。当周一他们拿着电视摄影机要我讲讲「此行感想」,我脑中已经想不出其他,只一直想到「你们准备得真好、你们准备得真好」。我发现,之前有和几位网路界好友聊过韩国的事,大家去韩国参加过国际会议的印象,大约都是这样,但自己去见到了,还是不免再震撼了一次。我想,当「东道主」时,谁不想好好的办一场国际会议,但办一场国际会议一定有很多限制,这是AVING韩国第一次办这样的会议,真的很好奇到底他们是怎么办出来的。我问了他们「筹备的时间」,他们笑而不答,我再追问:「半年?八个月?一年?」他们竟笑着说:「More than that.」
「It’s much more than you think.」(筹备时间比你想像的还长很多)
什么?
喔,对,我是去参加「部落格年会」,不是去观摩韩国怎么办这么棒的国际活动的。那在现场与各国代表聊到网路的事,有什么感觉?
五、原来大家想的都一样:当天我的演讲排第一位,负责作大趋势的开场,我行前有点担心,因为我所准备的资料虽然有之前写过的各国的网路案例,但讲到趋势,大部份是以「美国」为主,在趋势这块所举的案例也都以美国的为多,我很担心会不会太偏颇,最后没有讲到他们心中的趋势?结果,早上一场自由开放讨论的座谈会,我赫然发现,原来不只是听说过韩国的互联网情况在某些层面和台湾差不多,其实全球的互联网所碰的情形都是差不多,当天谈的关于「部落格」的较多,谈到部落格获利,每一个国家的代表都在抱怨「部落格无法获利、CPM愈来愈低」;每个部落客发言谈到经营的困难处,一谈到「饱受批评」就谈得无法住嘴下来,大家虽然各有各的口音,但一开口,讲的都是大家已经熟悉、正最关心的事情。和一桌各国国旗讨论「部落格」,竟和在台北讨论网路的题目与方向都是一模一样的,更加深我一定要打破国界,从其他一般人捞不到的地方去捞到一些网路资讯的决心。每个国家自己都像是一个实验室,早已做好了实验结果在那边等着人家来拿,既然大家面临的状况都一样,但解法、走法都不同,环境不同,未来也会稍稍不同,就像新加坡和马来西亚虽然只是隔壁国家,但部落客在前者受政府压制并也不受群众信任,马来西亚则已经超过政府并还有部落客被选入国会议员的。
可惜的是,当天我这样呼吁,各国代表都点点头,我也利用演讲的时间promote一些合作的机会,至今只收到一堆「nice to meet you」、「thank you for your speech」,还没有人正式提出合作案。
除了年会外,许多朋友都觉得韩国不比日本好玩,逛首尔不如逛东京,但我此行运气真的很好,对首尔的印象非常的好,除了会议以外,可能也是来对了时节。我们活动的地点都在会场附近,旁边有一条河,路树刚刚凋了叶,行人道上皆是黄色的干叶;路边随处都有深红、浅绿、深绿三种颜色的路树,感觉就像加拿大。
韩国「路人」的英文真的很破,破到他们会讲相反的东西,观光客更一头雾水,但我碰到的韩国人都非常、非常的友善。第二天我来到首尔city tour,一位70岁的老先生看我们在读地图,主动帮我们找路,英文讲得真棒,听说以前他是做贸易的,十年前退休后,后来在地铁还看到老伯「让位」给另一位看起来比他年纪小的老伯,这位老伯和我们一路从汝矣渡口坐车到乙支路,一路走进明洞,一边和我们聊天。他谨在最后告诉我们,他姓李,而他的email是「FriendLee」,也就是「friendly」。
http://mr6.cc/wp-content/uploads/2008/11/p24.jpg
在寄email给他以前,我在部落格留下他的照片,作为纪念。
http://mr6.cc/wp-content/uploads/2008/11/p33.jpg
谢谢你,老伯伯。
http://mr6.cc/wp-content/uploads/2008/11/p4.jpg
再见了。
事业最忙碌之际来这么两天匆匆韩国行,没想到印象如此深刻。